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阡陌 阡陌的意思
qiān

阡陌

简体阡陌
繁体
拼音qiān mò
注音ㄑㄧㄢ ㄇㄛ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iān,(1) 田间的小路。【组词】:阡陌。(2) 通往坟墓的道路。【例句】:阡表(墓碑)。

mò,

基本含义

形容道路纵横交错,错综复杂。

阡陌的意思

阡陌 [qiān mò]

1. 田界。

田连阡陌。

[ boundary of a field; ]

2. 田间小路。

阡陌交通。——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 crisscross footpaths between fie-lds; ]

3. 田野,垄亩。

援旗誓众,奋于阡陌之上。——晋·陆机《豪士赋》序。

[ field; open country; ]

4. 比喻途径、门路。

[ way; ]

5. 草野民间。

倔起阡陌之中。——汉·贾谊《过秦论上》

[ folk; among the people; ]

阡陌 引证解释

⒈ 田界。

《史记·秦本纪》:“﹝ 商鞅 ﹞为田开阡陌。”
司马贞 索隐引《风俗通》:“南北曰阡,东西曰陌。 河 东以东西为阡,南北为陌。”
《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如今大户田连阡陌,小民无立锥之地。”
徐迟 《狂欢之夜》:“山的那一面又是千顷万顷的黄金的熟稻田。山峰成了大地田园中的阡陌。”

⒉ 泛指田间小路。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下》:“又聚会祀 西王母,设祭於街巷阡陌,博奕歌舞。”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清 唐孙华 《春日病中杂咏》之五:“却羡田间多野老,往来阡陌杖藜轻。”
茅盾 《水藻行》一:“河流弯弯地向西去,像一条黑蟒,爬过阡陌纵横的稻田和不规则形的桑园。”

⒊ 田野,垄亩。

汉 贾谊 《过秦论上》:“﹝ 陈涉 ﹞躡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 秦。”
一说,“阡陌”当从《史记》作“什伯”,指行伍。见 清 俞樾 《诸子平议·贾子一》。 晋 陆机 《豪士赋》序:“援旗誓众,奋於阡陌之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儒者舍其耒耟,荒其阡陌,而皇皇持梃荷戈。”
夏衍 《秋瑾传》序幕:“蔚蓝的天,远远的阡陌,坟堆,路旁和坟边的樟柏杂树,太阳直射着。”

⒋ 喻途径,门路。

晋 王羲之 《荀葛帖》:“大期贤达兴废之道,不审谓粗得阡陌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故世号士大夫风操,而家门颇有不同,所见互称长短;然其阡陌亦自可知。”
卢文弨 补注:“阡陌,犹言途径。”
唐 颜师古 《<汉书>叙例》:“今则寻文究例,普更刊整,澄荡愆违,审定阡陌,就其区域,更为局界。”
清 戴名世 《意园制义自序》:“故余之文章,意度各殊,波澜不一,不可以一定之阡陌畦径求也。”

⒌ 千百。形容众多。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椎埋穿掘之党,阡陌成羣。”
宋 王安石 《哭王会》诗:“布衣阡陌动成羣,卓犖高才独见君。”


国语词典

阡陌 [qiān mò]

⒈ 田间小路,用来区分田界,东西为阡,南北为陌。亦有南北为阡,东西为陌。

《汉书·卷四九·鼌错传》:「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
《文选·江淹·杂体诗·陶征君》:「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


