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庞 [dūn páng]
1. 亦作“敦龎”。
2. 丰厚,富足。
3. 厚大;壮大。
5. 敦厚朴实。
敦庞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敦龎”。
⒉ 丰厚,富足。参见“敦厖”。
引明 归有光 《何氏先茔碑》:“凡 何 氏之葬者,悉山泽之敦龎纯固,以忠厚世其家。”
清 钱谦益 《<石田诗钞>序》:“石田 生于 天顺,长于 成弘,老于 正德 初,当国家昌明敦龎,重熙累洽之世。”
⒊ 厚大;壮大。
引宋 陈亮 《陈府君墓志铭》:“生而敦庞,以壮门户;长则克家,以光厥祖。”
清 钱谦益 《赠文文起宫相六十序》:“敦庞魁硕之人,应运而生。”
⒋ 敦厚朴实。
引汉 孔融 《肉刑议》:“古者敦庞,善否不别。”
明 方孝孺 《王中夫先生像赞》:“生混合治安之时,备敦龎淳厚之气。”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〇:“里门风俗尚敦庞,年少争为齿德降。”
敦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宸算释义:帝王的谋略。唐 李德裕《异域归忠传序》:“制置大略,尽出宸算。”《旧唐书·田弘正传》:“若稍假天年,得奉宸算,兼弱攻昧,批亢擣虚,竭鹰犬之资,展获禽之用,导扬和气,洗涤伪风,然后退归田园,以避贤路。”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一:“愿陛下选将帅中威武有谋、敦庞多福、克荷功名者,授宸算,付鋭兵,俾往征之。”
- 2.
敦庞之朴释义:敦庞:敦厚;朴:没有加工过的,不加修饰。比喻质朴敦厚。
- 3.
敦庞释义:⒈亦作“敦龎”。 丰厚,富足。明 归有光《何氏先茔碑》:“凡 何 氏之葬者,悉山泽之敦龎纯固,以忠厚世其家。”清 钱谦益《<石田诗钞>序》:“石田 生于 天顺,长于 成弘,老于 正德 初,当国家昌明敦龎,重熙累洽之世。”参见“敦厖”。⒉厚大;壮大。宋 陈亮《陈府君墓志铭》:“生而敦庞,以壮门户;长则克家,以光厥祖。”清 钱谦益《赠文文起宫相六十序》:“敦庞魁硕之人,应运而生。”⒊敦厚朴实。汉 孔融《肉刑议》:“古者敦庞,善否不别。”明 方孝孺《王中夫先生像赞》:“生混合治安之时,备敦龎淳厚之气。”清 龚
- 4.
敦龎释义:见“敦庞”。
- 5.
里门释义:⒈闾里的门。古代同里的人家聚居一处,设有里门。《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庆 及诸子弟入里门,趋至家。”宋 欧阳修《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诗之二:“里门每入从千骑,宾主俱荣道路光。”⒉指称乡里。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五○:“里门风俗尚敦庞,年少争为齿德降。”
- 6.
齿德释义:⒈《孟子·公孙丑下》:“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后用“齿德”指年龄与德行。宋 魏了翁《古今考》:“满千钱者升之堂上,不则退之堂下,惟商财贿,毋问齿德。”明 许自昌《水浒记·投胶》:“一方保正,喜今日共推,齿德皆尊。”⒉年高德劭。明 瞿佑《归田诗话·锺馗图》:“予视先生犹大父行,而先生不以齿德自居。”清 方苞《万季野墓表》:“惟余不与,而 季野 独降齿德而与余交。”⒊指年高德劭的人。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仙人岛》:“桓 命於邻党中,招二三齿德来。”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五○:“里门风俗尚敦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