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董卓 董卓的意思
dǒngzhuó

董卓

简体董卓
繁体
拼音dǒng zhuó
注音ㄉㄨㄥˇ ㄓㄨㄛ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ǒng,(1) 监督管理。【组词】:董统。董督。董正(督察纠正)。董理。董事(某些企业、学校的资产所有者推举出来代表自己监督和主持业务的人)。董其成。(2) 正。【例句】:“余将董道而不豫兮”。(3) 深藏。【例句】:“年六十已上,气当大董”。(4) 姓。

zhuó,(1) 超高,超,不平凡。【组词】:卓见。卓然。卓越。卓著。卓绝。卓异。(2) 姓。

基本含义

指权谋诡计,专横跋扈的人。

董卓的意思

董卓 [dǒng zhuó]

1. (~-192)东汉末年军阀。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和羌人起义。公元189年,应大将军何进之召,率兵进京诛灭宦官。不久废少帝,立献帝,专断朝政。残暴专横,胁迫献帝迁都长安,纵火焚烧洛阳宫室,对社会造成极大破坏。后被王允、吕布所杀。


国语词典

董卓 [dǒng zhuó]

⒈ 人名。(?~西元192)​字仲颖,汉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桓帝时,官羽林郎;灵帝时,为前将军。灵帝崩,引兵至京师,诛宦官,废少帝,立献帝,弑太后,自为太师,淫乱凶暴。袁绍等因而起兵讨伐,后为吕布所杀。


