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北郭 北郭的意思
běiguō

北郭

简体北郭
繁体
拼音běi guō
注音ㄅㄟˇ ㄍㄨㄛ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ěi bèi,(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组词】: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2) 打了败仗往回逃。【组词】:败北。 ◎ 古同“背”,违背,违反。

guō,(1) 城外围着城的墙。【组词】:城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2) 物体的外框或外壳。(3) 姓。

基本含义

北郭是一个古代地名,用来比喻远离闹市的宁静之地。

北郭的意思

北郭 [běi guō]

1. 古代城邑外城的北部。亦指城外的北郊。

2. “北郭先生”的省称。借指隐士。

4. 复姓。春秋齐有大夫北郭子车。见《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北郭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城邑外城的北部。亦指城外的北郊。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齐 人葬 庄公 於北郭。”
杜预 注:“兵死不入兆域,故葬北郭。”
汉 阮瑀 《驾出北郭门行》:“驾出北郭门,马樊不肯驰。”
唐 李白 《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遶东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 寧采臣 ﹞适赴 金华,至北郭,解装兰若。”

⒉ “北郭先生”的省称。借指隐士。

清 吴伟业 林云凤 《梅花庵话雨联句》:“北郭 余偕隐, 东山 尔共瞻。”

⒊ 复姓。 春秋 齐 有大夫 北郭子车。见《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北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余耳释义:秦 末 陈馀、张耳 的并称。 陈馀、张耳,原为刎颈之交,居约时,相然信死,及据国争权,卒相灭亡,交友不终。后因以为势利之友的典故。明 高启《北郭秋夜喜徐幼文远来兼南游》诗:“愿君穷达存此心,勿使千年笑 餘 耳。”参阅《汉书·张耳陈馀传》。
    • 2.
      借春对释义:律诗通常第三、四句对偶,而第一、二句则散偶不拘。如果第一、二句对偶,而第三、四句反为散句,则首联即谓之“借春对”。如 唐 李白《送友人》诗前四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即其例。参见“偷春体”。
    • 3.
      偷春体释义:律诗之一体。凡起联相对,而次联不对者,谓之“偷春体”。言如梅花之先春而开。如 唐 李白《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诗:“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仳离放红蕊,想像顰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均是。参阅 宋 魏庆之《诗人玉屑·诗体下·偷春体》。
    • 4.
      北郭十友释义:明 高启、王行 等十人,皆居 吴(今 江苏 苏州市)北郭,有文名,时称“北郭十友”。 《明史·文苑传一·王行》:“初,高启 家北郭,与 行 比邻,徐賁、高逊志、唐肃、宋克、徐尧臣、张羽、吕敏、陈则 皆卜居相近,号北郭十友,又称十才子。”清 钱谦益《冬夜假我堂文宴诗·分得鱼字》:“古时北郭多才子,结隐相将带月锄。”即咏此事。
    • 5.
      北郭释义:⒈古代城邑外城的北部。 亦指城外的北郊。《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齐 人葬 庄公 於北郭。”杜预 注:“兵死不入兆域,故葬北郭。”汉 阮瑀《驾出北郭门行》:“驾出北郭门,马樊不肯驰。”唐 李白《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遶东城。”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聂小倩》:“﹝ 寧采臣 ﹞适赴 金华,至北郭,解装兰若。”⒉“北郭先生”的省称。借指隐士。清 吴伟业 林云凤《梅花庵话雨联句》:“北郭 余偕隐,东山 尔共瞻。”⒊复姓。春秋 齐 有大夫 北郭子车。见《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 6.
