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平韵 平韵的意思
píngyùn

平韵

简体平韵
繁体平韻
拼音píng yùn
注音ㄆ一ㄥˊ ㄩ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íng,(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组词】:平地。平面。平原。(2) 均等。【组词】:平分。平行(xíng)。抱打不平。公平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组词】:平列。平局。平辈。(4) 安定、安静。【组词】:平安。平服。(5) 治理,镇压。【组词】:平定。(6) 抑止(怒气)。【例句】:他把气平了下去。(7) 和好。【例句】:“宋人及楚人平”。(8) 一般的,普通的。【组词】:平民。平庸。平价。平凡。(9) 往常,一向。【例句】:平生(a.从来;b.终身)。平素。(10) 汉语四声之一。【组词】:平声。平仄。(11) 姓。(12) 〔平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yùn,(1) 汉语字音中的元音或元音加收尾音,即声母以外的部分,或声母和介音以外的部分,称“韵母”。如“娘”niáng的韵母是iang,其中i是韵头,a是韵腹,ng是韵尾。韵文(有韵律节奏的文学体裁,亦指用这种体裁写成的文章,包括诗、词、歌、赋等。区别于“散文”)。押韵。韵腹(韵母中主要元音)。韵脚(韵文句末押韵的字)。韵律(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的规则)。(2) 和谐而有节奏的。【组词】:韵白。琴韵悠扬。(3) 风度,风致,情趣,意味。【组词】:风韵。气韵。韵味。

基本含义

平韵是指在韵母上相同的韵脚,即韵味相同的词语。

平韵的意思

平韵 [píng yùn]

1. 指平声韵。

平韵 引证解释

⒈ 指平声韵。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下》:“《燕歌》初起 魏文,实祖《柏梁体》,《白紵词》因之,皆平韵也。”


国语词典

平韵 [píng yùn]

