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容 [shēng róng]
1. 声音容貌。
2. 犹言声调。亦指声势。
4. 指歌妓。
声容 引证解释
⒈ 声音容貌。
引唐 韩愈 《答李秀才书》:“今者辱惠书及文章,观其姓名, 元賔 之声容,恍若相接。”
宋 范成大 《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之一:“声容弥宇宙, 浯 石不胜鐫。”
清 蒋士铨 《<空谷香>自序》:“乃度事势,揣声容,谱为《空谷香传奇》凡三十篇。”
⒉ 犹言声调。亦指声势。 明 李东阳 《中元谒陵遇雨记》:“《韶》, 舜 乐也。
引舜 作《簫韶》,极声容之盛。”
章龙 《山东民众的革命潮流》:“希望 山东 商人们更为进一步的奋斗,造成波澜壮阔的民众革命的声容。”
⒊ 指歌妓。
引清 孔尚任 《桃花扇·骂筵》:“出身希贵宠,创业选声容,《后庭花》又添几种。”
国语词典
声容 [shēng róng]
⒈ 声音与容仪。
引《宋史·卷一三九·乐志十四》:「声容孔昭,中外悦喜。」
宋·苏轼〈次韵答顿起〉诗二首之一:「相逢应觉声容似,欲笑先惊岁月奔。」
⒉ 声名、美名。
引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四出》:「出身希贵宠,创业选声容。」
声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容释义:旧称君子修身处世应有的九种姿容。《礼记·玉藻》:“君子之容舒迟,见所尊者齐遬: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坐如尸,燕居告温温。”《朱子语类》卷一二○:“《玉藻》九容处,且去仔细体认。” 清 包世臣 《艺舟双楫·答熙载九问》:“必如《礼经》所谓九容,乃得性情之正,非是则为邪僻。”
- 2.
决拾释义:⒈决,通“抉”。古代射箭用具。决,扳指,多以骨制,套在右手拇指上,用以钩弦;拾,套袖,革制,套在左臂上,用以护臂。《诗·小雅·车攻》:“决拾既佽,弓矢既调。”毛 传:“决,鉤絃也;拾,遂也。”《仪礼·大射》:“小射正奉决拾以笥,大射正执弓。”汉 张衡《东京赋》:“决拾既次,彫弓斯彀。”清 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选姿》:“手以挥絃,使其指节纍纍,几类弯弓之决拾。”⒉决,通“抉”。谓射箭。《国语·吴语》:“一人善射,百夫决拾。”清 李渔《闲情偶寄·演习·授曲》:“造弓造矢之人,未必尽嫻决拾。”⒊决,通“抉”
- 3.
声容笑貌释义:声容笑貌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人的言谈、表情等
- 4.
宣淫释义:亦作“宣婬”。 公然淫乱,毫无避忌。《左传·宣公九年》:“洩冶 諫曰:‘公卿宣淫,民无效焉。’”杜预 注:“宣,示也。”汉 仲长统《昌言·理乱》:“君臣宣淫,上下同恶。”《孔子家语·子路初见》:“陈灵公 宣婬於朝,泄冶 正諫而杀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不敢瞒大人,这事有个委曲。非孟浪男女宣淫也。”清 李渔《闲情偶寄·声容·习技》:“是何异于入狐狸之空,舍宣淫而外,一无事事者乎?”
- 5.
村妆释义:⒈粗俗的打扮,借指粗俗的女子。清 李渔《蜃中楼·述异》:“都是些东顰硬效西家态,村妆勉学 昭阳 派。”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有少年於日暮时,见城外一牛车向东去,载二女,皆妙丽,不类村妆,疑为大家内眷。”⒉乡村妇女的打扮;庸俗的妆饰。清 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首饰》:“玫瑰,花之最香者也,而色太艷,止宜压在髻下,暗受其香,勿使花形全露,全露则类村粧,以村妇非红不爱也。”清 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床帐》:“犹之贫士得妻,不能变村粧为国色。”⒊谓佯装。《史纲评要·唐纪·昭宣帝》“司空图 弃官
- 6.
般般入画释义:清 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选姿》:“常有眉目口齿,般般入画,而缺陷独在肌肤者。 ”用来形容女子容貌很漂亮,就好像画中画的一样现在多用来形容女子气质不凡,如画中仙子。
- 7.
贵宠释义:⒈显贵而受宠信。《逸周书·史记》:“昔 有南氏 有二臣贵宠,力钧势敌,竞进争权。”汉 王符《潜夫论·本政》:“由此观之,贵宠之臣未尝不播授私人、进姦党也。”宋 乐史《广卓异记·张安世》:“唯有 金氏、张氏,亲近贵宠,比於外戚。”清 孔尚任《桃花扇·骂筵》:“堂堂列公,半边南朝,望你峥嶸,出身希贵宠,创业选声容,后庭花又添几种。”⒉指得宠的权贵。《左传·哀公六年》:“国之多难,贵宠之由,尽去之而后国定。”汉 刘歆《<新序>论》:“法令必行,内不私贵宠,外不偏疏远,是以令行而禁止,法出而姦息。”明 唐顺之《周
- 8.
食色释义:⒈未挨饿的气色。 《左传·昭公十五年》:“围 鼓 三月, 鼓 人或请降,使其民见,﹝ 穆子 ﹞曰:‘犹有食色,姑修而城。’”⒉饮食与美色,食欲与性欲。《孟子·告子上》:“食色,性也。” 赵岐 注:“人之甘食悦色者,人之性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选姿》:“食色,性也;不知 子都 之姣者,无目者也。”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七发》借 吴 楚 为客主,先言舆輦之损,宫室之疾,食色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