      四向释义:⒈见“四向”。 ⒉向着四面;四出。《史记·项羽本纪》:“项王 自度不得脱……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嚮。汉 军围之数重。”《南齐书·孔稚珪传》:“吉日於静屋,四向朝拜,涕泗滂沱。”《新唐书·韩愈传》:“执兵之卒,四向侵掠。”⒊四周;四方。《北史·牛弘传》:“堂高三尺,以应三统;四向五色,各象其行。”唐 孟郊《北郭贫居》诗:“三年失意归,四向相识疏。”宋 范仲淹《知郡职方》:“有饥民自四向乡下萃来。”⒋佛教谓须陀洹(预流)向、斯陀含(一来)向、阿那含(不还)向、阿罗汉(无生)向为“四向”。须陀洹、斯陀含、阿
    • 7.
      村居释义:⒈寓居乡村。唐 薛调《无双传》:“仙客 捨輜骑惊走,归 襄阳,村居三年。”《红楼梦》第一二○回:“贾政 道:‘提起村居养静,甚合我意,只是我受恩深重,尚未酬报耳。’”⒉乡村的住宅。明 唐顺之《答陈澄江佥事村居韵》之七:“村居邻北郭,野语学东 齐。”许地山《女儿心》六:“一会是同坐紫洞艇游河,一会又回到 白云山 附近的村居。”⒊指乡村、村庄。元 汪元亨《沉醉东风·归田》曲:“远城市人稠物穰,近村居水色山光。”
    • 8.
      汹动释义:亦作“汹动”。 喧扰不宁。宋 苏轼《论叶温叟分擘度牒不公状》:“切缘度牒三百道,约直钱五万餘贯。所在商贾富民,为之奔走汹动。”宋 叶适《蔡知阁墓志铭》:“自是中外讹言相汹动,无不讥切过宫者。”《宋史·河渠志七》:“运河 自州前至北郭,穿闤闠中盖十四五里,每将兴工,市肆汹动,公私骚然。”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偷桃》:“忽有一人率披髮童,荷担而上,似有所白,万声汹动,亦不闻为何语。”
    • 9.
      相属释义:⒈相接连;相继。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荀卿 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宋 叶适《总干黄公行状》:“丧还,赴于涂、哭于郊、弔于家者,相属也。”廖仲恺《迈陂塘·题北郭秧针图》词:“锋芒如许禁磨折,风雨晦明相属。”⒉相关;相类。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人生在世,望於后身,似不相属。”明 徐渭《<会稽县志>诸论》:“僧 一行 之言曰:‘星之与土,以精气相属,而不係於方隅。’”清 夏燮《中西纪事·外洋助剿》:“内忧外患,其事不相属,而其害实相因。”⒊互相劝酒;向人敬酒。唐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
    • 10.
      箕箒之使释义:持箕帚,以供扫除之役。借作己妻之谦称。《韩诗外传》卷九:“楚莊王 使使賫金百斤聘 北郭先生,先生曰:‘臣有箕箒之使,願入計之。’”
    • 11.
      繁并释义:犹繁多。 《元典章·圣政一·恤站赤》:“各处站赤差发繁併,迤渐消乏,仰中书省通政院设法撙裁。”《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六年》:“今措置 临安府 自北郭税务至 镇江府 沿路一带税场内,地理接近收税繁併去处,合行省罢,庶几少宽商贾。”
    • 12.
      红桥释义:⒈红色之桥。 唐 张说《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緑渚传歌榜,红桥度舞旂。”唐 白居易《新春江次》诗:“鸭头新緑水,雁齿小红桥。”⒉桥名。在 江苏省 扬州市。明 崇祯 时建,为 扬州 游览胜地之一。清 王士禛《红桥游记》:“游人登 平山堂,率至 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 红桥 下。桥四面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清 王士禛《浣溪沙》词:“北郭青谿一带流,红桥 风物眼中秋。緑杨城郭是 扬州。”清 赵翼《清明前二日泛舟至平山堂即事》诗:“红桥 南北渺风漪
    • 13.
      谢公亭释义:亭名。在 安徽省 宣州市 北郭外。相传为 谢朓 送 范云 赴 零陵 之地。唐 李白 有《谢公亭》诗。亦省称“谢亭”。南朝 梁元帝《玄览赋》:“经 谢亭 而帐饮,想 彦伯 之高风。”唐 李洞《送张乔下第归宣州》诗:“无成来往过,折尽 谢亭 松。”
    • 14.
      车侧郭门释义:《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崔氏 侧 庄公 于北郭。丁亥,葬诸 士孙之里,四翣,不蹕,下车七乘,不以兵甲。”杜预 注:“侧,瘞埋之,不殯於庙。下车,送葬之车。”后以“车侧郭门”谓用草率的方式埋棺郊外。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乃有车侧郭门,筋悬庙屋,鬼同 曹 社之谋,人有 秦 庭之哭。”

北郭(beig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北郭是什么意思 北郭读音 怎么读 北郭,拼音是běi guō,北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北郭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