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安静 安静的意思
ānjìng

安静

简体安静
繁体安靜
拼音ān jìng
注音ㄢ ㄐ一ㄥˋ
结构AB式
词性形容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ān,(1) 平静,稳定。【组词】: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2)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组词】:安民。安慰。安抚。(3)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组词】: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4)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组词】:平安。转危为安。(5) 装设。【组词】:安置。安家立业。(6)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安的什么心?(7) 疑问词,哪里:安能如此?(8) 姓。

jìng,(1) 停止的,与“动”相对。【组词】:静止。静态。静物。平静。风平浪静。(2) 没有声音。【组词】:安静。寂静。僻静。冷静。肃静。静悄悄。静穆。静谧。静默。静观。静听。(3) 安详,闲雅。【组词】:静心。静坐。(4) 古同“净”,清洁。(5) 姓。

基本含义

指环境安静、没有喧嚣和嘈杂声音。

安静的意思

安静 [ān jìng]

1. 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周围安静极了,没有城市汽车的噪音,没有购货人流的喧嚣。

[noiseless; peaceful; quiet; still;]

安静 引证解释

⒈ 安定,平静。

《管子·内业》:“天主正,地主平,人主安静。”
《后汉书·桥玄传》:“玄 至镇,休兵养士,然后督诸将守讨击胡虏及 伯固 等,皆破散退走。在职三年,边境安静。”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九:“诸人亦颇疑之,於是便会伐掘,皆杀之。遂坏庙,絶祀。自后安静。”
唐 薛调 《无双传》:“姊宜安静自颐养,无以他事自挠。”
《儿女英雄传》第二回:“所喜接得几封家信,知道家中安静,公子照常读书,也就无可惦念了。”
茅盾 《色盲》:“林白霜 渐渐安静下来了。”

⒉ 使安定平静。

晋 袁宏 《后汉纪·和帝纪下》:“古之有天下者,非欲御制之也,贵在安静之。”
《魏书·李平传》:“实宜安静新人,劝其稼穡。”
《易·繫辞下》“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唐 孔颖达 疏:“言欲利己之用,先须安静其身,不须役其思虑。”

⒊ 谓沉静稳重。

汉 陆贾 《新语·怀虑》:“调密者固,安静者祥,志定心平,血脉乃彊。”
《宋史·明镐传》:“镐 端挺寡言,所至安静有体,而遇事不苟,为世所推重。”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二·居官居乡不同》:“又如 江西 临江 人 朱璉 为御史时,媚 张江陵,为入幕第一客,闻其在家却忠厚安静, 邹南皋 先生亦不相喜。”
《红楼梦》第五五回:“只三四天后几件事过手,渐觉 探春 精细处不让 凤姐,只不过言语安静、性情和顺而已。”

⒋ 谓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萧红 《孤独的生活》:“街上虽然已经响着木屐的声音,但家屋仍和睡着一般的安静。”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夜已深了,天上的星星密密麻麻,村里十分安静,人们都睡了。”
《文汇月刊》1983年第3期:“树上蝉声‘知了知了’的叫,四下很安静。”


国语词典

安静 [ān jìng]

⒈ 平静无事。也作「安靖」。

《老残游记·第七回》:「果能使地方安静,虽无不次之迁,要亦不至于冻馁。」

宁静 沉静

忙乱 喧闹 喧哗 喧嚣 吵闹 热闹 躁闹 嘈杂

⒉ 安稳无声。

《三国演义·第一〇四回》:「军中安静如常,切勿举哀。」
《红楼梦·第五二回》:「翻腾至掌灯,刚安静了些。只见宝玉回来,进门就嗐声跺脚。」

⒊ 气度沉稳。

《红楼梦·第五五回》:「只不过是言语安静,性情和顺而已。」


安静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平静释义:(心情、环境等)没有不安或动荡: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风浪已经平静下去了。他说话的声音仍然很平静。
    • 2.
      宁静释义:(环境、心情)安静:游人很少,湖边十分宁静。心里渐渐宁静下来。
    • 3.
      寂静释义:没有声音;很静:寂静无声。
    • 4.
      清静释义:(环境)安静;不嘈杂:我们找个清静的地方谈谈。
    • 5.
      沉静释义:⒈寂静:夜深了,四周沉静下来。⒉(性格、心情、神色)安静;平静:他性情沉静,不爱多说话。