阡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览无馀释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申昜,则一览而尽,故纡馀委曲,若不可测。 ”后以“一览无馀”谓一眼即可全见。
    • 2.
      三异释义:指 汉 中牟 令 鲁恭 行德政而出现的三种奇迹。《后汉书·鲁恭传》:“﹝ 鲁恭 ﹞拜 中牟 令。恭 专以德化为理,不任刑罚…… 建初 七年,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 中牟。河南 尹 袁安 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 肥亲 往廉之。恭 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傍。傍有童儿,亲 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亲 瞿然而起,与 恭 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还府,具以状白 安。”金 赵秉文《中牟阳冰篆》诗:
    • 3.
      井闾释义:⒈市井,里巷。唐 樊宗师《绛守居园池记》:“近楼臺井閭点画察。”赵仁举 注:“近则楼臺井邑点画之间皆可察见。”⒉村落。《唐书·杜牧传》:“井閭阡陌,仓廪财赋,果自治乎?”《宋史·薛向传》:“吏持斧四出伐木,无问井閭丘陇,民不敢诉。”清 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十二:“尝登所谓北渚之址,则羣峰屹然,列于祠上,城郭井閭,皆在其下。”⒊故里;邻里。宋 梅尧臣《上马和公议》诗:“井閭已是经时隔,亲旧全如远别来。”清 钮琇《觚賸续编·总戎佳论》:“嚮者捐亲戚,背井閭,藐是一身,远游万里。”《清史稿·礼志三》:“民间报
    • 4.
      仟伯释义:⒈千钱与百钱。借指盈余、利息。仟,通“千”。⒉田间小道。仟,通“仟”。也写作“阡陌”。
    • 5.
      伍符释义:⒈古代军中各伍互保的符信。《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司马贞 索隐:“伍符者,命军人伍伍相保,不谷姦诈。”⒉泛指军队中的簿册。清 钱谦益《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王弘祖授承德郎》:“稽京营积年之额,覈班军累岁之餉,尺籍伍符之必计,而一粒一鍰之不遗。”马建忠《上李伯相论漠河开矿事宜禀》:“计名授地,悉准营制……召募之众,法亦如之,使伍符尺籍按册可稽。”⒊指军队。唐 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重喜登贤苑,方日佐伍符。”宋 曾巩《节相制》:“逮后王之更造开阡陌以居民,隶伍
    • 6.
      伯格长释义:亦作“伯落长”。 伯,通“陌”。格,通“落”。古代设置在街陌村落的督长。《史记·酷吏列传》:“吏苛察,盗贼恶少年投缿购告言姦,置伯格长以牧司姦盗贼。”裴骃 集解引 徐广 曰:“﹝格﹞,一作‘落’。古村落字亦作‘格’。街陌屯落皆设督长也。”司马贞 索隐:“伯音阡陌,格音村落,言阡陌村落皆置长也。”《汉书·酷吏传·王温舒》作“伯落长”。
    • 7.
      千陌释义:阡陌。 千,通“阡”。
    • 8.
      参错释义:⒈参差交错:阡陌纵横参错。 ⒉错误脱漏:传(zhuàn)注参错。
    • 9.
      围田释义:⒈在洼地筑堤挡水护田。 元 王祯《农书》卷十一:“围田,筑土作围以绕田也。盖 江 淮 之间,地多藪泽,或濒水不时渰没,妨于耕种。其有力之家,度视地形,筑土作隄,环而不断,内容顷亩千百,皆为稼地。”⒉指挡水围堤内的田地。章炳麟《定版籍》:“余尝闻 苏州 围田(吴 越 沃野,多称‘圩田’,本由围田,音误作‘圩’;围田多雍遏沼泽为之,今则遍以称水田)皆在世族,大者连阡陌。”⒊围占江湖淤滩为田。因与水争地,壅塞水道,常造成水害。《文献通考·田赋六》:“﹝ 淳熙 ﹞三年,监察御史 傅淇 奏:近臣僚奏陈围田湮塞水道
    • 10.
      垄亩释义:⒈亦作“壠亩”。田亩;田野。⒉犹阡陌。⒊犹耕作。
    • 11.
      子母释义:⒈母子。亦指母女。《孟子·离娄下》:“夫 章子,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史记·高祖本纪》:“老父已去,高祖 适从旁舍来,吕后 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法本 众僧徒,别了 鶯鶯、夫人子母,佛堂里自监覷,覷着收拾铺陈来的什物。”《水浒传》第二回:“两个恐怕连累,只得去殿帅府首告:‘王教头 弃家在逃,子母不知去向。’”⒉指大小、主从关系。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八:“昔闻 东陵 瓜,近在 青门 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通志·总序》:“文有子母,主类为母,从类为
