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亲善 亲善的意思
qīnshàn

亲善

简体亲善
繁体親善
拼音qīn shàn
注音ㄑㄧㄣ ㄕ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īn qìng,(1) 〔亲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shàn,(1) 心地仁爱,品质淳厚。【组词】:善良。善心。善举。善事。善人。善男信女。慈善。(2) 好的行为、品质。【组词】:行善。惩恶扬善。(3) 高明的,良好的。【组词】:善策。善本。(4) 友好,和好。【组词】:友善。亲善。和善。(5) 熟悉。【组词】:面善。(6) 办好,弄好。【组词】:善后。(7) 擅长,长(cháng )于。【组词】:善辞令。多谋善断。(8) 赞许。【例句】:“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善之”。(9) 好好地。【组词】:善待。善罢甘休。(10) 容易,易于。【组词】:善变。善忘。多愁善感。(11) 姓。

基本含义

友好、亲近、和善

亲善的意思

亲善 [qīn shàn]

1. 亲近友善。

[goodwill (between countries);]

亲善 引证解释

⒈ 亲近友善。

《东观汉记·尹敏传》:“敏 与 彪 亲善,每相遇与谈,常日旰忘食。”
明 唐顺之 《弟妇王氏墓志铭》:“盖以是深动餘弟而欲其与兄相亲善也。”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四章:“第三种是投降主义的理论--这些人相信可以和帝国主义提携亲善。”

⒉ 谓宠爱信任。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上尝问曰:‘此胡腹中何物,其大如是?’ 禄山 寻声应曰:‘腹中更无他物,惟赤心尔。’上以言诚而益亲善之。”


国语词典

亲善 [qīn shàn]

⒈ 亲近友好。

《后汉书·卷一二·王昌传》:「任侠于赵、魏闲,多通豪猾,而郎与之亲善。」
《三国志·卷五三·吴书·张纮传》:「少府孔融等皆与亲善。」

和睦 亲睦

敌对 敌视


亲善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和好释义:⒈和睦:兄弟和好。⒉恢复和睦的感情:和好如初。重新和好。
    • 2.
      和气释义:⒈态度温和:对人和气。⒉和睦:和和气气。他们彼此很和气。⒊和睦的感情:咱们别为小事儿伤了和气。
    • 3.
      和睦释义:相处得融洽友爱,无争吵:民族和睦。 家庭和睦。
    • 4.
      和蔼释义:态度温和,容易接近:和蔼可亲。慈祥和蔼的笑容。
    • 5.
      敦睦释义:使友好和睦。 例 :敦睦邦交。
    • 6.
      融洽释义:彼此感情好,没有抵触:关系融洽。融洽无间。

亲善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敌对释义:属性词。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仇视而相对抗的:敌对态度。敌对势力。敌对行动。
    • 2.
      敌视释义:当做敌人看待;仇视:互相敌视。敌视的态度。

亲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睦释义:指一个亲善的国家。《左传·昭公三年》:“小邾 穆公 来朝,季武子 欲卑之。穆叔 曰:‘不可;曹、滕、二 邾,实不忘我好,敬以逆之,犹惧其贰,又卑一睦,焉逆羣好也?’”杜预 注:“一睦谓 小邾。”孔颖达 疏:“睦,亲也。言 曹、滕、二 邾 皆亲 鲁,小邾 是亲 鲁 者之一国也。”
    • 2.
      仁民爱物释义:仁:仁爱。 对人亲善,进而对生物爱护。旧指官吏仁爱贤能。
    • 3.
      修好释义:⒈行好;行善:修好积德。 你修修好吧,再宽限几天。⒉亲善友好:两国修好。
    • 4.
      嘉好释义:⒈指朝会。 《左传·昭公三十年》:“唯嘉好、聘享、三军之事,於是乎使卿。”《左传·定公四年》:“若嘉好之事,君行师从,卿行旅从,臣无事焉。”杜预 注:“谓朝会。”⒉亲善友好者。《国语·楚语下》:“於是乎弭其百苛,殄其谗慝,合其嘉好,结其亲暱,亿其上下,以申固其姓。”宋 曾巩《祭晁少卿文》:“巩 蚤以孤蒙,与託嘉好,自始迄今,踰二十载,繾綣相与,义厚情亲。”
    • 5.
      因心释义:谓亲善仁爱之心。
    • 6.
      外亲释义:⒈旧指家族中女性方面的亲属,如舅舅、外甥、姨母、外孙等。⒉表面亲善。
    • 7.
      少帅释义:年轻的统帅。特指 张学良,因其父 张作霖 人称大帅。赵云声 李政《少帅传奇》人物表:“张学良,字 汉卿 ……人称少帅。”赵云声 李政《少帅传奇》第六场:“你要提醒少帅,可不能让亲善的言辞冲昏头脑,把民族的灾难置之脑后哇!”
    • 8.
      崇和释义:修好;亲善友好。 汉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加怀区区,乐欲崇和。”《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 又使求成于 晋 …… 楚 许伯 御 乐伯,摄叔 为右,以致 晋 师”晋 杜预 注:“单车挑战,又示不欲崇和,以疑 晋 之羣帅。”
    • 9.
      引擢释义:起用提拔。 《宋书·前废帝纪》:“其有孝性忠节……务加旌举,随才引擢。”《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三年》:“曹爽 素与亲善,及辅政,骤加引擢,以为腹心。”章炳麟《訄书·官统下》:“明太祖 令中外诸臣,下至仓库杂流,皆得举士,传相引擢。”
    • 10.
      昵厚释义:⒈亲善。⒉亲近而倚重。
    • 11.
      昵好释义:⒈亲善。三国 魏 曹植《离友》诗序:“余尚其为人,与之昵好。”⒉指亲善的人,友好。明 袁宏道《舟中夜话赠马元龙》诗:“十年不作沙头客,旧时昵好头尽白。”清 方苞《刘北固哀辞》:“善於 北固 者,多余昵好。”
    • 12.
      来者不善释义:善:亲善,友好。 强调来人不怀好意,要警惕防范。
    • 13.
      比善释义:和睦亲善。
    • 14.
      狂啸释义:⒈狂狡啸聚。 指聚众作乱。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八:“上怪问之,驤 曰:‘臣解秩时,实无烽警。蜀 民浮窳,易扰难安,以物情料之,但恐狂啸不测。’既而不久,李顺 果叛,时皆伏其先见。”参见“狂狡”。⒉猛烈的呼啸。《历史研究》1976年第2期:“迎候他的并不是亲善的黄旗,而是洋枪大炮的狂啸。”
    • 15.
      相能释义:彼此亲善和睦。
    • 16.
      睦谊释义:亲善之谊。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鄂省 所派来 皖 各营係属客军,寧 军係主位,务须格外联络,以敦睦谊。”《“五四”爱国运动资料·青岛潮》:“用意所在,得无以公府人员,难以议处,无以谢邻国而修睦谊乎?”
    • 17.
      积不相能释义:长期以来不相和睦。《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范鞅…故与栾盈为公族大夫而不相能。”《后汉书·吴汉传》:“君与刘公积不相能,而信其虚谈,不为之备,终受制矣。” 积:长时间积累的。能:亲善。
    • 18.
      笃好释义:⒈十分爱好。⒉极为亲善。
    • 19.
      素不相能释义:能:亲善。指一向不和睦。
    • 20.
      羣好释义:互相亲善的人们。词语出处互相亲善的人们。《左传·昭公三年》:“逆羣好也,其如旧而加敬焉。”

亲善(qinsh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亲善是什么意思 亲善读音 怎么读 亲善,拼音是qīn shàn,亲善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亲善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