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吏房 吏房的意思
fáng

吏房

简体吏房
繁体
拼音lì fáng
注音ㄌ一ˋ ㄈ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ì,(1)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组词】:吏治。官吏。(2) 旧指小公务员。【组词】:吏员。胥吏(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fáng,(1) 住人或放东西的建筑物。【组词】:房屋。房产。房舍。房租。库房。楼房。书房。(2) 结构和作用类似房子的东西。【组词】:蜂房。莲房。心房。(3) 量词。【组词】:两房儿媳。(4) 家族的一支。【组词】:大房。长(zhǎng )房。(5)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6) 姓。

基本含义

吏房是指官署中的办公室,也可以用来比喻官员的职位或权力。

吏房的意思

吏房 [lì fáng]

1. 唐宋时中书省、门下省均设吏房。掌官吏任免、升降、赏罚及差官文书等事。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一》、《宋史·职官志一》。

吏房 引证解释

⒈ 唐 宋 时中书省、门下省均设吏房。掌官吏任免、升降、赏罚及差官文书等事。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一》、《宋史·职官志一》。


吏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班六房释义:明清时州县衙门中吏役的合称。三班是皂班、壮班、快班,都是差役。六房是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都是文书小吏。
    • 2.
      六房释义:⒈谓同宗的六支族。房,宗族的分支。⒉宋门下省设六房:孔目房、吏房、户房、兵房、礼房、刑房,由给事中分治。见《宋史·职官志一》。
    • 3.
      吏房释义:唐 宋 时中书省、门下省均设吏房。 掌官吏任免、升降、赏罚及差官文书等事。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一》、《宋史·职官志一》。
    • 4.
      官攒释义:官员与攒典。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看须知》:“吏房经管吏书官属及本治候选官员等项……所属官攒若干名,某官于某年月日到任,任内有无荐罚委署及陞迁空缺;某攒典于某年月日报纳着役,有无役满,出缺悬缺。”
    • 5.
      支放释义:发放。明 汤显祖《南柯记·录摄》:“一票,叫吏房知会官吏;一票,户房支放钱粮。”清 魏源《上江苏巡抚陆公论海漕书》:“如使年年全漕北上,则除支放俸餉外,尚有餘粮。”
    • 6.
      混帐释义:⒈亦作“混账”。詈词。谓人言行无理无耻。《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这人好混帐,吃透了许多东西,到説这样冠冕话。”《红楼梦》第三二回:“林姑娘 从来説过这些混账话吗?要是他也説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他生分了。”瞿秋白《文艺杂著·弟弟的信》:“马路上一片的‘混帐!忘八!’的骂声。”⒉胡乱;敷衍。《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但平日与吏房相厚的,送些东道,他便混帐开上去,那里管新参、役满,家道殷实不殷实?这叫官清私暗。”明 冯惟敏《端正好·六秩写真》曲:“且休提随时混账,只求箇本来模样。”《儒林外史》第
    • 7.
      讹闹释义:耍赖哄闹。 樊增祥 《吏房褚世荣息词》:“ 秦氏 夫故乏嗣,同房办公者自应管顾,但 秦氏 不应讹闹耳。”

吏房(lif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吏房是什么意思 吏房读音 怎么读 吏房,拼音是lì fáng,吏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吏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