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随口 随口的意思
suíkǒu

随口

简体随口
繁体隨口
拼音suí kǒu
注音ㄙㄨㄟˊ ㄎㄡ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uí,(1) 跟着。【组词】:随从。随员。随葬。随即(立刻)。随行(xíng )。随身。随喜。随波逐流。随行(hāng )就市。(2) 顺从,任凭。【组词】:随意。随口。随宜。随和。随俗。随笔。随遇而安。(3) 顺便,就着。【组词】:随带。随手关门。(4) 像。【例句】:他长得随他父亲。(5) 姓。

kǒu,(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组词】: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组词】:瓶子口。(3) 出入通过的地方。【组词】:门口。港口。(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组词】:古北口。喜峰口。(5) 破裂的地方。【组词】:口子。

基本含义

随意地说出来,不经思考

随口的意思

随口 [suí kǒu]

1. 没仔细考虑就说出。

不该随口承认他的见解。

[speak thoughtlessly;]

随口 引证解释

⒈ 谓不假思索,顺便说出。

《红楼梦》第九六回:“黛玉 也只模糊听见,随口应道:‘我问问 宝玉 去。’”
邹韬奋 《萍踪寄语》五九:“我原是随口发问,无所存心。”


国语词典

随口 [suí kǒu]

⒈ 顺口、信口。

《红楼梦·第二三》:「因素日读诗,曾记古人有一句诗云:『花气袭人知昼暖。』因这个丫头姓花,便随口起了这个。」
《文明小史·第五二回》:「黄参赞鼻孔里嗤的冷笑了一声,似乎有嫌他鄙吝的意思。饶鸿生觉得,随口捏造了一句,说是要去拜某人某人。」


随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信口开合释义: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 2.
      信口开呵释义:比喻随口乱说一气。同“信口开合”。
    • 3.
      信口开喝释义: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同“信口开合”。
    • 4.
      信口开河释义:也作信口开合。随口乱说。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红楼梦》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开河。”
    • 5.
      信口胡言释义:随口乱说。指毫无根据、不负责任地瞎说。
    • 6.
      信口胡说释义:随口乱说。
    • 7.
      信口雌黄释义: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原作口中雌黄。《晋书·王衍传》记载,王衍能言,“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时人都称他为“口中雌黄”。雌黄:黄色矿物,可做颜料。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抹后重写。
    • 8.
      口中雌黄释义:雌黄:即鸡冠石,过去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比喻言论前后矛盾,没有一定见解。
    • 9.
      口占释义:⒈不打草稿,口头述说出来:口占电文。 ⒉指即兴做诗词,不打草稿,随口吟诵出来:口占一绝。
    • 10.
      口对释义:随口应对;口头回答。
    • 11.
      口顺释义:⒈顺口,随口。元 关汉卿《鲁斋郎》楔子:“小可 许州 人氏,姓 李,排行第四,人口顺唤做‘银匠 李四’。”《水浒传》第二回:“又请高手匠人与他刺了这身花绣,肩臂胸膛总有九条龙,满县人口顺,都叫他做‘九纹龙 史进’。”⒉谓不必多思考便可说出。赵树理《李有才板话》一:“象这些快板,李有才 差不多每天要编,一方面是他编惯了觉着口顺,另一方面是老槐树底下的年轻人吃饭时候常要他念些新的,因此他就越编越多。”
    • 12.
      唾绒释义:古代妇女刺绣,每当停针换线、咬断绣线时,口中常沾留线绒,随口吐出,俗谓唾绒。
    • 13.
      嘲唱释义:是谓随口歌唱。
    • 14.
      嘲歌释义:谓随口唱歌。多为含有讽刺意味的小调。
    • 15.
      应口释义:⒈应声出口,随口。形容应对或动作、行为敏捷、迅速。⒉犹言言行相符。⒊适合口味。⒋回嘴;顶嘴。
    • 16.
      探口而出释义:犹言脱口而出。 不经考虑,随口说出。
    • 17.
      擦火释义:在激怒你时随口说出的话。
    • 18.
      来味释义:“来味”一词起源于启美艺术坊。在2011年8月份时,启美艺术坊内的成员看到了一位同学的画,便随口说:“你画的画怎么这么来味。”意思就是说:你画的画怎么那么好看!刚开始大家听到来味一词觉得很新奇,在理解其意思后就开始随意使用起来,便开始渐渐流行。
    • 19.
      横口释义:犹随口,信口。 《列子·黄帝》:“九年之后,横心之所念,横口之所言,亦不知我之是非利害歟,亦不知彼之是非利害歟!”明 徐渭《书<草玄堂稿>后》:“迨数十年,长子孙而近嫗姥,于是黜朱粉,罢倩顰,横步之所加,莫非问耕织於奴婢;横口之所语,莫非呼鸡豕於圈槽。”
    • 20.
      率口释义:随口;顺口。

