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典属国释义:官名,秦始置。 掌管与少数民族往来的事务,西汉沿之,秩二千石。属官有九译令。元狩三年(前120)设五属国以处内附匈奴,又置属国都尉、丞、侯、千人,皆隶典属国。河平元年(前28)并入大鸿胪。后北魏亦曾置。
- 2.
内附释义:归附朝廷。汉 王充《论衡·恢国》:“天荒之地,王功不加兵,今皆内附,贡献牛马。”《新五代史·南平世家·高保融》:“世宗 征 淮,保融 遣指挥使 魏璘 率兵三千,出 夏口 以为应。又遣客将 刘扶 奉牋 南唐,劝其内附。”《清史稿·高宗纪四》:“﹝三十一年三月﹞己丑,杨应琚 以復 猛笼 等土司内附奏闻。”
- 3.
同罗释义:我国古代部落名。回纥 诸部之一。唐 贞观 年间内附,于其地置 龟林 都督府。《新唐书·回鹘传下》:“同罗 在 薛延陀 北,多览葛 之东,距京师七千里而赢,胜兵三万。贞观 二年,遣使者入朝。久之,请内属,置 龟林 都督府,拜酋俟利发 时健啜 为左领军大将军,即授都督。安禄山 反,劫其兵用之,号‘曳落河’者也。”
- 4.
吐浑释义:即 吐谷浑。 唐 张说《拨川郡王碑》:“圣历 二年,以所统 吐浑 七千帐归于我。”《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三》:“吐浑,本号 吐谷浑,或曰 乞伏乾归 之苗裔。自 后魏 以来,名见中国,居於 青海 之上。当 唐 至德 中,为 吐蕃 所攻,部族分散,其内附者,唐 处之 河西。其大姓有 慕容、拓拔、赫连 等族。”
- 5.
天荒释义:⒈边远荒僻。 汉 王充《论衡·恢国》:“匈奴 时扰,正朔不及,天荒之地,王功不加兵,今皆内附,贡献牛马。”⒉指未经开辟的或荒芜的。唐 元稹《古社》诗:“良田千万顷,占作天荒田。”⒊科考未出过及第人才,谓之“天荒”。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海述解送》:“荆南 解比号天荒。”清 黄宗羲《馀姚重修儒学记》:“至使数十年之中,人才寥落,科名亦且天荒。”清 侯方域《太常公家传》:“寧津 生自是诵 应震 文而得第者四,前此天荒者且百年矣。”参见“破天荒”。
- 6.
巡属释义:指统属的地方。 唐 柳宗元《谢李中丞安抚崔简戚属启》:“绳愆纠繆,列郡肃澄清之风;匡困资无,闔境知噢咻之德。凡在巡属,庆惧交深。”《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三年》:“请 唐 兵不入境,当举巡属内附;苟不如约,则背城决战以报本朝。”《醒世姻缘传》第十二回:“他又不时戴了顶巾,骑了匹骡子,跟了一两个人,在那巡属十八州县里边不歇的私行。”
- 7.
彫题释义:⒈古代部落名。因额上刺花纹,故称。题,额。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西胡、东越、彫题、交阯,独弃之乎?”⒉泛指额上刺花纹。明 张居正《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凡彫题漆齿之氓,尽图王会;若辫髮贯胸之长,咸隶象胥。”
- 8.
日逐释义:⒈匈奴 王号。后亦以泛称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首领。《汉书·匈奴传上》:“﹝左贤王﹞病死,其子 先贤掸 不得代,更以为日逐王。日逐王者贱於左贤王。”《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今圣德隆盛,威灵外覆,日逐举国而归德,单于称臣而朝贺。”吕向 注:“日逐、单于,皆 匈奴 名。”明 张居正《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丹书锡誓,既崇日逐之封;赤芾疏荣,仍懋秩訾之赏。”⒉每天。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销恨花》:“帝与 贵妃 日逐宴於树下。”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你如今多大年纪?日逐柴米,是那个供给你?”《儒
- 9.
淄青释义:唐 方镇名。或称 淄青平卢,或称 平卢。宝应 元年(公元762年)置,天祐 二年(公元905年)为 朱全忠 所并。其间节度使 李正己 祖孙三代割据达五十四年之久。唐 白居易《贺平淄青表》。明 张居正《拟唐回鹘嗢没斯率众内附贺表》:“感以至诚,喜溢 淄青 之詔,陈之大训,荣逾飞白之书。”
- 10.
生獠释义:古代对未入州城定居的 僚 人的蔑称。 《魏书·獠传》:“巴州 生 獠 并皆不顺,其诸头王每於时节謁见刺史而已。”《新唐书·南蛮传下·南平獠》:“显庆 三年,罗 竇 生 獠 酋领 多胡桑 率众内附。”《宋史·蛮夷传四·渝州蛮》:“熟夷 李光吉、梁秀 等三族……数以其徒伪为生 獠 劫边民,官军追捕,輒遁去。”按,僚 为 中国 古族名,分布在今 广东、广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 等地区,近代壮侗语族各族及 仡佬 族与其有渊源关系。
- 11.
