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两楹 两楹的意思
liǎngyíng

两楹

简体两楹
繁体兩楹
拼音liǎng yíng
注音ㄌㄧㄤˇ ㄧ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iǎng,(1)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组词】:两个黄鹂。两本书。(2) 双方。【组词】:两可。两边。两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两旁。两侧。两袖清风。两败俱伤。(3)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例句】:十两(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两(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4) 表示不定数目。【组词】:两下子。两着儿(zhāor )。

yíng,(1) 堂屋前部的柱子。【例句】:楹联(亦称“楹帖”)。(2) 量词,古代计算房屋的单位,一说一列为一楹;一说一间为一楹。

基本含义

两根柱子。比喻事物的根基或支撑。

两楹的意思

两楹 [liǎng yíng]

1. 房屋正厅当中的两根柱子。两楹之间是房屋正中所在,为举行重大仪式和重要活动的地方。

2. 《礼记·檀弓上》:“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后亦以“两楹”借指停放棺柩、举行祭奠之所。

3. 《礼记·檀弓上》:“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予殆将死也。”因以“两楹”。表示人之将终。

5. 指预兆人即将亡故的梦。

两楹 引证解释

⒈ 房屋正厅当中的两根柱子。两楹之间是房屋正中所在,为举行重大仪式和重要活动的地方。

《礼记·投壶》:“已拜受矢,进即两楹间。退反位,揖賔就筵。”
汉 刘向 《九叹·愍命》:“戚 宋万 於两楹兮,废 周 邵 於遐夷。”
唐 顾况 《酬本部韦左司》诗:“况 与二三子,列坐分两楹。”

⒉ 后亦以“两楹”借指停放棺柩、举行祭奠之所。

《礼记·檀弓上》:“殷 人殯於两楹之间。”
《公羊传·定公元年》:“正棺於两楹之间,然后即位。”
晋 陆机 《挽歌》之一:“舍爵两楹位,启殯进灵轜。”
宋 黄庭坚 《司马文正公挽词》之一:“日者倾三接,天乎奠两楹。”

⒊ 因以“两楹”。表示人之将终。

《礼记·檀弓上》:“予畴昔之夜,梦坐奠於两楹之间……予殆将死也。”
《北史·薛辩传》:“裕 曰:‘近梦,恐有两楹之忧。’”

⒋ 指预兆人即将亡故的梦。

宋 范仲淹 《祭吕相公文》:“两楹告兆,万乘兴哀。”


