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散亡 散亡的意思
sànwáng

散亡

简体散亡
繁体
拼音sàn wáng
注音ㄙㄢˋ ㄨ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àn sǎn,(1)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组词】:分散。解散。涣散。散落。散失。散逸。(2) 分布,分给。【组词】:散布。散发(fā)。天女散花。(3) 排遣。【组词】:散心。散闷(mèn)。(4) 解雇。【例句】: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散了。(1) 没有约束,松开。【组词】:松散。散漫。懒散。散曲。散记。散板。散文。披散头发。(2) 分开的,分离的。【组词】:散居。散乱。散座。散兵游勇。(3) 零碎的。【组词】:散碎。散装。散页。(4) 中医称药末。【组词】:散剂。丸散膏丹。

wáng wú,(1) 逃。【组词】:逃亡。流亡。(2) 失去。【组词】:亡佚。亡羊补牢。(3) 死。【组词】:伤亡。死亡。(4) 灭。【组词】:灭亡。亡国奴。救亡。兴亡。 ◎ 古同“无”,没有。

基本含义

指人民或民族的灭亡、消亡。

散亡的意思

散亡 [sàn wáng]

1. 分散丢失。

书籍散亡。

[ disperse and loss; ]

2. 离散逃亡。

粮饷莫继,士卒散亡。

[ become separated in flight; ]

散亡 引证解释

⒈ 离散逃亡。

《管子·宙合》:“百姓不养,则众散亡。”
《史记·高祖功臣候者年表》:“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李壮烈战迹》:“粮餉莫继,士卒散亡。”

⒉ 指散亡之众。

《北齐书·魏兰根传》:“宝寅 至 雍州,收辑散亡,兵威復振。”
宋 文天祥 《告先太师墓文》:“收拾散亡,息于海隅。”

⒊ 散失。

《史记·儒林列传》:“及至 秦 焚书,书散亡益多。”
宋 苏轼 《郊祀奏议》:“秦 燔《诗》《书》,经籍散亡。”
鲁迅 《三闲集·<世界近代短篇小说集>小引》:“将零星的小品,聚在一本里,可以较不容易于散亡。”


散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乡枌释义:家乡。 枌,指 枌榆社,汉高祖 刘邦 的故乡。后因借称家乡为“乡枌”。宋 苏轼《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槃为寿》诗:“问君何时返乡枌,收拾散亡理放纷。”宋 陆游《感怀》诗:“残年迫衰谢,婴疾归乡枌。”清 张芾《复曾国藩书》:“楚 中兵刀犹足,秦关 则甚空虚。西望乡枌,益形蹙额。”
    • 2.
      大侯释义:⒈古代的一种箭靶。 《诗·小雅·宾之初筵》:“大侯既抗,弓矢斯张。”毛 传:“大侯,君侯也。”郑玄 笺:“天子诸侯之射,皆张三侯。故君侯谓之大侯。”《仪礼·大射》:“公射大侯,大夫射参,士射干。”《楚辞·大招》:“昭质既设,大侯张只。”⒉大的诸侯国。《管子·大匡》:“大侯车二百乘,卒二千人。小侯车百乘,卒千人。”《荀子·正道》:“大侯编后,大夫次之,小侯元士次之。”杨倞 注:“大侯,国稍大,在五等之列者。”《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
    • 3.
      捡勘释义:查对校勘。《左传·昭公元年》“臺駘 能业其官”唐 孔颖达 疏:“史籍散亡无可捡勘,此事未必然也。”
    • 4.
      收辑释义:⒈招集整顿;收复安抚。 《北齐书·魏兰根传》:“宝寅 至 雍州,收辑散亡,兵威復振。”《周书·文帝纪下》:“景(侯景)请留收辑 河 南。”⒉收集。宋 朱熹《书先吏部韦斋铭并刘范二公帖后》:“敢收辑遗文,藏之家庙,以示子孙。”清 邓显鹤《<船山遗书目录>序》:“﹝ 船山 ﹞殁后四十年,遗书散佚,其子 敔 始为之收辑推阐。”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嗜酒终身》:“一般编年体的《杜甫诗集》,大率在《耒阳》一诗之后还有所收辑。”参见“收集”。
    • 5.
      杂僞释义:驳杂不纯。亦指伪造之物。《宋书·颜竣传》:“愚谓宜听民铸钱,郡县开置钱署,乐铸之家,皆居署内,平其准式,去其杂伪。”《新唐书·礼乐志三》:“自 周 衰,礼乐坏于 战国 而废絶于 秦。汉 兴,《六经》在者,皆错乱、散亡、杂伪,而诸儒方共补缉,以意解詁,未得其真,而讖纬之书出以乱经矣。”
    • 6.
      杖鼓曲释义:古乐曲名。用杖鼓伴奏的乐曲。宋 沉括《梦溪笔谈·乐律一》:“古曲悉皆散亡,顷年王师南征,得《黄帝炎》一曲於 交趾,乃杖鼓曲也。”原注:“炎,或作‘盐’。”宋 张端义《贵耳集》卷中:“唐诗‘媚赖 吴 娘唱是盐,更奏新声利骨盐’,谓之盐者吟行曲引之类,《乐府解题》谓之杖鼓曲也。”
    • 7.
      格议释义:⒈搁置的建议。《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始,尧臣 还自 陕西,请先备 涇原,弗听。及 葛怀敏 败,帝思其言,故復遣 尧臣 往。於是前所格议,多见施行。”⒉议论相悖。清 傅维麟《明书·乱贼传》:“先是 鐘 以总制军务至当临 俊,俊 负知材不肯下,两相格议,进止不速,致 廷瑞 等得招集散亡,势復大振。”
    • 8.
      犯阙释义:指举兵入犯朝廷。 唐 李德裕《次柳氏旧闻》:“时天下无事,号太平者垂五十年。及 羯 胡犯闕,乘传遽以告。”宋 陆游《跋京本<家语>》:“李氏 书,属 靖康 之变,金 人犯闕,散亡皆尽。”清 惜华《桃花源弹词》:“餘党举兵来犯闕,乘舆播荡众惊惶。”
    • 9.
      秘逸释义:指不传于世之隐义。祕,隐晦;逸,散亡。
    • 10.
      耗登释义:犹言丰歉。田赋因年成丰歉而增减,故借指田赋。唐 元稹《授崔稜尚书户部侍郎制》:“尔 稜 授以耗登之书,俾陈生聚之术。”《宋史·食货志上二》:“天下赋入之繁,但存催科一簿,一有散亡,则耗登之数无从鉤考,请復置实行簿。”
    • 11.
      邀赏释义:求取赏赐。《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太子 建成、齐王 元吉 之党散亡在民间,虽更赦令,犹不自安,徼幸者争告捕以邀赏。”清 叶廷琯《鸥陂渔话·雪鳗》:“岁或间遇,以是甚郑重视之,得则必献官邀赏。”
    • 12.
      陈农释义:《汉书·艺文志》:“至 成帝 时,以书颇散亡,使謁者 陈农 求遗书於天下。 ”后因以“陈农”指代搜求遗书者。

散亡(sanw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散亡是什么意思 散亡读音 怎么读 散亡,拼音是sàn wáng,散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散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