⒈ 四声中的平声。包括国音中的阴平、阳平,相对于仄韵而言。


平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两同心释义:⒈词牌名。 此调有三体,仄韵创自柳永,平韵创自晏几道,三声叶韵创自杜安世。⒉曲牌名。北曲入高大石角隻曲,套曲入高大石角。
    • 2.
      临江仙释义:⒈词牌名。 本为唐教坊曲名,多用以咏水仙,故名。双调五十八字或六十字,皆用平韵。⒉曲牌名。南曲南吕宫、北曲仙吕宫都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六十字体半阕同。用作引子。
    • 3.
      于飞乐释义:⒈词牌名。 一名鸳鸯怨曲,双调,七十二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参阅《词谱》卷十六。⒉曲牌名。高平调。见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
    • 4.
      五言绝句释义:诗体之一。始于 南朝 齐 梁,至 唐 始定型。每首四句,每句五字。二、四句押韵,可押平韵或仄韵。
    • 5.
      人月圆释义:⒈词牌名。又名青衫湿。始创于宋王诜,因其词中有“人月圆时”句,故名。双调四十八字,有平韵、仄韵两体。⒉曲牌名。南曲大石调、北曲黄钟宫均有同名曲牌。字数与词牌不同。
    • 6.
      仄韵释义:凡属上声、去声、入声的韵,皆为仄韵,与“平韵”相对。
    • 7.
      何满子释义:⒈唐玄宗时著名歌者。又名何满。⒉舞曲名。何,也写作“河”。以歌者何满子而得名。⒊词牌名。单调六言六句,共三十六字,或第三句多一字;又双调七十四字。均平韵。见清万树《词律》卷二。
    • 8.
      八六子释义:词牌名。双调平韵,起八十八字至九十三字,共六体。
    • 9.
      八声甘州释义:⒈词牌名。 又叫《甘州》、《潇潇雨》。双调平韵,九十五至九十八字,共有七体。本唐时教坊大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为词牌。⒉曲牌名。南北曲均有此曲牌,属仙吕宫。北曲字数、格律与词牌字句不同,用在套曲中。南曲又有二:一与词牌同,用作引子;一与词牌不同,而与北曲略同,用作过曲。
    • 10.
      凌波曲释义:⒈唐天宝时乐曲名。 ⒉淩波曲:唐乐曲名。⒊词牌名。又名《醉太平》、《四字令》、《醉思凡》等。双调三十八字,平韵。又一体四十五字,仄韵。
    • 11.
      凤凰台上忆吹箫释义:词牌名。又名《忆吹箫》。取传说中 萧史 与 弄玉 吹箫引凤的故事为名。双调,九十五字至九十七字。共有六体。前段皆十句,四平韵;后段九至十一句,四或五平韵。
    • 12.
      十二时释义:⒈古时分一昼夜为十二时,以干支为记。《左传·昭公五年》杜预 注有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映、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等名目,虽不立十二支之目,但已分十二时。至以十二支记时,《南齐书·天文志》始有之。参阅 清 赵翼《陔馀丛考·一日十二时始于汉》、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五年》“十时”注。⒉犹言一昼夜,全天。唐 王维《送杨长史赴果州》诗:“鸟道一千里,猿啼十二时。”《宋史·葛邲传》:“十二时中,莫欺自己。”⒊词牌名。亦称“十二时慢”。宋 鼓吹四曲之一,双调或三段,有平韵、仄韵两调,四体。又
    • 13.
      十六字令释义:词牌名。又名《归字谣》、《苍梧谣》。因全词为十六字,故名。单调,三平韵。
    • 14.
      南乡子释义:⒈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以咏南中风物为题,故名。有单调双调两体。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词,双调始自南唐冯延己词。单调二十七字或二十八字、三十字,先用两平韵,后转为三仄韵;双调五十六字或五十四字、五十八字,平韵。⒉曲牌名。属北曲越调。字数格律与词的双调五十六字体半阕相同。用在套曲中。
    • 15.
      南歌子释义: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有单调、双调。单调二十三字,平韵,又名《春宵曲》、《水晶帘》、《碧窗梦》。双调五十二字,又有平韵,仄韵两体。又名《南柯子》、《望秦川》、《风蝶令》。此词曲调本属南音,故名《南歌子》。
    • 16.
      南浦释义:⒈南面的水边。 后常用称送别之地。《楚辞·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王逸 注:“愿 河伯 送己南至江之涯。”南朝 梁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唐 李贺《黄头郎》诗:“黄头郎,捞拢去不归。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王琦 注引 曾益 曰:“南浦,送别之地。”清 曹寅《登署楼适培山至用东坡真州诗韵同赋》:“西风晴十日,南浦别经年。”⒉词牌名。唐《教坊记》有《南浦子》曲,宋 词则借旧曲名另制新调。双调,分一百零二字平韵及一百零五字仄韵两体。宋 人多填仄韵词。参
    • 17.
      后庭花释义:⒈花名。鸡冠花的一种。⒉花名。雁来红的异名。⒊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曲名。⒋词牌名。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仄韵。又有《后庭花破子》,单调,三十二字,七句,五平韵。⒌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字数与词牌《后庭花破子》同,但末句前可增加五字或六字句。可用作小令,也可用于套曲中。
    • 18.
      唱春调释义:民间曲调。 也叫孟姜女调、四季调。常为十二迭,每月一迭,也可按四季分为四迭。每迭七言四句,除第三句外,均押平韵。
    • 19.
      声声慢释义:⒈词牌名。 又名《胜胜慢》、《人在楼上》。双调,字数自九十五字至九十九字,分平韵,仄韵两体,仄韵例用入声。⒉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宫》,格律与词同。
    • 20.
      天仙子释义:⒈词牌名。 来自 西域,本名《万斯年》,属 龟兹 部舞曲,后用为词牌。因 皇甫松 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取以为名。有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三十四字,有五仄韵、四仄韵、两仄韵、三平韵、五平韵数种;双调六十八字,仄韵。⒉曲牌名。南曲黄钟宫、北曲双调均有同名曲牌。南曲有二:其一作引子,字句格律与词牌全阕同,亦有只用前半阕者;另一用作过曲,与词牌全阕同。北曲有《天仙令》,入双角只曲,亦作《天仙子》,与南曲异。⒊植物名。又称“莨菪”。叶和种子可入药。

平韵(pingy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平韵是什么意思 平韵读音 怎么读 平韵,拼音是píng yùn,平韵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平韵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