    • 12.
      崩腾释义:⒈奔腾。 唐 张籍《废居行》:“胡马崩腾满阡陌,都人避难唯空宅。”宋 苏辙《江涨》诗:“山中三日雨,江水一丈高,崩腾没州渚,淫溢侵蓬蒿。”元 无名氏《气英布》第二折:“你道是善相持,能相竞,用不着喒军马崩腾,武艺纵横。”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粉蝶》:“阳 笑曰:‘海风引舟,亦可作一调否?’十娘 曰:‘可。’即按絃挑动,若有旧谱,意调崩腾;静会之,如身仍在舟中,为颶风所摆簸。”⒉奔走,奔波。晋 葛洪《抱朴子·刺骄》:“且当竹柏其行,使岁寒而无改也。何有便当崩腾竞逐其闒茸之徒,以取容於若曹邪?”唐 高适《送蔡
    • 13.
      巡缉释义:巡查缉捕。《元典章·户部八·课程》:“提调官常切用心巡缉,无致匿税。”清 刘大櫆《送黟令孙君改任凤阳序》:“黟 无大猾巨盗,而委巷阡陌,穿窬鼠窃,累年不获,侯为巡缉,往往发其筐篋,出其贜私,故枹鼓不鸣而羣姦歛息。”胡祥翰《上海小志·杂记》:“当道恐发生事端,故必派勇协同该山庄丁役分头巡缉,以免滋扰。”
    • 14.
      弥旬释义:满十天。南朝 梁 何逊《和刘谘议守风》:“弥旬苦凌乱,揆景候阡陌。”唐 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追随不觉晚,欵曲动弥旬。”《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二年》:“逮 洛索 围城弥旬,外援不至,于是前 河东 路经制副使 傅亮 以精鋭数百夺门降 金。”
    • 15.
      徵书释义:⒈古代记载灾异征兆的纬书。《后汉书·千乘贞王伉传》:“初,迎立 灵帝,道路流言 悝 恨不得立,欲钞徵书。”⒉指征召或征调的文书。《后汉书·郎顗传》:“闻徵书到,夜县印綬於县廷而遁去。”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汝父昔罢 豫章,徵书朝发夕至。”唐 白居易《策林三·议井田阡陌》:“於是生业相固,食力相济,其出财征也不待徵书而已平矣。”明 刘基《送李子庚之金陵》诗:“也知使者徵书急,莫厌轻舟出郭频。”
    • 16.
      放伐释义:谓以武力讨伐并放逐暴虐的君主。语本《孟子·梁惠王下》:“齐宣王 问曰:‘汤 放 桀,武王 伐 紂,有诸?’”明 王廷相《雅述》下篇:“揖让之后为放伐,放伐之后为篡夺;井田坏而阡陌成,封建罢而郡县设。”明 顾璘《鸣蛙赋》:“唐 虞 受禪,舜 禹 雍和,汤 武 放伐,伊 吕 攫拏。”
    • 17.
      敛板释义:同“敛版”。《晋书·唐彬传》:“陈騫 在坐,敛板而称曰:‘彬 之为人,胜 騫 甚远。’”唐 李端《长安感事呈卢纶》诗:“敛板辞羣彦,回车访老农。”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十:“今銓法以处试吏者,腰弓捻箭,从事鞍马,巡警阡陌,饯迎贵宦,敛板揖於路左,类以麤官目之。”
    • 18.
      更造释义:⒈重造。 《汉书·食货志下》:“於是天子与公卿议,更造钱币以澹用。”颜师古 注:“更,改也。”⒉犹更始。《文选·班固<东都赋>》:“且夫 建武 之元,天地革命;四海之内,更造夫妇。”张铣 注:“言 建武 元年,天地改命,夫妇、父子、君臣人伦之徒,皆以更始。”宋 曾巩《节相制》:“逮后王之更造,开阡陌以居民。隶伍符者,身不受於一廛;仗齐鉞者,位不连於九棘。”宋 杨万里《高宗圣神武文宪孝皇帝挽诗》之二:“更造今 光武,中兴昔 武丁。”
    • 19.
      枉渚释义:⒈古地名。枉水 流入 沅水 的小水湾,在今 湖南 常德市 南。《楚辞·九章·涉江》:“朝发 枉渚 兮,夕宿 辰阳。”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沅水》:“沅水 又东歷小湾,谓之 枉渚。”⒉古地名。又名 琵琶洲,在今 甘肃省 两当县 南。因洲渚迂回,人迹罕到,故名。唐 杜甫《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诗:“鵾鷄号 枉渚,日色傍阡陌。”⒊弯曲之渚。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穀水》:“其中引水,飞皋倾澜,瀑布或枉渚,声溜潺潺不断。”唐 欧阳詹《陪太原郑行军登汾上阁》诗:“城槐临枉渚,巷市接飞梁。”
    • 20.
      永业释义:永业田的省称。 唐 元稹《论当州朝邑等三县代纳率钱状》:“伏缘请配职田地充百姓永业,事须奉敕处分。”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历代田制考》:“是以尽开阡陌,悉除禁限,而听民兼併贸易,以尽人力开垦弃地……使民有田,即为永业,而不復归授,以絶烦扰欺隐之姦。”清 薛福成《上曾侯相书》:“耕其旷絶无人之处,宜募他州之人。愿耕者不计多寡,三年以后升科给为永业。”参见“永业田”。