安静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热闹释义:⒈(景象)繁盛活跃:热闹的大街。 广场上人山人海,十分热闹。⒉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我们准备组织文娱活动,来热闹一下。到了节日大家热闹热闹吧!⒊热闹的景象:他只顾着瞧热闹,忘了回家了。
    • 2.
      喧嚣释义:⒈声音杂乱;不清静:喧嚣的车马声。 ⒉叫嚣;喧嚷:喧嚣一时。喧嚣不止。
    • 3.
      骚动释义:⒈扰乱,使地方不安宁。⒉秩序紊乱;动乱:会场骚动。在人群里引起一阵骚动。
    • 4.
      喧闹释义:⒈喧哗热闹:喧闹的集市。 ⒉喧哗吵闹:大声喧闹。
    • 5.
      喧哗释义:⒈声音大而杂乱:笑语喧哗。⒉喧嚷:请勿喧哗。
    • 6.
      嘈杂释义:(声音)杂乱;喧闹:人声嘈杂。声音嘈杂刺耳。
    • 7.
      吵闹释义:⒈大声争吵:吵闹不休。 ⒉扰乱,使不安静:他在休息,不要去吵闹。⒊(声音)杂乱:人声吵闹。
    • 8.
      忙乱释义:事情繁忙而没有条理:工作忙乱。克服忙乱现象。
    • 9.
      鼎沸释义:鼎里的水沸腾 起来。形容人声喧嚣嘈杂。也比喻局势动荡。《三国志蜀书谯周传》:“既非秦末鼎沸之时,实有六国并据之势。” 例:人声鼎沸。四海鼎沸。

安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籁无声释义: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 2.
      万赖俱寂释义: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 3.
      万赖无声释义: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 4.
      乱纷纷释义:状态词。形容杂乱纷扰:乱纷纷的人群。他心里乱纷纷的,怎么也安静不下来。
    • 5.
      乱腾释义:混乱;不安静,没有秩序:刚说到这里,会场上就乱腾起来了。
    • 6.
      伏首释义:1、靠着,依偎。2、贴近头部,埋头,用手放在额前轻轻趴着。深思或者周围比较安静的时候,一个人静静地思考、入神、发呆会出现伏首的画面。
    • 7.
      兜心花释义:方言。 惹得心里不安静。
    • 8.
      兜詚释义:不安静。
    • 9.
      内平释义:⒈谓中国境内各诸侯国和平安定。《左传·文公十八年》:“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内平外成。”杜预 注:“内,诸夏;外,夷狄。”⒉谓平定内部,使安静无事。《公羊传·成公十六年》:“公子 喜时 者仁人也,内平其国而待之。”何休 注:“和平其臣民,令专心于负芻。”⒊星官名。属星宿,共四星,今属小狮座。《晋书·天文志上》:“爟北四星曰内平,平罪之官,明刑罚。”
    • 10.
      出奇释义:特别;不平常:今年早春真暖得出奇。山村的夜,出奇的安静。
    • 11.
      勤学静思释义:勤奋的学习和安静地思考。 勤,意为勤奋、努力;学,意为学习;静,意为安静地;思,意为思考。
    • 12.
      压静释义:犹安静,肃静。
    • 13.
      厌厌释义:⒈整齐茂盛貌;秀美貌。 《诗·周颂·载芟》:“厌厌其苗,緜緜其麃。”郑玄 笺:“厌厌其苗,众齐等也。”元 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趁着这厌厌露华,对着这澄澄月下,惊的那呀呀呀寒鴈起平沙。”清 金农《秋雨坐槐树下书怀》诗:“阶前老槐十围大,碧罗张繖高厌厌。”⒉安静;安逸。《诗·秦风·小戎》:“厌厌良人,秩秩德音。”毛 传:“厌厌,安静也。”晋 陶潜《咏二疏》诗:“厌厌閭里欢,所营非近务。”逯钦立 校注:“厌厌,安逸貌。”元 侯克中《醉花阴》套曲:“凉夜厌厌露华冷,天淡淡银河耿耿。”清 金人瑞《宴胡侍御书
    • 14.
      吵扰释义:⒈吵闹使人不得安静;打扰:吵扰你半天,很过意不去。 ⒉争吵。
    • 15.
      吵闹释义:⒈大声争吵:吵闹不休。 ⒉扰乱,使不安静:他在休息,不要去吵闹。⒊(声音)杂乱:人声吵闹。
    • 16.
      和平归根释义:和平通常指没有战争或没有其它敌视暴力行为的状态,也用来形容人的不激动或安静。
    • 17.
      和静释义:犹和谐;平和安静。
    • 18.
      哑静释义:寂静;安静。
    • 19.
      嗼然释义:形容安静无声。
    • 20.
      噪声污染释义: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所造成的污染,多由机械振动或流体运动引起。安静环境中,约30分贝的声音就是噪声,超过50分贝,会影响睡眠和休息,90分贝以上,会损伤人的听觉,影响工作效率,严重的可致耳聋或诱发其他疾病。

