- 1.
催税释义:催缴租税。宋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之二九:“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於飞。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
- 2.
官纱释义:浙江杭州、绍兴一带产的一种丝织品,经线用生丝,纬线用熟丝织成,质薄而轻,可做夏衣,旧时多贡内廷,所以叫官纱。
- 3.
暑衣释义:夏衣。唐 李咸用《游寺》诗:“秋觉暑衣薄,老知尘世空。”唐 张乔延《福里秋怀》诗:“病携秋卷重,闲著暑衣轻。”宋 朱彧《萍洲可谈》卷二:“抚州 莲花纱,都人以为暑衣,甚珍重。”元 周伯琦《是年扈从上京学宫纪事绝句》之五:“中使三时羞玉食,地凉不用暑衣供。”
- 4.
玄冠释义:是华夏衣冠中首服的一种,士阶层的常用冠帽。
- 5.
生衣释义:⒈指物体表面寄生的菌藻类植物。⒉夏衣。
- 6.
直裾释义:即襜褕,语出《说文解字》,1是华夏衣冠体系中的一种,其短者谓之裋褕,2衣襟裾为方直,区别于曲裾。
- 7.
絺裘释义:指夏衣与冬衣。
- 8.
絺纩释义:葛布与丝绵。指夏衣与冬衣。唐 张说《登九里台是樊姬墓》诗:“《诗》《书》将变俗,絺纊忽弥年。”
- 9.
葛衣释义:用葛布制成的夏衣。
- 10.
蚕桑释义:养蚕与种桑。《管子·山权数》:“民之通於蚕桑,使蚕不疾病者,皆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后汉书·东夷传·三韩》:“土地肥美,宜五穀。知蚕桑,作縑布。”宋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诗之五:“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清 戴名世《庚辰浙行日记》:“盖东南蚕桑之盛,莫过於 湖州。”
- 11.
衣裘释义:⒈夏衣冬裘。 《周礼·天官·宫伯》:“以时颁其衣裘。”郑玄 注:“衣裘,若今赋冬夏衣。”贾公彦 疏:“夏时班衣,冬时班裘。”《吕氏春秋·重己》:“其为舆马衣裘也,足以逸身煖骸而已矣!”⒉专指皮裘或泛指衣服。《西京杂记》卷二:“司马相如 初与 卓文君 还 成都,居贫愁懣,以所著鷫鸘裘就市人 阳昌 貰酒,与 文君 为懽。既而 文君 抱颈泣曰:‘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貰酒。’”《宋书·隐逸传上·戚同文》:“冬月,多解衣裘与寒者。”清 姚鼐《<南园诗存>序》:“君家贫,衣裘薄。”
- 12.
裘葛释义:⒈裘,冬衣;葛,夏衣。泛指四时衣服。《公羊传·桓公八年》“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汉 何休 注:“裘葛者,御寒暑之美服。”唐 韩愈《答崔立之书》:“故凡僕之汲汲於进者,其小得,盖欲以具裘葛、养穷孤;其大得,盖欲以同吾之所乐於人耳。”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於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清 盛锦《别家人》诗:“点检篋中裘葛具,预知别后寄衣难。”⒉借指寒暑时序变迁。元 柳贯《睡馀偶题》诗之三:“简书方厉禁,裘葛屡催年。”清 顾炎武《与魏某书》:“自来 关 西,
- 13.
递散释义:分发。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针工局﹞掌内宫人等冬衣夏衣,每年递散一次。”
- 14.
青灯释义:⒈亦作“青鐙”。光线青荧的油灯。唐 韦应物《寺居独夜寄崔主簿》诗:“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宋 陆游《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诗:“白髮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清 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十一:“背老亲而独游,理 兔园 故业,青鐙顾影,悴可知己。”⒉借指孤寂、清苦的生活。《天雨花》第二回:“不念我,少年春,空房独守;不念我,红颜女,一世青灯。”《冷眼观》第一回:“张令 半世青灯,一行作吏,到任后吏治过於勤劳,偶染痰疾,刻已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