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霅上 霅上的意思
zhàshàng

霅上

简体霅上
繁体
拼音zhà shàng
注音ㄓㄚˋ ㄕ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à,(1) 〔霅霅〕雷电交作貌。(2) 众言声。(3) 水流激荡声。(4) 水名。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南。(5) 县名。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的別称。因境内有霅溪而得名。(6) 姓。(1) 散开貌。(2) 时间极短。也作“霎”。(1) 〔霅霅〕雨下或雹下貌。也单用。(2) 雨声。(1) 〔霅霵〕雨声。

shàng shǎng shang,(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组词】:楼上。上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组词】:上古。上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组词】: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组词】:上山。上车。上升。(5) 去,到。【组词】:上街。(6) 向前进。【组词】:冲上去。(7) 增加。【组词】:上水。(8) 安装,连缀。【组词】: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9) 涂。【组词】:上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组词】:上课。上班。(11) 拧紧发条。【组词】:上弦。(12) 登载,记。【组词】:上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组词】:晚上。桌上。组织上。(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组词】: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组词】:上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霅上的意思

霅上 [zhà shàng]

1. 浙江湖州的别称。

霅上 引证解释

⒈ 浙江 湖州 的别称。

唐 高彦休 《唐阙史·杜舍人牧湖州》:“紫微 到京,常意 霅上。厥后十四载,出刺 湖州。”
《朱子语类》卷一三九:“旧见 徐端立 言, 石林 尝云:‘今世安得文章!只有箇减字换字法尔。如言“湖州”
,必须去“州”字,只称“湖”,此减字法也;不然,则称“霅上”,此换字法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钱氏 子弟取 霅上 瓜,各言子之的数,剖之以观胜负。谓之瓜战。”


霅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小杜释义:⒈称 汉 杜延年。 延年,杜周 子,亦明法律,持刑以宽。南朝 梁 沉约《授蔡法度廷尉制》:“汉 代律书,出乎 小杜。”⒉称 唐 杜牧。《新唐书·杜牧传》:“牧 於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 杜甫 云。”宋 苏舜钦《霅上》诗:“小杜 有灵应羡我,今为闲客此闲行。”清 孔尚任《红桥》诗:“可惜同游无 小杜,扑襟丝雨总销魂。”郁达夫《自题<乙卯集>》诗之一:“枉抛心力著书成,赢得清狂 小杜 名。”
    • 2.
      市陌释义:市街。 宋 梅尧臣《依韵和乌程李著作·霅上》:“临水竹楼通市陌,跨桥云屋接川湄。”
    • 3.
      碧衣女子释义:唐 刘焘《树萱录》:“张确 尝 游 霅上,于 白苹溪 见二碧衣女子,携手吟咏…… 确 逐之,化为翡翠飞去。”后因以为水鸟翡翠的别名。见 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禽鸟·翡翠》。
    • 4.
      青眸释义:⒈清亮的黑眼珠。 《艺文类聚》卷六一引 汉 刘祯《鲁都赋》:“蛾眉青眸,颜若霜雪。”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白日垂其照,青眸写其形。”唐 徐凝《独住僧》诗:“百补袈裟一比丘,数茎长睫覆青眸。”⒉《诗·卫风·硕人》:“美目盻兮。”盻,黑色。因以“青眸”借指美女。唐 韩愈《刘生诗》:“妖歌慢舞烂不收,倒心廻肠为青眸。”⒊犹青眼。指对人器重、赏识。宋 黄裳《与南京留守》诗:“泽国旌麾十几秋,一封曾去辱青眸。”题下自注:“裳 昔年见公于 霅上,已辱奬借。”明 杨柔胜《玉环记·韦皋延宾》:“世乏青眸,

霅上(zhash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霅上是什么意思 霅上读音 怎么读 霅上,拼音是zhà shàng,霅上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霅上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