随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信口开合释义: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 2.
      信口开呵释义:比喻随口乱说一气。同“信口开合”。
    • 3.
      信口开喝释义: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同“信口开合”。
    • 4.
      信口开河释义:也作信口开合。随口乱说。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红楼梦》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开河。”
    • 5.
      信口胡言释义:随口乱说。指毫无根据、不负责任地瞎说。
    • 6.
      信口胡说释义:随口乱说。
    • 7.
      信口雌黄释义: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原作口中雌黄。《晋书·王衍传》记载,王衍能言,“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时人都称他为“口中雌黄”。雌黄:黄色矿物,可做颜料。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抹后重写。
    • 8.
      口中雌黄释义:雌黄:即鸡冠石,过去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比喻言论前后矛盾,没有一定见解。
    • 9.
      口占释义:⒈不打草稿,口头述说出来:口占电文。 ⒉指即兴做诗词,不打草稿,随口吟诵出来:口占一绝。
    • 10.
      口对释义:随口应对;口头回答。
    • 11.
      口顺释义:⒈顺口,随口。元 关汉卿《鲁斋郎》楔子:“小可 许州 人氏,姓 李,排行第四,人口顺唤做‘银匠 李四’。”《水浒传》第二回:“又请高手匠人与他刺了这身花绣,肩臂胸膛总有九条龙,满县人口顺,都叫他做‘九纹龙 史进’。”⒉谓不必多思考便可说出。赵树理《李有才板话》一:“象这些快板,李有才 差不多每天要编,一方面是他编惯了觉着口顺,另一方面是老槐树底下的年轻人吃饭时候常要他念些新的,因此他就越编越多。”
    • 12.
      唾绒释义:古代妇女刺绣,每当停针换线、咬断绣线时,口中常沾留线绒,随口吐出,俗谓唾绒。
    • 13.
      嘲唱释义:是谓随口歌唱。
    • 14.
      嘲歌释义:谓随口唱歌。多为含有讽刺意味的小调。
    • 15.
      应口释义:⒈应声出口,随口。形容应对或动作、行为敏捷、迅速。⒉犹言言行相符。⒊适合口味。⒋回嘴;顶嘴。
    • 16.
      探口而出释义:犹言脱口而出。 不经考虑,随口说出。
    • 17.
      擦火释义:在激怒你时随口说出的话。
    • 18.
      来味释义:“来味”一词起源于启美艺术坊。在2011年8月份时,启美艺术坊内的成员看到了一位同学的画,便随口说:“你画的画怎么这么来味。”意思就是说:你画的画怎么那么好看!刚开始大家听到来味一词觉得很新奇,在理解其意思后就开始随意使用起来,便开始渐渐流行。
    • 19.
      横口释义:犹随口,信口。 《列子·黄帝》:“九年之后,横心之所念,横口之所言,亦不知我之是非利害歟,亦不知彼之是非利害歟!”明 徐渭《书<草玄堂稿>后》:“迨数十年,长子孙而近嫗姥,于是黜朱粉,罢倩顰,横步之所加,莫非问耕织於奴婢;横口之所语,莫非呼鸡豕於圈槽。”
    • 20.
      率口释义:随口;顺口。

随口造句

1.李敖骂人引经据典,表情轻松,妙语好词随口而出,轻易地把高官们骂到哑口无言。

2.一般情侣之间的分手不用在意,有好多是随口说的,一会就好了很正常的。

3.那样随口扯出的无心之语却让屏幕前的我莫名地震撼。

4.那样随口扯出的无心之语却让人莫名地震撼。

5.那是骗子随口捏造出来的,你别信以为真。

随口(suik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随口是什么意思 随口读音 怎么读 随口,拼音是suí kǒu,随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随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