两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楹释义:厅堂东侧的柱子。《仪礼·聘礼》:“公侧袭,受玉于中堂与东楹之间。”《左传·成公六年》:“郑伯 如 晋 拜成,子游 相,授玉于东楹之东。士贞伯 曰:‘郑伯 其死乎!自弃也已。’”杜预 注:“《礼》:授玉两楹之间。郑伯 行疾,故东过。”孔颖达 疏:“《传》言‘东楹之东’,以讥 郑伯 行速。”
    • 2.
      两楹梦释义:典出《礼记·檀弓上》。言 孔子 梦见自己坐在两楹之间而见馈食,知道自己不久人世,寝疾七日而没。后因以“两楹梦”借指 孔子 之死。
    • 3.
      两楹释义:⒈房屋正厅当中的两根柱子。两楹之间是房屋正中所在,为举行重大仪式和重要活动的地方。《礼记·投壶》:“已拜受矢,进即两楹间。退反位,揖賔就筵。”汉 刘向《九叹·愍命》:“戚 宋万 於两楹兮,废 周 邵 於遐夷。”唐 顾况《酬本部韦左司》诗:“况 与二三子,列坐分两楹。”⒉《礼记·檀弓上》:“殷 人殯於两楹之间。”后亦以“两楹”借指停放棺柩、举行祭奠之所。《公羊传·定公元年》:“正棺於两楹之间,然后即位。”晋 陆机《挽歌》之一:“舍爵两楹位,启殯进灵轜。”宋 黄庭坚《司马文正公挽词》之一:“日者倾三接,天乎奠
    • 4.
      丽牲释义:⒈指古代祭祀时将所用的牲口系在石碑上。 语出《礼记·祭义》:“祭之日,君牵牲,穆答君,卿大夫序从。即入庙门,丽于碑。”《仪礼·聘礼》“上当碑南陈”汉郑玄注:“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凡碑引物者,宗庙则丽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宫庙以石,窆用木。”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诔碑》:“又宗庙有碑,树之两楹,事止丽牲,未勒勋绩。”⒉借指碑石。
    • 5.
      出尊释义:⒈亦作“出樽”。古代国君与贵宾宴饮,尊在两楹间,坫在尊之南,献酬皆自尊南出,故称。⒉指出尊之地。
    • 6.
      县楣释义:前后两柱之间的柁梁。 《资治通鉴·陈长城公至德二年》:“其牕、牖、壁带、县楣、栏、槛皆以沉檀为之。”胡三省 注:“县楣,横木,施於前后两楹之间,下不装构。今人谓之掛楣。”
    • 7.
      启殡释义:出殡。晋 陆机《挽歌诗》之一:“捨爵两楹位,启殯进灵轜。”《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元年》:“温成皇后 启殯,帝不御前后殿,百官进名奉慰。”
    • 8.
      奠楹释义:《礼记·檀弓上》:“‘予畴昔之夜梦坐奠於两楹之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后因以“奠楹”为死亡的婉词。唐 薛稷《润州刺史王美畅妻长孙氏墓志》:“圣历 元年,王府君 止坐挻灾,奠楹俄及。”明 袁宗道《挽周老师》诗之一:“奠楹期已迫,曳履忽无声。”清 赵翼《六哀诗·故傅文忠公》:“公竟染危疾,还朝遽奠楹。”
    • 9.
      授玉释义:给予玉圭。 古代诸侯相朝,互相授受以玉为礼。《左传·成公三年》:“齐侯 朝于 晋,将授玉。”杜预 注:“授玉,行朝礼。”孔颖达 疏:“玉谓所执之圭也。凡诸侯相朝,升堂授玉於两楹之间。”《左传·成公六年》:“郑伯 如 晋 拜成,子游 相,授玉于东楹之东。”
    • 10.
      梦奠释义:《礼记·檀弓上》载,孔子 将死,曰:“予畴昔之夜,梦坐奠於两楹之间……予殆将死也。 ”后因以“梦奠”指死亡。
    • 11.
      正棺释义:将死人小敛之后,移放到堂上。《公羊传·定公元年》:“正棺於两楹之间,然后即位。”何休 注:“正棺者,象既小敛夷於堂。”
    • 12.
      灵轜释义:灵车。《文选·曹植<王仲宣诔>》:“灵轜回轨,白驥悲鸣。”刘良 注:“灵轜,丧车也。”晋 陆机《挽歌》之一:“舍爵两楹位,启殯进灵轜。”《新唐书·来济传》:“遂不介胄而驰贼,没焉,年五十三。赠 楚州 刺史,给灵轜还乡。”
    • 13.
      艳阳年释义:⒈犹春时。南朝 宋 鲍照《学刘公干体》诗:“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集君瑶臺里,飞舞两楹前。兹辰自为美,当避艳阳年。”唐 刘禹锡《忆江南》词:“春过也,共惜艳阳年。”⒉喻青春年华。唐 刘希夷《巫山怀古》诗:“巫山 幽阴地,神女艳阳年。”
    • 14.
      门楹释义:指两楹上方的横木。
    • 15.
      韬尘释义:埋藏于尘土之中。谓埋伏而不为人知。《晋书·挚虞传》:“燕 石緹袭以华国兮,和 璞遥弃於南 荆。夏像韜尘于市北兮,瓶罍抗方於两楹。”

两楹(liangy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两楹是什么意思 两楹读音 怎么读 两楹,拼音是liǎng yíng,两楹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两楹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