安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籁无声释义: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 2.
      万赖俱寂释义: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 3.
      万赖无声释义: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 4.
      乱纷纷释义:状态词。形容杂乱纷扰:乱纷纷的人群。他心里乱纷纷的,怎么也安静不下来。
    • 5.
      乱腾释义:混乱;不安静,没有秩序:刚说到这里,会场上就乱腾起来了。
    • 6.
      伏首释义:1、靠着,依偎。2、贴近头部,埋头,用手放在额前轻轻趴着。深思或者周围比较安静的时候,一个人静静地思考、入神、发呆会出现伏首的画面。
    • 7.
      兜心花释义:方言。 惹得心里不安静。
    • 8.
      兜詚释义:不安静。
    • 9.
      内平释义:⒈谓中国境内各诸侯国和平安定。《左传·文公十八年》:“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内平外成。”杜预 注:“内,诸夏;外,夷狄。”⒉谓平定内部,使安静无事。《公羊传·成公十六年》:“公子 喜时 者仁人也,内平其国而待之。”何休 注:“和平其臣民,令专心于负芻。”⒊星官名。属星宿,共四星,今属小狮座。《晋书·天文志上》:“爟北四星曰内平,平罪之官,明刑罚。”
    • 10.
      出奇释义:特别;不平常:今年早春真暖得出奇。山村的夜,出奇的安静。
    • 11.
      勤学静思释义:勤奋的学习和安静地思考。 勤,意为勤奋、努力;学,意为学习;静,意为安静地;思,意为思考。
    • 12.
      压静释义:犹安静,肃静。
    • 13.
      厌厌释义:⒈整齐茂盛貌;秀美貌。 《诗·周颂·载芟》:“厌厌其苗,緜緜其麃。”郑玄 笺:“厌厌其苗,众齐等也。”元 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趁着这厌厌露华,对着这澄澄月下,惊的那呀呀呀寒鴈起平沙。”清 金农《秋雨坐槐树下书怀》诗:“阶前老槐十围大,碧罗张繖高厌厌。”⒉安静;安逸。《诗·秦风·小戎》:“厌厌良人,秩秩德音。”毛 传:“厌厌,安静也。”晋 陶潜《咏二疏》诗:“厌厌閭里欢,所营非近务。”逯钦立 校注:“厌厌,安逸貌。”元 侯克中《醉花阴》套曲:“凉夜厌厌露华冷,天淡淡银河耿耿。”清 金人瑞《宴胡侍御书
    • 14.
      吵扰释义:⒈吵闹使人不得安静;打扰:吵扰你半天,很过意不去。 ⒉争吵。
    • 15.
      吵闹释义:⒈大声争吵:吵闹不休。 ⒉扰乱,使不安静:他在休息,不要去吵闹。⒊(声音)杂乱:人声吵闹。
    • 16.
      和平归根释义:和平通常指没有战争或没有其它敌视暴力行为的状态,也用来形容人的不激动或安静。
    • 17.
      和静释义:犹和谐;平和安静。
    • 18.
      哑静释义:寂静;安静。
    • 19.
      嗼然释义:形容安静无声。
    • 20.
      噪声污染释义: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所造成的污染,多由机械振动或流体运动引起。安静环境中,约30分贝的声音就是噪声,超过50分贝,会影响睡眠和休息,90分贝以上,会损伤人的听觉,影响工作效率,严重的可致耳聋或诱发其他疾病。

安静造句

1.表演者说:“满室安静、掌声雷动的观众席就是美,一种被认同的美。”。

2.铃声响了,我们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等待老师上课。

3.别刺激她了,她现在方寸已乱,需要安静一会儿。

4.安静地坐下来,写了这篇帖子,百感交集。

5.所有年轻的老鼠都安静了下来,大家只是面面相觑。

6.我有时候是喜欢热闹,有时候喜欢安静

7.在这喧闹的凡尘,我们都需要有适合自己的地方,用来安放灵魂。也许是一座安静宅院,也许是一本无字经书,也许是一条迷津小路。只要是自己心之所往,都是驿站,为了将来起程不再那么迷惘。

8.五十岁的女人,是一朵兰花,美好、高洁、贤德,清清静静,优优雅雅,读四书五经,博古今书意,安静如兰。

9.湖面平静,就像安静的,正在思考问题的,容不得别人打扰的牛顿。

10.教室里安静的像深夜的森林一样。

11.雨后,风停了,太阳出来了,柳树也安静下来了,弯下腰,低下头,看着河水,仿佛在对着“镜子”梳理秀发。

12.雪,飘飘悠悠地从天空中落下,我伸出手去,一片雪花落在我的手掌里,瞬间便融化了,变成了一两滴小水珠,安静地躺在我的手里。

13.雪下大了,瑞雪从天降下,像无数个银白色的小精灵在天空中翩翩起舞。跳累了就降落在地上。所有在外面的物品都铺上了一层雪,像戴上了一顶银白色的帽子。只有几个路人在赶路,小区里非常安静,偶尔有几辆车经过。其它

14.寒冷的严冬,河水一改往日的活泼,似乎安静地睡着了。

15.童年如秋,安静若然迎来寒冬。

16.蓝蓝的湖水安静的呆在那里不动。

17.教室里安静的好像空气凝结了一样,毫无声响。

18.玉米安静的站在地里,像在思考着什么。

19.夜深了整个街道在微风的抚摸下渐渐进入梦乡变得十分安静

20.安静得池塘好像一块晶莹的镜子,把四周的花草树木全都倒映在上面。

安静(anj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安静是什么意思 安静读音 怎么读 安静,拼音是ān jìng,安静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安静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