阡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览无馀释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申昜,则一览而尽,故纡馀委曲,若不可测。 ”后以“一览无馀”谓一眼即可全见。
    • 2.
      三异释义:指 汉 中牟 令 鲁恭 行德政而出现的三种奇迹。《后汉书·鲁恭传》:“﹝ 鲁恭 ﹞拜 中牟 令。恭 专以德化为理,不任刑罚…… 建初 七年,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 中牟。河南 尹 袁安 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 肥亲 往廉之。恭 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傍。傍有童儿,亲 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亲 瞿然而起,与 恭 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还府,具以状白 安。”金 赵秉文《中牟阳冰篆》诗:
    • 3.
      井闾释义:⒈市井,里巷。唐 樊宗师《绛守居园池记》:“近楼臺井閭点画察。”赵仁举 注:“近则楼臺井邑点画之间皆可察见。”⒉村落。《唐书·杜牧传》:“井閭阡陌,仓廪财赋,果自治乎?”《宋史·薛向传》:“吏持斧四出伐木,无问井閭丘陇,民不敢诉。”清 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十二:“尝登所谓北渚之址,则羣峰屹然,列于祠上,城郭井閭,皆在其下。”⒊故里;邻里。宋 梅尧臣《上马和公议》诗:“井閭已是经时隔,亲旧全如远别来。”清 钮琇《觚賸续编·总戎佳论》:“嚮者捐亲戚,背井閭,藐是一身,远游万里。”《清史稿·礼志三》:“民间报
    • 4.
      仟伯释义:⒈千钱与百钱。借指盈余、利息。仟,通“千”。⒉田间小道。仟,通“仟”。也写作“阡陌”。
    • 5.
      伍符释义:⒈古代军中各伍互保的符信。《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司马贞 索隐:“伍符者,命军人伍伍相保,不谷姦诈。”⒉泛指军队中的簿册。清 钱谦益《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王弘祖授承德郎》:“稽京营积年之额,覈班军累岁之餉,尺籍伍符之必计,而一粒一鍰之不遗。”马建忠《上李伯相论漠河开矿事宜禀》:“计名授地,悉准营制……召募之众,法亦如之,使伍符尺籍按册可稽。”⒊指军队。唐 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重喜登贤苑,方日佐伍符。”宋 曾巩《节相制》:“逮后王之更造开阡陌以居民,隶伍
    • 6.
      伯格长释义:亦作“伯落长”。 伯,通“陌”。格,通“落”。古代设置在街陌村落的督长。《史记·酷吏列传》:“吏苛察,盗贼恶少年投缿购告言姦,置伯格长以牧司姦盗贼。”裴骃 集解引 徐广 曰:“﹝格﹞,一作‘落’。古村落字亦作‘格’。街陌屯落皆设督长也。”司马贞 索隐:“伯音阡陌,格音村落,言阡陌村落皆置长也。”《汉书·酷吏传·王温舒》作“伯落长”。
    • 7.
      千陌释义:阡陌。 千,通“阡”。
    • 8.
      参错释义:⒈参差交错:阡陌纵横参错。 ⒉错误脱漏:传(zhuàn)注参错。
    • 9.
