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难陀 [ā nán tuó]
1. 梵语的译音。意译欢喜、庆喜。佛经说他是释迦十大弟子之一,斛饭王之子,释迦之从弟。二十五岁出家,随侍释迦二十五年,长于记忆,称多闻第一。
阿难陀 引证解释
⒈ 梵语的译音。意译欢喜、庆喜。佛经说他是 释迦 十大弟子之一, 斛饭王 之子, 释迦 之从弟。二十五岁出家,随侍 释迦 二十五年,长于记忆,称多闻第一。
引章炳麟 《大乘佛教缘起考》:“时 阿难陀 与诸苾芻在 竹林园,有一苾芻而説颂曰:‘若人寿百岁,不见水白鹤,不如一日生,得见水白鹤。’”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法师非是无智,遂为愚者所迷,类似 阿难 更为魔之所绕。”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一出:“当时 西天 那 靡登伽 女,是个有神通的娼妇,用一个淫咒,把 阿难 菩萨霎时间摄去,几乎坏了他戒体。”
清 赵翼 《散花曲》:“推上牙牀谁恶友,欲试 阿难 禪定不?”
叶玉森 《印度故宫词》诗:“斋饭无人礼世尊, 阿难 乞食徧鸡园。”
国语词典
阿难陀 [ā nán tuó]
⒈ 人名。(?~西元前463)为梵语 Ananda的音译。原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后跟随佛陀出家,当佛的侍者二十五年。因为他专注地服侍佛陀,谨记无误佛的一言一语,因此被称为「多闻第一」。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
阿难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十大弟子释义:释迦牟尼佛 的十个高足弟子:摩诃迦叶(头陀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迦旃延(论议第一)、优婆离(持律第一)、罗睺罗(密行第一)。见《翻译名义集·十大弟子》。
- 2.
四事行释义:[出阿难陀目佉尼阿离陀经] 一身常恭谨谓修菩萨行者。
- 3.
施食释义:⒈施舍食物。唐 于鹄《温泉僧房》诗:“云里前朝寺,修行独几年。山村无施食,盥洗亦安禪。”唐 白居易《观游鱼》诗:“绕池閒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鉤。”⒉佛教仪式。阿难 在静室中修习禅定,焰口 鬼王告 阿难 说:“你三日以后命尽,生在饿鬼中,如要免苦,须於明日普施鬼神,以 摩竭陀国 所用之斛各施一斛饮食。”阿难 问佛,佛为其说此施食的方法。见《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教阿难陀缘由》。后遂用为转障消灾延年益寿而向饿鬼施食的一种仪式。俗名放焰口,又称瑜伽焰
- 4.
阿难释义:见“阿难陀”。
- 5.
阿难陀释义:梵语的译音。 意译欢喜、庆喜。佛经说他是 释迦 十大弟子之一,斛饭王 之子,释迦 之从弟。二十五岁出家,随侍 释迦 二十五年,长于记忆,称多闻第一。章炳麟《大乘佛教缘起考》:“时 阿难陀 与诸苾芻在 竹林园,有一苾芻而説颂曰:‘若人寿百岁,不见水白鹤,不如一日生,得见水白鹤。’”南朝 陈 徐陵《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法师非是无智,遂为愚者所迷,类似 阿难 更为魔之所绕。”明 徐渭《翠乡梦》第一出:“当时 西天 那 靡登伽 女,是个有神通的娼妇,用一个淫咒,把 阿难 菩萨霎时间摄去,几乎坏了他戒体。”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