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 [gāo líng]
1. 敬辞,称老年人的年龄。
例九十高龄。
英[ advanced age; venerable age; ]
2. 相对较高的年龄。
例高龄产妇。
英[ older age; ]
高龄 引证解释
⒈ 敬词。称老人的年龄。
引《光明日报》1990.3.12:“一位百岁高龄的老人,在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漫长道路后,在这里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
⒉ 指某一年龄层次中较高的年龄。
引《婚育》1986年第3期:“所以对高龄孕妇或已生过一个先天愚型患儿的母亲,在妊娠16周左右,应当找医生做产前诊断。”
⒊ 指较高工龄。
引《北京日报》1986.11.29:“论文作者达到了具有高龄住院医师的临床水平和从事临床科学研究的能力。”
国语词典
高龄 [gāo líng]
⒈ 年纪很大。多指六十岁以上。
例如:「这是专门为高龄祖父、祖母所办的运动会。」
高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达尊释义:谓天下共同尊重的三个方面:爵位、高龄、德行。
- 2.
人生七十古来稀释义:稀:稀少。七十岁高龄的人从古以来就不多见。指得享高寿不易。
- 3.
佘太君释义:通俗小说《杨家将》中的人物。北宋 名将老令公 杨继业 之妻。诸子殉国后,她以百岁高龄掛帅出征,抵御 西夏 侵略。后常用以比喻老年女英雄。郭小川《春暖花开》诗:“婆婆好似 佘太君,妇女和同 穆桂英。”浩然《艳阳天》第一○三章:“焦二菊 说:‘真棒,福奶奶 成了 佘太君 啦!’”
- 4.
危境释义:⒈危险的境地。 ⒉高龄;老境。
- 5.
古稀老人释义:人寿命超过七十岁高龄。
- 6.
大耋释义:古八十岁曰耋。一说指七十岁。故以“大耋”指老年人,或指高龄。《易·离》:“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耊之嗟,凶。”唐 孟郊《晚雪吟》:“小儿击玉指,大耋歌圣朝。”宋 陆游《书志》诗:“况今蒲柳姿,俛仰及大耋。”清 姚鼐《汇香七叔父八十寿序》:“大耋之年,於里中时会亲族,康强娱乐,不知世有缺陷之事。”
- 7.
天赐遐龄释义:遐,长远。 遐龄,高寿,长寿之意。上天所赐予的高龄,多用在为男性长者祝寿时的颂词。
- 8.
寿享遐龄释义:遐:长久;遐龄:高龄。形容寿命很长。
- 9.
尊年释义:⒈高龄。《后汉书·章帝纪》:“三老,尊年也。”唐 吕岩《忆江南》诗:“百岁梦中看即过,劝君修炼保尊年。”《儒林外史》第二四回:“你一个尊年人,不要讨没脸面,吃了苦去。”⒉敬重老年人。《周书·武帝纪上》:“尊年尚齿,列代弘规;序旧醻劳,哲王明范。”
- 10.
尊齿释义:⒈敬重年长者。《孔子家语·王言》:“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⒉高龄。清 谭嗣同《仁学》一:“是以奸猾桀黠之资,凭借高位、尊齿、重望,阴行豪强兼并之术,以之欺世盗名焉。”⒊对人年龄的敬称。如:尊齿几何?
- 11.
期颐释义:《礼记·曲礼上》:“百岁曰期,颐。”指百岁高龄的人需要颐养。后来用“期颐”指人一百岁。
- 12.
板授释义:⒈指诸王大臣权授下属官职。别于帝王诏敕任命。《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元年》:“绍(袁绍)自号车骑将军,诸将皆板授官号。”胡三省 注:“时 卓 挟天子,绍 等罔攸禀命,故权宜板授官号。”宋 程大昌《演繁露·白板天子》:“晋 乱,国璽没,胡人号 晋 诸帝为白板天子。白板,如今板授之官,无詔敕也。”⒉指授予高龄老人荣誉职衔。《北史·隋纪下·炀帝》:“高年之老,加其板授,并依别条,赐以粟帛。”《通典·职官十五》:“太极 元年初,令老人年九十以上板授下州刺史,朱衣执象笏。”
- 13.
椿寿释义:大椿的寿命。比喻长寿,高龄。晋 庾阐《采药诗》:“椿寿自有极,槿花何用疑。”唐 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但求椿寿永,莫虑杞天崩。”参见“椿年”。
- 14.
畲太君释义:通俗小说《杨家将》中的人物。北宋名将老令公杨继业之妻。诸子殉国后,她以百岁高龄挂帅出征,抵御西夏侵略。后常用以比喻老年女英雄。
- 15.
登寿释义:长寿;高龄。汉 蔡邕《汉交阯都尉胡府君夫人黄氏神诰》:“既作母仪,履信思顺,登寿耄耋,用永蕃孌。”唐 张说《岐州刺史平泉男陆君墓志》:“位不盈量,年无登寿。”
- 16.
耄皤释义:老而头白。泛指高龄。
- 17.
耄耋释义:指老年;高龄(耋:七八十岁的年纪):耄耋之年。寿登耄耋。
- 18.
遐寿释义:高龄;高寿。晋 葛洪《抱朴子·对俗》:“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道引以增年。”唐 杨炯《祭汾阴公文》:“如何斯人而有斯疾,曾未遐寿,中年殞卒。”清 方文《送李太虚先生还南昌》诗:“愿言享遐寿,著作垂芳徽。”
- 19.
遐年释义:⒈高龄;长寿。三国 魏 曹植《王仲宣诔》:“庶几遐年,携手同征,如何奄忽,弃我夙零。”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王粲 为 潘文则《思亲诗》云:‘躬此劳悴,鞠予小人;庶我显妣,克保遐年。’”宋 曾巩《夫人曾氏墓志铭》:“曾不蕃宠,畀其子孙,曾不遐年,善则长存。”明 陈翼《蔡伯蜚传》:“呜呼!此其所以不能遐年也歟!”⒉指晚年。清 陈确《祭陆伯母裘大孺人文》:“每佳时吉日,则高堂之上,觴咏并进,母亦顾之色喜,谓可以乐遐年。”⒊久远的年代。《文选·左思<魏都赋>》:“虽则衰代,而盛德形於管絃;虽踰千祀,
- 20.
遐期释义:高龄;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