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炉 [xūn lú]
1. 亦作“熏炉”。
3. 用以熏香或取暖的炉子。
熏炉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燻炉”。用以熏香或取暖的炉子。
引唐 卢照邻 《释疾文·悲夫》:“御燻炉兮长不暖,对巵酒兮忧恒满。”
唐 张曙 《浣溪沙》词:“枕障熏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尔应知。”
《新唐书·仪卫志上》:“朝日,殿上设黼扆、躡席、熏炉、香案。”
宋 李清照 《浣溪沙》词:“玉鸭熏炉閒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遗犀还解辟寒无?”
宋 范成大 《卜算子》词:“半夜清香入梦来,从此燻炉冷。”
熏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炉烟释义:⒈见“炉烟”。⒉亦作“炉烟”。熏炉或香炉中的烟。⒊庐山香炉峰的云气。借指香炉峰。⒋旧时宫殿前丹墀设焚香炉,后因以指代宫廷、朝官。⒌指炉火。
- 2.
炉熏释义:⒈亦作“炉薰”。⒉香炉中的烟。⒊鑪薰:即熏炉。用来薰香或取暖的炉子。
- 3.
炉香释义:⒈熏炉里的香气。⒉香炉里的香。
- 4.
熏炉释义:亦作“燻炉”。 用以熏香或取暖的炉子。唐 卢照邻《释疾文·悲夫》:“御燻炉兮长不暖,对巵酒兮忧恒满。”唐 张曙《浣溪沙》词:“枕障熏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尔应知。”《新唐书·仪卫志上》:“朝日,殿上设黼扆、躡席、熏炉、香案。”宋 李清照《浣溪沙》词:“玉鸭熏炉閒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遗犀还解辟寒无?”宋 范成大《卜算子》词:“半夜清香入梦来,从此燻炉冷。”
- 5.
玉鸭释义:美称形状似鸭的熏炉。
- 6.
琱鸭释义:鸭形熏炉的美称。
- 7.
篝炉释义:罩有竹笼的取暖的熏炉。
- 8.
篝鑪释义:罩有竹笼的取暖的熏炉。宋 陆游《杭头晚兴》诗之二:“篝鑪火煖牀敷稳,卧听黄鸦穀穀声。”
- 9.
翻雪释义:⒈《宋书·符瑞志下》:“大明 五年正月戊午元日,花雪降殿庭。时右卫将军 谢庄 下殿,雪集衣。还白,上以为瑞。於是公卿并作花雪诗。”后因用为典实。唐 李商隐《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诗:“谢郎 衣袖初翻雪,荀令 熏炉更换香。”⒉形容白浪翻滚。唐 元稹《送致用》诗:“遥看逆浪愁翻雪,渐失征帆错认云。”⒊泛出白色。明 王九思《四时怨》曲:“醉醒锦袖笼香晚,茗甌翻雪小房櫳。”
- 10.
薰笼释义:有笼覆盖的熏炉。可用以熏烤衣服。
- 11.
被中香炉释义:一种巧制的用于被中的熏炉。
- 12.
金凤释义:⒈金质的或金饰的凤形熏炉。⒉见“金凤凰”。⒊台名。⒋凤仙花的别称。⒌琵琶、琴、筝之属。因弦柱上端刻凤为饰,故称。
- 13.
雕鸭释义:鸭形熏炉的美称。
- 14.
香缨释义:古代未成年者或妇女所系的饰物。语本《礼记·内则》:“男女未冠笄者……衿缨,皆佩容臭”。孔颖达 疏:“以缨佩之者,谓缨上有香物也。”宋 叶廷珪《海录碎事·衣冠服用》:“香缨以五彩为之,妇参舅姑,先持香缨咨之。”宋 周邦彦《丁香结》词:“宝幄香缨,熏炉象尺,夜寒灯晕。”参阅 后蜀 马鉴《续事始·拜帛》。
- 15.
鸭心释义:古代鸭形熏炉的炉心。
- 16.
鸭炉释义:亦作“鸭罏”。 古代熏炉名。形制多作鸭状,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