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形成 形成的意思
xíngchéng

形成

简体形成
繁体
拼音xíng chéng
注音ㄒㄧㄥˊ ㄔㄥˊ
结构AB式
词性动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íng,(1) 实体。【例句】:形仪(体态仪表)。形体。形貌。形容。形骸。形单影只。形影相吊。(2) 样子。【组词】:形状。形式。形态。形迹。地形。情形。(3) 表现。【组词】:形诸笔墨。喜形于色。(4) 对照,比较。【组词】:相形见绌。(5) 状况,地势。【组词】:形势。(6) 古同“型”,模子。(7) 古同“刑”,刑罚。

chéng,(1) 做好,做完。【组词】: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组词】: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3) 变为。【组词】:长成。变成。(4) 可以,能行。【例句】:成,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例句】:他办事麻利,真成。(6) 够,达到一定数量。【例句】:成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组词】: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8) 十分之一。【组词】:增产三成。(9) 平定,讲和。【例句】:“会于稷,以成宋乱”。(10) 姓。

基本含义

指事物经过一定过程或条件,逐渐形成、产生。

形成的意思

形成 [xíng chéng]

1. 通过发展变化而成为某种事物或出现某种情况。

形成 引证解释

⒈ 通过发展变化而成为某种事物或出现某种情况。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七:“及 魏 之初兴也, 张掖 之 柳谷 有开石焉,始见於 建安,形成於 黄初,文备於 太和,周围七寻,中高一仞。”
秦牧 《艺海拾贝·核心》:“有了一定的压力作用,水才形成水柱,奔涌而出,出现了语言的喷泉。”


国语词典

形成 [xíng chéng]

⒈ 构成,演变完成。

晋·干宝《搜神记·卷七》:「始见于建安,形成于黄初,文备于太和。」

如:「胚胎的形成」。

造成


形成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造成释义:招致或引起。

形成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消失释义:(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瞬间,一颗流星就从夜空中消失了。 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形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代宗师释义:常说的“一代宗师”指能在原来的理论实践上,发扬光大使之走出了新的途径并形成了新的理念程序,使之惠及后来者的代表人物!这个“代表人物”就称一代宗师。比如金庸小说里的黄裳。
    • 2.
      一味蕴释义:一味蕴,梵语 eka-rasa-skandha。 指无始以来,一味延续之细微意识;乃形成轮回之主体。
    • 3.
      一成不变释义:《礼记·王制》:“刑者,侀(型)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原指刑法一经制定,不可改变。后用以指固定不变。成:形成。
    • 4.
      一成不易释义:一经形成,不再改变。同“一成不变”。
    • 5.
      一统天下释义:天下:指全国。 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多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构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也泛指为少数人所霸占的某一领域。
    • 6.
      丁四释义:一块棋被围,形成大眼。
    • 7.
      七日一周释义:古人依据星球运转规律计算时间形成年、月、日的周期。
    • 8.
      三螺杆泵释义:依靠泵体与螺杆所形成,当主动螺杆转动时,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螺杆一起转动,吸入腔一端的螺杆啮合空间容积逐渐增大,压力降低。
    • 9.
      三角洲释义:河流注入海中或湖泊时,流速减缓,所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在河口地区形成的冲积平原。一般呈三角形,故名。多属良好农耕地区。如长江三角洲。
    • 10.
      三键释义:化合物分子中两个原子以共用三对电子形成的共价键。 通常用三条短线(≡)表示。
    • 11.
      上尖儿释义:谓东西堆得多而形成尖顶。 如:今年秋粮大丰收,社员们家里大缸小囤都盛放得上尖儿了。
    • 12.
      下疳释义:性病,分硬性和软性两种。硬下疳是梅毒初期,生殖器、舌、唇等形成溃疡,病灶的底部坚硬而不痛。软下疳在生殖器外部形成溃疡,病灶的周围组织柔软而疼痛。
    • 13.
      下降风释义:下降),又可称下坡风,一种在谷地形成的局部性下坡风。
    • 14.
      不积细流释义:不汇集众多的小溪流,就无法形成大江大海。
    • 15.
      不粘锅释义:一种金属锅。 内侧表面涂覆一层高分子材料(聚四氟乙烯)形成涂层,耐酸、碱腐蚀,能分解油性物质,不生成油垢和炭化垢。具有使用方便、省油、不粘垢、易清洁等优点。
    • 16.
      不结盟运动释义:第三世界的国际性政治组织。1961年9月,首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召开,主要来自亚洲、非洲的25个国家作为正式成员参加。会议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独立自主的活动原则,促进了独立于美苏之外的第三种政治力量的形成,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兴起。到20世纪末,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已经达到100多个,包括了第三世界的大多数。
    • 17.
      不透明度释义:在图片处理中,会出现几个图层,不透明的程度,可以使两幅以上的图片互相叠加,形成新的显示方式。
    • 18.
      世界观释义:也叫宇宙观。 人对世界总体及对其自身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等的总和。其理论表现形式就是哲学。
    • 19.
      业主入伙释义:为了维护社区住户的合法权益,广大的业主入伙,形成民间的组织机构,成立业主委员会,执行业主代表大会制度。
    • 20.
      业态释义:业务经营的形式、状态:京城零售业在业态上已形成新的格局。