      围田释义:⒈在洼地筑堤挡水护田。 元 王祯《农书》卷十一:“围田,筑土作围以绕田也。盖 江 淮 之间,地多藪泽,或濒水不时渰没,妨于耕种。其有力之家,度视地形,筑土作隄,环而不断,内容顷亩千百,皆为稼地。”⒉指挡水围堤内的田地。章炳麟《定版籍》:“余尝闻 苏州 围田(吴 越 沃野,多称‘圩田’,本由围田,音误作‘圩’;围田多雍遏沼泽为之,今则遍以称水田)皆在世族,大者连阡陌。”⒊围占江湖淤滩为田。因与水争地,壅塞水道,常造成水害。《文献通考·田赋六》:“﹝ 淳熙 ﹞三年,监察御史 傅淇 奏:近臣僚奏陈围田湮塞水道
    • 10.
      垄亩释义:⒈亦作“壠亩”。田亩;田野。⒉犹阡陌。⒊犹耕作。
    • 11.
      子母释义:⒈母子。亦指母女。《孟子·离娄下》:“夫 章子,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史记·高祖本纪》:“老父已去,高祖 适从旁舍来,吕后 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法本 众僧徒,别了 鶯鶯、夫人子母,佛堂里自监覷,覷着收拾铺陈来的什物。”《水浒传》第二回:“两个恐怕连累,只得去殿帅府首告:‘王教头 弃家在逃,子母不知去向。’”⒉指大小、主从关系。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八:“昔闻 东陵 瓜,近在 青门 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通志·总序》:“文有子母,主类为母,从类为
    • 12.
      崩腾释义:⒈奔腾。 唐 张籍《废居行》:“胡马崩腾满阡陌,都人避难唯空宅。”宋 苏辙《江涨》诗:“山中三日雨,江水一丈高,崩腾没州渚,淫溢侵蓬蒿。”元 无名氏《气英布》第二折:“你道是善相持,能相竞,用不着喒军马崩腾,武艺纵横。”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粉蝶》:“阳 笑曰:‘海风引舟,亦可作一调否?’十娘 曰:‘可。’即按絃挑动,若有旧谱,意调崩腾;静会之,如身仍在舟中,为颶风所摆簸。”⒉奔走,奔波。晋 葛洪《抱朴子·刺骄》:“且当竹柏其行,使岁寒而无改也。何有便当崩腾竞逐其闒茸之徒,以取容於若曹邪?”唐 高适《送蔡
    • 13.
      巡缉释义:巡查缉捕。《元典章·户部八·课程》:“提调官常切用心巡缉,无致匿税。”清 刘大櫆《送黟令孙君改任凤阳序》:“黟 无大猾巨盗,而委巷阡陌,穿窬鼠窃,累年不获,侯为巡缉,往往发其筐篋,出其贜私,故枹鼓不鸣而羣姦歛息。”胡祥翰《上海小志·杂记》:“当道恐发生事端,故必派勇协同该山庄丁役分头巡缉,以免滋扰。”
    • 14.
      弥旬释义:满十天。南朝 梁 何逊《和刘谘议守风》:“弥旬苦凌乱,揆景候阡陌。”唐 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追随不觉晚,欵曲动弥旬。”《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二年》:“逮 洛索 围城弥旬,外援不至,于是前 河东 路经制副使 傅亮 以精鋭数百夺门降 金。”
    • 15.
      徵书释义:⒈古代记载灾异征兆的纬书。《后汉书·千乘贞王伉传》:“初,迎立 灵帝,道路流言 悝 恨不得立,欲钞徵书。”⒉指征召或征调的文书。《后汉书·郎顗传》:“闻徵书到,夜县印綬於县廷而遁去。”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汝父昔罢 豫章,徵书朝发夕至。”唐 白居易《策林三·议井田阡陌》:“於是生业相固,食力相济,其出财征也不待徵书而已平矣。”明 刘基《送李子庚之金陵》诗:“也知使者徵书急,莫厌轻舟出郭频。”
    • 16.
