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ng,(1) 实体。【例句】:形仪(体态仪表)。形体。形貌。形容。形骸。形单影只。形影相吊。(2) 样子。【组词】:形状。形式。形态。形迹。地形。情形。(3) 表现。【组词】:形诸笔墨。喜形于色。(4) 对照,比较。【组词】:相形见绌。(5) 状况,地势。【组词】:形势。(6) 古同“型”,模子。(7) 古同“刑”,刑罚。
chéng,(1) 做好,做完。【组词】: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组词】: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3) 变为。【组词】:长成。变成。(4) 可以,能行。【例句】:成,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例句】:他办事麻利,真成。(6) 够,达到一定数量。【例句】:成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组词】: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8) 十分之一。【组词】:增产三成。(9) 平定,讲和。【例句】:“会于稷,以成宋乱”。(10) 姓。
1. 通过发展变化而成为某种事物或出现某种情况。
⒈ 通过发展变化而成为某种事物或出现某种情况。
引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七:“及 魏 之初兴也, 张掖 之 柳谷 有开石焉,始见於 建安,形成於 黄初,文备於 太和,周围七寻,中高一仞。”
秦牧 《艺海拾贝·核心》:“有了一定的压力作用,水才形成水柱,奔涌而出,出现了语言的喷泉。”
⒈ 构成,演变完成。
引晋·干宝《搜神记·卷七》:「始见于建安,形成于黄初,文备于太和。」
例如:「胚胎的形成」。
近造成
1.他对宇宙形成的看法,被喻之为自盘古开天以来,最石破天惊的怪论!
2.三国时期,魏、蜀、吴各据一方,形成鼎足之势。
3.这样,儿童就可以从小通过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地受到成人良好思想品德的影响,为形成良好的性格打下基础。
4.大家的想法不谋而合,很快形成了决议。
5.他们这伙人,串通一气,拔茅连茹,渐渐形成了气候。
6.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必须经常关心教育,不能任其自然。
7.如何选拔运动会的参赛队员,大家众说纷纭,最后还没有形成统一意见。
8.大家都没想到平日看似娇弱的女生,在拔河赛中居然能和男生队分庭抗礼,形成激烈的拉锯战。
9.警察和歹徒势不两立,形成紧张的对峙局面。
10.从而最终形成了雅俗分野又各得其所的基本文学格局。
11.讨论会上,同学们各持己见,整个下午都没形成统一意见。
12.军阀各据一方,中央权力削弱,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
13.四条大道形成了一幅错落相连并行不悖的交通网。
14.滴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更多的水汇聚在一起就能形成海洋。
15.那个百货公司,几年前只是一个小摊子,惨淡经营多载,才逐渐形成规模。
16.农民起义初起时规模不大,但因为人民大众的支持,很快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17.问题一个个解决之后,水到渠成,最终形成了总体方案。
18.没有群众的努力,没有水滴石穿的毅力,新风气是不能形成的。
19.没有大众努力,没有水滴石穿的功夫,新的风气和作风是形成不起来的。
20.精神文明之风,如同涤瑕荡秽,对社区许多不文明的习气形成巨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