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啼饥 啼饥的意思

啼饥

简体啼饥
繁体啼饑
拼音tí jī
注音ㄊ一ˊ ㄐ一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í,(1) 哭,出声地哭。【组词】:啼哭。啼泣。悲啼。啼笑皆非。(2) 鸟兽叫。【组词】:啼鸣。啼叫。虎啸猿啼。

jī,(1) 饿。【组词】:饥饿。饥民。饥驱(旧指为衣食而奔走)。饥餐渴饮。饥寒交迫。饥不择食(喻急需的时候顾不得细加选择)。画饼充饥。(2) 庄稼收成不好或没有收成。【组词】:饥荒。饥馑(灾荒)。

基本含义

形容非常饥饿。

啼饥的意思

啼饥 [tí jī]

1. 因饥饿而号哭。

啼饥 引证解释

⒈ 因饥饿而号哭。参见“啼饥号寒”。

苏曼殊 《海哥美尔氏名画赞》:“此劳动者同盟罢工时,室人顦顇,幼子啼饥之状也。”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一景:“啼饥的猫头鹰也没有,吠月的犬声也没有。”


啼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哀鸿遍地释义: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 2.
      悲鸿遍野释义: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
    • 3.
      改柱张絃释义:改换琴柱,另张琴弦。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明 陈汝元《金莲记·射策》:“玉陛舒奇抱,看琐尾啼饥众纷扰,惟改柱张絃,抡才访道。”参见“改弦更张”。
    • 4.
      课赋释义:⒈诵读、写作辞赋。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元史·赵良弼传》:“汉 人惟务课赋吟诗,将何用焉!”⒉征收赋税。清 李渔《闲情偶寄·颐养·止忧》:“啼饥号寒者迫於内,课赋索逋者攻於外,忧能忘乎?”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一户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不分家的,加倍课赋。”

啼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哀鸿遍地释义: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 2.
      悲鸿遍野释义: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
    • 3.
      改柱张絃释义:改换琴柱,另张琴弦。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明 陈汝元《金莲记·射策》:“玉陛舒奇抱,看琐尾啼饥众纷扰,惟改柱张絃,抡才访道。”参见“改弦更张”。
    • 4.
      课赋释义:⒈诵读、写作辞赋。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元史·赵良弼传》:“汉 人惟务课赋吟诗,将何用焉!”⒉征收赋税。清 李渔《闲情偶寄·颐养·止忧》:“啼饥号寒者迫於内,课赋索逋者攻於外,忧能忘乎?”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一户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不分家的,加倍课赋。”

啼饥造句

1.旧社会的农民常常啼饥号寒。

2.贫民窟里百姓们过着啼饥号寒的生活。

3.现在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的人民仍然过着啼饥号寒的生活。

4.每逢灾年,这一带的百姓啼饥号寒,景况十分悲惨。

5.解放前,劳动人民天天挣扎在死亡线上,啼饥号寒,受尽苦难。

啼饥(tij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啼饥是什么意思 啼饥读音 怎么读 啼饥,拼音是tí jī,啼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啼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