白狗国释义: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羌族的一个部落。在今 四川省 茂县 一带。《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东女国》:“贞元 九年七月,其王(东女国 王)汤立悉 与 哥隣国 王 董卧庭、白狗国 王 罗陀忽 ……各率其种落诣 剑南 西川 内附。”
- 12.
纳质释义:送纳人质。 《后汉书·和帝纪》:“﹝ 永元 三年﹞詔曰:‘北狄 破灭,名王仍降,西域 诸国,纳质内附。’”唐 李翱《岭南节度使徐公行状》:“大首领 黄氏 帅其属纳质供赋。”宋 王禹偁《前普州刺史康公预撰神道碑》:“西汉 时 康居 国王纳质於大单于。”《明史·云南土司传三·车里》:“﹝ 永乐 ﹞四年遣子 刀典 入国学,实阴自纳质。”
- 13.
纵缓释义:松懈。《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二年》:“诸将以 吴 内附,意皆纵缓,独征南大将军 夏侯尚 益修攻守之备。”
- 14.
经纬仪释义:测量水平角、高度角等的仪器。主要部分有望远镜、水平度盘、竖直度盘、轴座。多数经纬仪的望远镜内附有视距装置,可测出距离和高程。
- 15.
肃慎释义:亦作“肃眘”。古民族名。古代居于我国东北地区。周武王、成王 时曾以楛矢、石砮来贡。一般认为 汉 以后的 挹娄、勿吉、靺鞨、女真 都和它有渊源关系。亦泛指远方之国。《左传·昭公九年》:“肃慎、燕、亳,吾北土也。”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邪与 肃慎 为邻,右以 暘谷 为界。”《汉书·武帝纪》:“海外 肃眘,北发 渠搜,氐羌 徠服。”颜师古 注:“《周书》序云:‘成王 既伐东夷,肃眘 来贺。’即谓此。”明 张居正《拟唐回鹘嗢没斯率众内附诏宰相李德裕撰<异域归忠传>赐之群臣贺表》:“嘉靖 殷 邦,爰致 氐 羌
- 16.
胡运释义:泛指非汉族人的气数、国运。 明 张居正《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百年胡运,尚宽膏斧之诛;一统皇舆,忽覩献琛之会。”明 皇甫汸《广寒宫登眺》诗:“地随胡运改,栋与美人摧。”柳亚子《珍妃悼词》诗:“一代名花忍摧折,百年胡运早否倾。”
- 17.
虎拜释义:召穆公 名 虎,周宣王 时人。因平定 淮夷 之乱有功,王赐给他山川土田,召穆公 稽首拜谢。《诗·大雅·江汉》有“虎 拜稽首,天子万年”之语。后因称大臣朝拜天子为虎拜。明 陶宗仪《送邵升远应聘之京》诗:“天威咫尺黄金闕,虎拜三千白玉墀。”明 张居正《拟唐回鹘嗢没斯率众内附贺表》:“瞻龙颜而有喜,肃虎拜而扬休。”《再生缘》第十三回:“黄金闕上旌旂动,白玉阶前剑珮摇,虎拜已完分左右,跪倒了,东平 千岁美英豪。”
- 18.
说谕释义:⒈劝说晓喻。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四年》:“突厥 既亡,营州 都督 薛万淑 遣 契丹 酋长 贪没折 説諭东北诸夷,奚、霫、室韦 等十餘部皆内附。”《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四年》:“及 俭 徙 胜州 都督,州司奏 思结 将叛,詔 俭 往察之。俭 单骑入其部落説諭,徙之 代州,即以 俭 检校 代州 都督,思结 卒无叛者。”⒉喜悦愉快。《汉书·杜邺传》:“将军宜承顺圣意,加异往时,每事凡议,必与及之,指为诚发,出於将军,则孰敢不説諭?”颜师古 注:“言此之意指皆出忠诚,彼必和悦,无忧乖异也。説读曰悦。”
- 19.
越骑释义:⒈本指由内附 越 人组成的骑兵。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越 骑校尉,掌 越 骑。”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越 人内附,以为骑也。”南朝 梁简文帝《度关山》诗:“材官蹶张皆命中,弘农 越 骑尽搴旗。”⒉泛指能骑善射劲勇过人的骑兵。《新唐书·兵志》:“凡民年二十为兵,六十而免。其能骑而射者为越骑。”《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越骑者,言其劲勇能超越也。”
- 20.
送诚释义:输诚,归顺。 《宋书·刘勔传》:“臣以为 鲁奴 与虏交关,弥歷年世,去岁送诚朝廷,誓欲立功。”《魏书·裴叔业传》:“﹝ 叔业 ﹞乃遣子 芬之 及兄女夫 韦伯昕 奉表内附。景明 元年正月,世宗 詔曰:‘叔业 明敏秀发,英款早悟,驰表送诚,忠高振古,宜加褒授,以彰先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