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书绅 书绅的意思
shūshēn

书绅

简体书绅
繁体書紳
拼音shū shēn
注音ㄕㄨ ㄕ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ū,(1) 成本的著作。【组词】: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组词】:书信。书札。书简。书函。(3) 文件。【组词】:证书。说明书。(4) 写字或写的字。【组词】: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5) 写文章。【组词】:大书特书。罄竹难书。(6) 字体。【组词】:草书。隶书。楷书。(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组词】:说书。听书。

shēn,(1) 古代士大夫束腰的大带子,引申为束绅的人。【例句】:绅束(用带子束腰,喻约束)。缙绅(旧时高官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2) 旧称地方上有势力、有地位的人。【组词】:绅士。乡绅。官绅。土豪劣绅。

基本含义

指读书有素质、有学问的人。

书绅的意思

书绅 [shū shēn]

1. 把要牢记的话写在绅带上。后亦称牢记他人的话为书绅。语本《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

书绅 引证解释

⒈ 把要牢记的话写在绅带上。后亦称牢记他人的话为书绅

语本《论语·卫灵公》:“子张 书诸绅。”
邢昺 疏:“绅,大带也。 子张 以 孔子 之言书之绅带,意其佩服无忽忘也。”
晋 孙绰 《答许询》诗之九:“且戢讜言,永以书绅。”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四:“﹝ 王禹偁 ﹞尝侍宴 琼林,太宗 独召至御榻,面诫之曰:‘卿聪明,文章在 有唐 不下 韩 柳 之列,但刚不容物,人多沮卿,使朕难庇。’ 禹偁 泣拜,书绅而谢。”
闻一多 《神话与诗·文学的历史动向》:“以上两个历史的教训,是值得我们的新诗人书绅的。”


国语词典

书绅 [shū shēn]

⒈ 语本宋·邢昺·疏:「绅,大带也。子张以孔子之言,书之绅带,意其佩服无忽忘也。」把重要的话或事,写在衣服的大带上以示不忘。

《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
《文选·江淹·杂体诗·嵇中散》:「写怀良未远,感赠以书绅。」


书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书带释义:⒈束书的带。⒉犹书绅。
    • 2.
      书绅释义:把要牢记的话写在绅带上。后亦称牢记他人的话为书绅。语本《论语·卫灵公》:“子张 书诸绅。”邢昺 疏:“绅,大带也。
    • 3.
      伯图释义:亦作“伯啚”。称霸的雄图。伯,通“霸”。北魏 崔鸿《十六国春秋·西凉·李暠》:“建初 十年,暠 以伟世之量,当 吕氏 之末,为羣雄所奉,遂起伯图。”明 高启《吴中逢王才随朝京使赴燕南归》诗:“伯啚已歇 昭王 死,千载无人延国士。”明 张煌言《张书绅与范子瞻论余十馀年来戎马劳苦孤危以诗见赠因次其韵》之二:“相业侯封非我望,伯图王业向谁论。”
    • 4.
      刻心释义:谓铭记于心。 唐 韩愈《上贾滑州书》:“是宜小子刻心悚慕,又焉得不感而鸣哉?”《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大慙,谨已刻心,非但书绅也。”孙中山《敬告同乡书》:“夫 康 梁,同一鼻孔出气者也。康 既刻心写腹以表白其保皇之非伪,而 梁 未与之决絶,未与之分离。”
    • 5.
      捍衞释义:防卫;护卫。 《宋书·何承天传》:“因民所居,并修农战,无动众之劳,有捍衞之实。”《新唐书·秦琼传》:“﹝ 李密 ﹞中矢堕马,滨死,追兵至,独 叔宝 捍衞得免。”清 龙启瑞《复唐子实书》:“围城中屡接惠书,极知尊人暨贤昆仲捍衞之劳。”张书绅《正气歌》:“古往今来,有多少革命者、科学家为捍卫真理而献出了生命,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书绅(shush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书绅是什么意思 书绅读音 怎么读 书绅,拼音是shū shēn,书绅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书绅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