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两栖类 两栖类的意思
liǎnglèi

两栖类

简体两栖类
繁体兩棲類
拼音liǎng qī lèi
注音ㄌㄧㄤˇ ㄑㄧ ㄌㄟˋ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liǎng,(1)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组词】:两个黄鹂。两本书。(2) 双方。【组词】:两可。两边。两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两旁。两侧。两袖清风。两败俱伤。(3)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例句】:十两(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两(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4) 表示不定数目。【组词】:两下子。两着儿(zhāor )。

qī xī,(1) 鸟禽歇宿。【例句】:“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2) 居留,停留。【组词】:栖身。栖息。栖止。栖遁(隐居,遁世)。栖迟(游息,居住)。(1) 〔栖栖〕形容不安定。(2) 〔栖遑〕a.忙碌不安,到处奔波;b.被迫。均亦作“栖皇”。

lèi,(1) 很多相似事物的综合。【组词】:种类。类群。类别。类书。分类。人类。(2) 相似,好像。【组词】:类似。类同。

基本含义

指能在水中和陆地上生活的动物,也比喻能在不同领域或环境中灵活自如的人。

两栖类的意思

两栖类 [liǎng qī lèi]

1. 即两栖纲。动物学用语。参见“两栖动物”。

两栖类 引证解释

⒈ 即两栖纲。动物学用语。参见“两栖动物”。


两栖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二叠纪释义:古生代的第六个 纪,即最后一个纪。约开始于9亿年前,结束于5亿年前。在德国,本纪地层二分性明显,故名。在 这个时期里,无脊椎动物以䗴类、腕足类、菊石、四射珊瑚等为主;脊椎动物以两栖类为主。植物中原始 松柏类、苏铁类等发育。
    • 2.
      低等动物释义:在动物学中,与高等动物无明确的界线。一般指身体结构简单、组织及器官分化不显著,在身体中轴没有脊椎骨组成 脊柱的动物。但在脊椎动物中,对四足类而言,称鱼类为低等动物;对爬行类以上的有羊膜动物而言,则称两栖类以下的无羊膜动物为低等动物;若对鸟类和哺乳类恒温动物而言,则称爬行类以下的变温动 物为低等动物;更广义的指鸟类以下各类动物为低等动物。
    • 3.
      体外受精释义:水生动物的普遍生殖方式。精子和卵子同时排出体外,在雌体产孔附近或在水中受精。如某些鱼类和部分两栖类动物。现医学应用特殊方法,将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引至体外进行,也叫体外受精。
    • 4.
      变温动物释义:俗称冷血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动物。如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等。与“恒温动物”相对。
    • 5.
      后位肾释义:后位肾无羊膜动物(圆口类、鱼类、两栖类)成体的肾脏,是由除前端的几个生肾节以外所有的生肾节形成的。
    • 6.
      总鳍鱼释义:鱼的一类,有肺,可以在水外呼吸,鳍强壮有力。最早出现于泥盆纪,是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为鱼类进化成两栖类的过渡类型,现在仍有残存。
    • 7.
      泄殖腔释义:某些鱼类、鸟类、两栖类和爬行动物等的肠道、输尿管和生殖腺的开口都在一个空腔里,这个空腔叫做泄殖腔。
    • 8.
      瓶形细胞释义:主要是指两栖类原肠形成早期出现于原口唇部对内陷运动起主要作用的瓶形的细胞。
    • 9.
      童第周释义:(1902—1979)中国现代实验胚胎学家,实验胚胎学的开创者之一。浙江鄞县人。早期在脊索动物、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卵子发育能力的研究方面,有独创性发现。20世纪50年代系统研究文昌鱼的卵子发育规律,丰富了实验胚胎学理论。60年代后,研究细胞质与细胞核在鱼类个体发育、细胞分化和性状遗传中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独特创见。此外,在研究海洋有害生物的防治、经济水产动物的人工养殖、经济鱼类育种的新途径等方面也做出了贡献。
    • 10.
      骶椎释义:在大多数哺乳动物中,三个至五个椎骨融合成骶骨;两栖类有一个骶椎;爬行类通常有两个;鸟类则为10-23个椎骨融合成综合骶骨。
    • 11.
      高等动物释义:在动物学中,与低等动物无明确的界线。一般指身体结构复杂、组织及器官分化显著、在身体中轴有脊椎骨组成脊柱的动物。但在脊椎动物中,对鱼类而言,称四足类为高等动物;对两栖类以下的无羊膜动物而言,则称爬行类以上的羊膜动物为高等动物;若对爬行类以下的变温动物而言,则称鸟类和哺乳类恒温动物为高等动物;更狭义的专指哺乳类为高等动物。
    • 12.
      鳃裂释义:脊椎动物胚胎咽腔开向左右两侧的裂隙。是造鳃的初步表现。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胚胎时期都出现鳃裂。
两栖类是什么意思 两栖类读音 怎么读 两栖类,拼音是liǎng qī lèi,两栖类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两栖类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