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àn, ◎ 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群居水边,飞时排列成行。【例句】:雁行(háng )。雁序。雁阵(雁行整齐,如同军队布阵)。雁过拔毛(喻为牟利不放过任何机会)。
mén,(1)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组词】:门儿。门口。开门见山。(2)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组词】:电门。(3) 途径,诀窍。【组词】:门径。门道儿。(4)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组词】:门第。门风。门婿。长(zhǎng )门长子。(5) 事物的分类。【组词】:分门别类。(6)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组词】:教门。门徒。(7) 量词。【组词】:一门大炮。(8) 姓。
guān,(1) 闭,合拢。【组词】:关门。关闭。关张。关停并转(zhǎn)。(2) 拘禁。【组词】:关押。关禁。(3) 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组词】:关口。关隘。关卡(qiǎ)。关塞(sài)。关津。嘉峪关。(4) 征收进出口货税的机构。【组词】:海关。关税。(5) 重要的转折点,不易度过的时机。【组词】:关节。难关。年关。(6) 牵连,联属。【组词】:关连。关联。关心。关涉。关乎。关注。关于。有关。(7) 旧指发给或支领薪饷。【组词】:关饷。(8) 姓。
1. 中国万里长城的重要关口。在山西北部, 古为晋北交通及军事要地。
英[Yanmenguan;]
⒈ 在 山西省 代县 北部。 长城 重要关口之一。 唐 于 雁门山 顶置关, 明 初移筑今址。向为 山西 南北交通要冲。
引唐 李白 《古风》之六:“昔别 雁门关,今戍 龙庭 前。”
王琦 注:“《山西通志》:‘ 雁门山 在 代州 北三十五里,双闕陡絶,雁欲过者必由此径,故名。一名 雁门塞。依山立关,谓之 雁门关。’”
亦省作“雁关”、“雁门”。 唐 乔知之 《苦寒行》:“遥裔出 雁关,逶迤含晶光。”
宋 王沂孙 《无闷·雪意》词:“阴积 龙荒,寒度 雁门,西北高楼独倚。”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平型 雁门 捷, 阳堡 显奇迹。”
⒈ 地名。位于山西省代县西北,据雁门山上,两山夹峙,形势雄险,自古为军事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