形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代宗师释义:常说的“一代宗师”指能在原来的理论实践上,发扬光大使之走出了新的途径并形成了新的理念程序,使之惠及后来者的代表人物!这个“代表人物”就称一代宗师。比如金庸小说里的黄裳。
    • 2.
      一味蕴释义:一味蕴,梵语 eka-rasa-skandha。 指无始以来,一味延续之细微意识;乃形成轮回之主体。
    • 3.
      一成不变释义:《礼记·王制》:“刑者,侀(型)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原指刑法一经制定,不可改变。后用以指固定不变。成:形成。
    • 4.
      一成不易释义:一经形成,不再改变。同“一成不变”。
    • 5.
      一统天下释义:天下:指全国。 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多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构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也泛指为少数人所霸占的某一领域。
    • 6.
      丁四释义:一块棋被围,形成大眼。
    • 7.
      七日一周释义:古人依据星球运转规律计算时间形成年、月、日的周期。
    • 8.
      三螺杆泵释义:依靠泵体与螺杆所形成,当主动螺杆转动时,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螺杆一起转动,吸入腔一端的螺杆啮合空间容积逐渐增大,压力降低。
    • 9.
      三角洲释义:河流注入海中或湖泊时,流速减缓,所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在河口地区形成的冲积平原。一般呈三角形,故名。多属良好农耕地区。如长江三角洲。
    • 10.
      三键释义:化合物分子中两个原子以共用三对电子形成的共价键。 通常用三条短线(≡)表示。
    • 11.
      上尖儿释义:谓东西堆得多而形成尖顶。 如:今年秋粮大丰收,社员们家里大缸小囤都盛放得上尖儿了。
    • 12.
      下疳释义:性病,分硬性和软性两种。硬下疳是梅毒初期,生殖器、舌、唇等形成溃疡,病灶的底部坚硬而不痛。软下疳在生殖器外部形成溃疡,病灶的周围组织柔软而疼痛。
    • 13.
      下降风释义:下降),又可称下坡风,一种在谷地形成的局部性下坡风。
    • 14.
      不积细流释义:不汇集众多的小溪流,就无法形成大江大海。
    • 15.
      不粘锅释义:一种金属锅。 内侧表面涂覆一层高分子材料(聚四氟乙烯)形成涂层,耐酸、碱腐蚀,能分解油性物质,不生成油垢和炭化垢。具有使用方便、省油、不粘垢、易清洁等优点。
    • 16.
      不结盟运动释义:第三世界的国际性政治组织。1961年9月,首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召开,主要来自亚洲、非洲的25个国家作为正式成员参加。会议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独立自主的活动原则,促进了独立于美苏之外的第三种政治力量的形成,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兴起。到20世纪末,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已经达到100多个,包括了第三世界的大多数。
    • 17.
      不透明度释义:在图片处理中,会出现几个图层,不透明的程度,可以使两幅以上的图片互相叠加,形成新的显示方式。
    • 18.
      世界观释义:也叫宇宙观。 人对世界总体及对其自身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等的总和。其理论表现形式就是哲学。
    • 19.
      业主入伙释义:为了维护社区住户的合法权益,广大的业主入伙,形成民间的组织机构,成立业主委员会,执行业主代表大会制度。
    • 20.
      业态释义:业务经营的形式、状态:京城零售业在业态上已形成新的格局。

形成造句

1.他对宇宙形成的看法,被喻之为自盘古开天以来,最石破天惊的怪论!

2.三国时期,魏、蜀、吴各据一方,形成鼎足之势。

3.这样,儿童就可以从小通过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地受到成人良好思想品德的影响,为形成良好的性格打下基础。

4.大家的想法不谋而合,很快形成了决议。

5.他们这伙人,串通一气,拔茅连茹,渐渐形成了气候。

6.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必须经常关心教育,不能任其自然。

7.如何选拔运动会的参赛队员,大家众说纷纭,最后还没有形成统一意见。

8.大家都没想到平日看似娇弱的女生,在拔河赛中居然能和男生队分庭抗礼,形成激烈的拉锯战。

9.警察和歹徒势不两立,形成紧张的对峙局面。

10.从而最终形成了雅俗分野又各得其所的基本文学格局。

11.讨论会上,同学们各持己见,整个下午都没形成统一意见。

12.军阀各据一方,中央权力削弱,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

13.四条大道形成了一幅错落相连并行不悖的交通网。

14.滴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更多的水汇聚在一起就能形成海洋。

15.那个百货公司,几年前只是一个小摊子,惨淡经营多载,才逐渐形成规模。

16.农民起义初起时规模不大,但因为人民大众的支持,很快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17.问题一个个解决之后,水到渠成,最终形成了总体方案。

18.没有群众的努力,没有水滴石穿的毅力,新风气是不能形成的。

19.没有大众努力,没有水滴石穿的功夫,新的风气和作风是形成不起来的。

20.精神文明之风,如同涤瑕荡秽,对社区许多不文明的习气形成巨大冲击。

形成(xingc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形成是什么意思 形成读音 怎么读 形成,拼音是xíng chéng,形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形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