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阿曲 阿曲的意思
ē

阿曲

简体阿曲
繁体
拼音ē qǔ
注音ㄚ ㄑㄩ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ǔ qū,(1) 弯转,与“直”相对。【组词】:弯曲。曲折(zhé)。曲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2) 不公正,不合理。【组词】:曲说。曲解(jiě)。委曲求全。(3) 弯曲的地方。【组词】:河曲。(4) 偏僻的地方。【组词】:乡曲。(5)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酵的东西。【组词】:酒曲。曲霉。(6) 姓。(1) 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组词】:曲艺。曲话。(2) 歌的乐调。【例句】:曲调(diào)。曲谱。异曲同工。曲高和(hè)寡。

基本含义

指相互勾结,串通一气,通常用来形容几个人或势力之间的勾结、串通。

阿曲的意思

阿曲 [ē qǔ]

1. 阿谀随顺。

2. 谓诬妄不实。

4. 偏袒回护。

阿曲 引证解释

⒈ 阿谀随顺。

唐 韩愈 《答吕毉山人书》:“议虽未中节,其不肯阿曲以事人者灼灼明矣。”
《明史·胡俨传》:“必能为 董子 之正言,而不为 公孙 之阿曲。”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三节:“建武 二十四年(48年), 刘秀 下诏重申‘阿附蕃王法’,凡阿曲附益王侯的,都要受到很严厉的处分。”

⒉ 谓诬妄不实。

《旧唐书·许敬宗传》:“敬宗 自掌知国史,记事阿曲。”

⒊ 偏袒回护。

《魏书·高道穆传》:“若御史、司直纠劾失实,悉依所断狱罪之。听以所检,迭相纠发。如二使阿曲,有不尽理,听罪家诣门下通诉,别加案检。”
宋 苏洵 《议法》:“唐 之初大臣 房 杜 辈,为刑统毫釐轻重,明辨别白,附以仁义,无所阿曲,不知 周公 之刑,何以易此。”


阿曲(aq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阿曲是什么意思 阿曲读音 怎么读 阿曲,拼音是ē qǔ,阿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阿曲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