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警 [yè jǐng]
1. 夜间警戒。
夜警 引证解释
⒈ 夜间警戒。
引《新唐书·仪卫志下》:“伶工谓夜警为严,凡大驾严,夜警十二曲,中警三曲,五更严三遍。”
唐 吴融 《无题》诗:“鵁鶄夜警池塘冷,蝙蝠昼飞楼阁空。”
夜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变头释义:古人把《子夜警歌》称为《六变》之首,谓之“变头”。
- 2.
夜觉释义:犹夜警。
- 3.
恻怛释义:⒈哀伤。《礼记·问丧》:“惻怛之心,痛疾之意,悲哀志懣气盛,故袒而踊之。”《后汉书·祭遵传》:“征虏将军 潁阳侯 遵,不幸早薨,陛下仁恩,为之感伤,远迎 河 南,惻怛之慟,形於圣躬。”《旧唐书·岑文本传》:“其夕,太宗 闻严鼓之声,曰:‘文本 殞逝,情深惻怛,今宵夜警,所不忍闻。’命停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老龙舡户》:“状中称死者不下百餘,其千里无主者,更不知凡几。公骇异惻怛,筹思废寝。”⒉犹恻隐。宋 叶适《乐清县学三贤祠堂记》:“贾公 惻怛长者,惠贫恤孤。”明 宋濂《<杏庭摘稿>序》:“其发之於诗
- 4.
敬命释义:遵奉命令。《逸周书·大开武》:“其维天命,王其敬命。”《左传·昭公元年》:“鲁 虽有罪,其执事不辟难,畏威而敬命矣。”唐 牛僧孺《玄怪录·岑顺》:“金象 将军使我语 岑君,军城夜警,有喧諍者,蒙君见嘉,敢不敬命。”
- 5.
昼警夕惕释义:日夜警惕戒慎。
- 6.
昼警暮巡释义:白天黑夜警戒。比喻防范严密。
- 7.
燎煇释义:谓燃炬以照之。明 刘基《郁离子·虎貙》:“若石 隐于 冥山 之阴,有虎恒蹲以窥其藩。若石 帅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鉦,日入而燎煇,宵则振鐸以望。”
- 8.
警巡释义:警卫巡视。唐 白居易 《除军使邠宁节度使制》:“自领军卫,为爪牙,夙夜警巡,不懈于位。” 宋 徐铉 《招讨妖贼制》:“仍委诸县长吏,安存编户,宣示国恩,防护警巡,勿令扰动。”
- 9.
谥典释义:⒈亦作“諡典”。 赠谥的仪节。南朝 宋 颜延之《陶徵士诔》:“有合謚典,无愆前志,询诸友好,宜謚曰 靖节徵士。”明 鹿善继《请谥揭》:“今諡典集议,职何敢私避以遏先德,谨陈崖略,恭候大君子公评。”《清史稿·礼志六》:“乾隆 四十一年,定 明 代殉国诸臣,既邀諡典,并许入祠。”⒉谥法。宋 楼钥《成恭皇后改谥议》:“谨攷之諡典曰:‘夙夜警戒曰成;谦而好礼曰恭。’”参见“謚法”。
- 10.
骑官释义:⒈宫中值夜警卫。 《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六年》:“魏主 增置勋府庶子,厢别六百人;又增骑官,厢别二百人。”胡三省 注:“勋府庶子及骑官,皆宿卫者也。”⒉星宿名。《史记·天官书》:“房南众星曰骑官。”《魏书·术艺传·张渊》:“库楼炯炯以灼明,骑官腾驤而奋足。”原注:“骑官二十七星在氐南。骑官典乘,故曰腾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