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披 [dǎo pī]
1. 倒转着展开。
倒披 引证解释
⒈ 倒转着展开。
引《文选·左思<魏都赋>》:“綺井列疏以悬蒂,华莲重葩而倒披。”
李周翰 注:“井(藻井)中皆画莲花,自下见上,故曰倒披。”
唐 韩愈 《岣嵝山》诗:“科斗拳身薤倒披,鸞飘凤泊拏虎螭。”
倒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润楠释义:乔木;顶芽卵形;叶椭圆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圆锥花序生于嫩枝基部,花小带绿色,花期4-6月;果扁球形,果期7-8月。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 2.
火棘释义:常绿灌木,枝尖有刺,叶子椭圆形或倒披针形,花白色,果实球形,鲜红色,味甜稍涩,可以吃或用来酿酒,根皮可提取栲胶。
- 3.
筐柳释义:落叶灌木,叶子条形或倒披针形,枝条用来编筐。 也叫沙柳。
- 4.
肉鬃释义:亦作“肉鬉”。 骏马的一种特征。马颈肉端所生鬃毛,倒披一旁,谓之“肉騣”。
- 5.
肉騣释义:亦作“肉鬉”。骏马的一种特征。马颈肉端所生鬃毛,倒披一旁,谓之“肉騣”。唐 杜甫《骢马行》:“隅目青荧夹镜悬,肉騣碨礧连钱动。”《新唐书·五行志三》:“滑州 刺史 李邕,献马,肉鬉鳞臆,嘶不类马,日行三百里。”宋 苏轼《申王画马图》诗:“肉鬉汗血尽龙种,紫袍玉带真天人。”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七》:“东坡 云:‘……余在 岐下 见 秦州 进一马,骏如牛,项垂胡侧立颠倒,毛生肉端,番人云:此肉騣马也。’”
- 6.
蒲公英释义:⒈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 根状茎入药。⒉这种植物的花。
- 7.
闹羊花释义:落叶灌木。叶互生,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春季开花,花冠钟状漏斗形,鲜黄色。有毒,可用以制杀虫剂。通称羊踯躅。
- 8.
黄海棠释义:黄海棠(学名:HypericumascyronL.)多年生草本,高5-3米。茎直立或在基部上升,单一或数茎丛生,叶无柄,叶片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至椭圆形、或狭长圆形。花序具1-35花,顶生,近伞房状至狭圆锥状。萼片卵形或披针形至椭圆形或长圆形,全缘。花瓣金黄色,倒披针形,宿存。雄蕊极多数,5束,每束有雄蕊约30枚,花药金黄色。子房宽卵珠形至狭卵珠状三角形,蒴果为或宽或狭的卵珠形或卵珠状三角形,棕褐色。种子棕色或黄褐色,圆柱形,微弯。花期7-8月,果期8-9月。除新疆及青海外,全国各地均产。生
- 9.
鼠曲释义:二年生草本,茎直立,全株被白色绵毛。 叶互生,倒披针形或匙形。花黄色,成头状花序。中医以全草入药,有祛痰止咳功能。也称鼠耳草、佛耳草。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鼠麴草》:“麴,言其花黄如麴色,又可和米粉食也。鼠耳,言其叶形如鼠耳,又有白毛蒙茸似之。”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鼠麴草》:“日华《本草》鼠麴即《别録》鼠耳也……原野间甚多。二月生苗,茎叶柔软,叶长寸许,白茸如鼠耳之毛,开小黄花成穗,结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