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ān, ◎ 古代盛饭的圆竹器。【例句】:箪食(sì)壶浆(形容劳军)。箪食(sì)瓢饮(喻生活贫苦;亦指安贫乐道)。
shí sì yì,(1) 吃。【组词】:食肉。食欲。(2) 吃的东西。【组词】: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3) 俸禄。【例句】:“君子谋道不谋食”。(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组词】:日食。月食。 ◎ 拿东西给人吃。【例句】:食母(乳母)。 ◎ 用于人名。【例句】:郦食其(jī)(中国汉代人)。
1. 装在箪笥里的饭食。
英[ cooked rice in basket; ]
2. 指用饭菜犒劳军队。
例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迎将军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英[ receive soldiers with baskets of rice and vessels of congee; ]
⒈ 装在箪笥里的饭食。
引《左传·宣公二年》:“而为之簞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
清 唐孙华 《维扬舟中作》诗之五:“黄壚处处提簞食,緑柳村村挂纸钱。”
⒉ 犹蔬食。
引《后汉书·方术传上·樊英》:“若申其志,虽簞食不厌也。”
《游宦纪闻》卷八引 宋 苏绍叟 《摸鱼儿》词:“文章事,到底将身自误,功名难料迟暮。鶉衣簞食年年瘦,受侮世间儿女。”
明 唐顺之 《书医施氏妇事》:“乡邻之鬭,虽圣贤亦谓可以无救,而簞食之费,虽好名者亦所必惜。”
⒈ 形容生活贫苦。
引《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咱每日一瓢饮,一箪食,有几双箸几张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