董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郎有女释义:中郎:汉蔡邕,曾官左中郎将,人称蔡中郎,因同情董卓获罪,死于狱中,遗有一女,名琰,字文姬。指没有儿子只有女儿的人。
    • 2.
      二周释义:⒈指 战国 末期 周 室分裂成的 西周 与 东周 两个小国。 《战国策·西周策》:“楚 请道於二 周 之间,以临 韩 魏,周君 患之。”汉 桓宽《盐铁论·通有》:“郑 之 阳翟,二 周 之三川,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董卓 闻 山 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 周 之险,东向以临天下。”⒉指 西周 与 东周 王朝。唐 骆宾王《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邹 鲁 旧邦,临淄 遗俗,俱穆二 周 之化。”⒊两年。晋 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自我离羣,二周於今。”
    • 3.
      侵逼释义:⒈亦作“侵逼”。侵犯逼迫。《管子·君臣上》:“姦心之积也,其大者有侵偪杀上之祸,其小者有比周内争之乱。”《后汉书·董卓传》:“明年春,将数万骑入寇 三辅,侵逼园陵,托诛宦官为名。”孙中山《致黄兴书》:“中国 当此外患侵逼、内政紊乱之秋,正我辈奋戈饮弹、碎肉喋血之时。”⒉见“侵偪”。
    • 4.
      内食释义:谓从中侵蚀肌肉。《后汉书·董卓传》:“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溃癕虽痛,胜於内食。”《资治通鉴·汉灵帝中平六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云:“言痈疽藴结,破之虽痛,胜於内食肌肉,浸淫滋大也。”
    • 5.
      刚棱释义:刚直而有锋芒。《后汉书·王允传》:“允 性刚棱疾恶,初惧 董卓 豺狼,故折节图之。”金 元好问《都运李丈哀挽》诗:“平日刚棱触祸机,老年天遣故乡归。”章炳麟《瑞安孙先生伤辞》:“及与人言学术,刚棱四注,谈者皆披靡。”
    • 6.
      发命释义:发布命令。《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雍子 发命於军曰:‘归老幼,反孤疾,二人役,归一人。’”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续遇 董卓,侵官暴国。於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
    • 7.
      啓事释义:⒈陈述事情。 多用于下对上。《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召呼三臺尚书以下自诣 卓 府启事。”《旧唐书·高宗纪下》:“八月辛丑,上痁疾,令太子受诸司启事。”《红楼梦》第十八回:“﹝巡察地方总理关防太监﹞指示 贾 宅人员何处出入,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⒉陈述事情的奏章;函件。《晋书·山涛传》:“涛 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 启事’。”南朝 梁 沉约《谢赐甘露启》:“不任欣贺,谨以启事谢以闻。”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殷文圭》:“文圭 后饰非,遍投启事公卿间。”清 钱谦益《吏部文选清吏司员外郎
    • 8.
      嗟痛释义:嗟吁痛惜。 《汉书·刘歆传》:“此乃有识者之所惜閔,士君子之所嗟痛也。”《三国志·魏志·董卓传》“诸阿附 卓 者皆下狱死”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后汉书》:“君为王臣,世受 汉 恩,国主危难,曾不倒戈,卓 受天诛,而更嗟痛乎?”《晋书·孝友传·孙晷》:“尚书 张国明,州土之望,表荐 晷,公车特徵。会卒,时年三十八,朝野嗟痛之。”
    • 9.
      塞咎释义:抵补罪过。《后汉书·列女传·盛道妻》:“君可速潜逃,妾自留狱,代君塞咎。”《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卓 心怨之。因天有变,欲以塞咎,使人言 温 与 袁术 交关,遂笞杀之。”《资治通鉴·梁武帝大通二年》:“大兵交际,难可齐壹,诸王朝贵,横死者众,臣今粉躯,不足塞咎。”
    • 10.
      大议释义:⒈朝廷集议国家大事。《汉书·循吏传·黄霸》:“守丞相长史,坐公卿大议廷中知 长信 少府 夏侯胜 非议詔书大不敬,霸 阿从不举劾,皆下廷尉,繫狱当死。”颜师古 注:“大议,总会议也。”⒉谓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建议。《汉书·酷吏传·田延年》:“当发大议时,震动朝廷。”宋 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始发大议,乞立宗子为后,以安宗庙。”⒊朝廷的重大决策。《后汉书·董卓传》:“卓 又抗言曰:‘昔 霍光 定策,延年 案劒。有敢沮大议,皆以军法从之。’”宋 曾巩《韩琦制》:“及受末命,戡济艰难,以己徇时,坐定大议。”
    • 11.
      大谷释义:⒈泛指山谷之大者。《诗·大雅·桑柔》:“大风有隧,有空大谷。”晋 夏侯湛《山路吟》:“冒晨朝兮入大谷,道逶迤兮嵐气清。”⒉地名。又称 大谷口、水泉口。在今 洛阳市 南。《后汉书·董卓传》:“卓 遣将 李傕 诣 坚 求和,坚 拒絶不受,进军 大谷,距 洛 九十里。”李贤 注:“大谷口 在故 嵩阳 西北三十五里,北出对 洛阳 故城。张衡《东京赋》云‘盟津 达其后,大谷 通其前’是也。”其地以产梨著名。《文选·潘岳<闲居赋>》:“张公 大谷 之梨,梁侯 乌椑之柿。”刘良 注:“张公 居 大谷,有夏梨,海内唯此一
    • 12.
      天常释义:天的常道。常指封建的纲常伦理。《左传·文公十八年》:“顓頊氏 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嚚,傲很明德,以乱天常。”汉 蔡琰《悲愤诗》之一:“汉 季失权柄,董卓 乱天常。”《明史·程启充传》:“启充 言:‘灾及内寝,良由徇情之礼有戾天常,僭逼之名深乖典则。’”
    • 13.
      奸凶释义:⒈亦作“姦兇”。亦作“姧凶”。亦作“奸兇”。亦作“奸凶”。指奸诈凶恶的人。三国 蜀 诸葛亮《出师表》:“庶竭駑钝,攘除姦凶。”唐 李翱《祭中书韦相公文》:“升俊良之滞淹,摧姦兇之炽盛。”唐 元稹《招讨镇州制》:“便合兴师进讨,以翦姧凶。”宋 苏舜钦《苦调》诗:“姦凶喜欺罔,放意快目前。”海上闲人《上海罢市实录·粤侨学校学生联合分会宣言》:“比者 京 津 学子,吴 楚 生徒,反 日 挥戈,抽刀断水,亟联团体,先扫奸兇。”⒉奸诈凶恶。晋 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上》:“河东 太守 董卓 慕其名,使兄遗 奂(张奂)
    • 14.
      寝疾释义:亦作“寑疾”。卧病。《左传·昭公七年》:“寡君寝疾,於今三月矣。”《后汉书·董卓传》:“及 灵帝 寑疾,璽书拜 卓 为 并州 牧。”《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文帝 寝疾於 仁寿宫,夫人与太子 广 同侍疾。”清 曾国藩《唐确慎公墓志铭》:“时总督 陶文毅公 澍 寝疾,公代行使院政事。”
    • 15.
      寡鲜释义:少。唐 刘知几《史通·品藻》:“史氏自 迁固 作传,如以品汇相从。然其中或以年世迫促,或以人物寡鲜,求其具体必同,不可多得。是以 韩非、老子,共在一篇,董卓、袁绍,无闻二録。”
    • 16.
      少妻释义:⒈妾。《后汉书·董卓传》:“卓 朝服升车,既而马惊堕泥,还入更衣。其少妻止之。卓 不从,遂行。”清 赵翼《陔馀丛考·如夫人小妻傍妻下妻少妻庶妻》:“妾又谓之少妻。”⒉年轻的妻子。刘亚舟《男婚女嫁》第三七章:“一天夜晚,孀寡 林 家,正然是老妇哭儿子,少妻想丈夫,许大马棒 属下的一股匪徒闯进来。”
    • 17.
      尺口释义:指婴儿。《三国志·吴志·孙晧传》“追改 定 名为 布”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江表传》:“定 为子求少府 李勖 女,不许。定 挟忿譖 勖 於 晧,晧 尺口诛之,焚其尸。”《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元年》:“﹝ 董卓 ﹞杀太傅 袁隗、太僕 袁基,及其家尺口以上五十餘人。”胡三省 注:“尺口,谓婴儿也。”
    • 18.
      崩剥释义:⒈纷乱,衰乱。 《后汉书·董卓传论》:“董卓 初以虓闞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李贤 注:“剥犹乱也。”⒉倒塌;剥落。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正始寺》:“纤列之状如一古,崩剥之势似千年。”唐 韦应物《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诗:“墻宇或崩剥,不见旧题名。”清 陈维崧《倾杯乐·善权寺火》词:“雨淋浪,蘚崩剥,坏梁雷篆。”
    • 19.
      崩沸释义:山崩河沸。 喻社会动乱。语本《诗·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后汉书·董卓传赞》:“董卓 滔天,干逆三才,方 夏 崩沸,皇京烟埃。”
    • 20.
      帐下释义:⒈营帐中。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樊噲 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 噲,噲 直撞入,立帐下。”唐 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清 严遂成《三垂冈》诗:“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樽前老泪多。”⒉指将帅的部下。《后汉书·董卓传》:“韩遂 走 金城 羌 中,为其帐下所杀。”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鲍丘水》:“﹝ 刘靖 ﹞乃使帐下 丁鸿 督军士千人,以 嘉平 二年立遏于水。”唐 王维《献始兴公》诗:“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不?”清 吴伟业《临江参军》诗:“日暮箭鏃尽,左右刀鋋集,帐
董卓是什么意思 董卓读音 怎么读 董卓,拼音是dǒng zhuó,董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董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