      放伐释义:谓以武力讨伐并放逐暴虐的君主。语本《孟子·梁惠王下》:“齐宣王 问曰:‘汤 放 桀,武王 伐 紂,有诸?’”明 王廷相《雅述》下篇:“揖让之后为放伐,放伐之后为篡夺;井田坏而阡陌成,封建罢而郡县设。”明 顾璘《鸣蛙赋》:“唐 虞 受禪,舜 禹 雍和,汤 武 放伐,伊 吕 攫拏。”
    • 17.
      敛板释义:同“敛版”。《晋书·唐彬传》:“陈騫 在坐,敛板而称曰:‘彬 之为人,胜 騫 甚远。’”唐 李端《长安感事呈卢纶》诗:“敛板辞羣彦,回车访老农。”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十:“今銓法以处试吏者,腰弓捻箭,从事鞍马,巡警阡陌,饯迎贵宦,敛板揖於路左,类以麤官目之。”
    • 18.
      更造释义:⒈重造。 《汉书·食货志下》:“於是天子与公卿议,更造钱币以澹用。”颜师古 注:“更,改也。”⒉犹更始。《文选·班固<东都赋>》:“且夫 建武 之元,天地革命;四海之内,更造夫妇。”张铣 注:“言 建武 元年,天地改命,夫妇、父子、君臣人伦之徒,皆以更始。”宋 曾巩《节相制》:“逮后王之更造,开阡陌以居民。隶伍符者,身不受於一廛;仗齐鉞者,位不连於九棘。”宋 杨万里《高宗圣神武文宪孝皇帝挽诗》之二:“更造今 光武,中兴昔 武丁。”
    • 19.
      枉渚释义:⒈古地名。枉水 流入 沅水 的小水湾,在今 湖南 常德市 南。《楚辞·九章·涉江》:“朝发 枉渚 兮,夕宿 辰阳。”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沅水》:“沅水 又东歷小湾,谓之 枉渚。”⒉古地名。又名 琵琶洲,在今 甘肃省 两当县 南。因洲渚迂回,人迹罕到,故名。唐 杜甫《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诗:“鵾鷄号 枉渚,日色傍阡陌。”⒊弯曲之渚。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穀水》:“其中引水,飞皋倾澜,瀑布或枉渚,声溜潺潺不断。”唐 欧阳詹《陪太原郑行军登汾上阁》诗:“城槐临枉渚,巷市接飞梁。”
    • 20.
      永业释义:永业田的省称。 唐 元稹《论当州朝邑等三县代纳率钱状》:“伏缘请配职田地充百姓永业,事须奉敕处分。”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历代田制考》:“是以尽开阡陌,悉除禁限,而听民兼併贸易,以尽人力开垦弃地……使民有田,即为永业,而不復归授,以絶烦扰欺隐之姦。”清 薛福成《上曾侯相书》:“耕其旷絶无人之处,宜募他州之人。愿耕者不计多寡,三年以后升科给为永业。”参见“永业田”。

阡陌造句

1.公子田连阡陌,地占半州,足迹不到所在,不知多少。

2.乘着滑翔翼鸟瞰大地,阡陌纵横,历历在目。

3.郊外阡陌相交,形成一幅美丽的风景。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乘著滑翔翼鸟瞰大地,阡陌纵横,历历在目。

6.阡陌轮回,谁临水而立,不经意的回眸,散落在风中的语笑嫣然,醉了你的眼眸。

7.整整三十年的绝望和痛苦瞬间爆发,小骨在他手上,他知道自己其实拿杀阡陌没有任何办法。

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9.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阡陌(qianm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阡陌是什么意思 阡陌读音 怎么读 阡陌,拼音是qiān mò,阡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阡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