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ái,(1) 儿童,引申为子女。【组词】:男孩儿。孩童。孩提(指幼儿时期)。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mén men,(1) 加在名词或代词后,表示复数。【组词】:我们。他们。同胞们。(2) 口语中表示类属。【组词】:哥儿们。(名词前有量词时,后面不加“们”,如不称“三个孩子们”)。
1. 指两个以上的孩子。
3. 孩儿们。
⒈ 指两个以上的孩子。
引《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原来 安老爷 喝酒不大吃菜……因此点心不过用了些, 褚大娘子 便叫人端去让姨奶奶吃完,散给那些孩子们了。”
⒉ 孩儿们。参见“孩儿们”。
引清 李渔 《凰求凤·报警》:“分付孩子们,但有报边疆大事的,就着他进来。”
1.到了晚上,院子里就是孩子们一统天下了。
2.听到一声大喊,孩子们吓得东躲西藏,四面散去。
3.看着那些瘦弱的孩子们,我的眼泪不禁夺眶而出。
4.孩子们长大了,已到了安家立业的年龄。
5.老作家童心未泯,总喜欢和孩子们交朋友,他的作品也很受广大少儿的喜爱。
6.小王是个棒球迷,一看到孩子们在玩棒球,他见猎心喜,也想下场大展身手。
7.夏天,孩子们常常一丝不挂的在河中嬉戏。
8.孩子们同意把露营费合在一起而不分彼此。
9.看见孩子们耳鬓厮磨,两小无猜,我更感到童心的可贵。
10.孩子们由于认真复习当天的功课,所以能从容不迫地回答老师的提问。
11.许多父母把年幼孩子送往国外,由于鞭长莫及,对孩子们的生活状况便无法掌握,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呢?
12.眼看着一块大石头从山上滚落下来,山脚下正在玩耍的孩子们危在旦夕。
13.孩子们精彩的艺术表演,令在场的观众叹为观止。
14.母亲经历了战乱,忍受着饥寒,含辛茹苦几十年,终于把孩子们抚养成人。
15.对孩子们的各种爱好要善于因势利导。
16.幼稚园的老师对孩子要因势利导,使孩子们快乐地成长。
17.我们坐下吃饭吧。孩子们等的不耐烦,已经坐立不安了。
18.过年期间,生龙活虎的孩子们都在大街小巷逗利是,热闹极了!
19.孩子们的想法五花八门,但都天真烂漫,充满童趣。
20.李教授从来就好善乐施,临终前还叮嘱家人,将自己最后的一笔稿费赠给福利院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