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下 [xī xià]
1. 子女幼时常依于父母膝下,故借指幼儿。
例亲生之膝下。——《孝经》
膝下犹虚。
英[ children; ]
2. 在与父母通信时,用作敬辞,表示对父母的爱慕。
例违离膝下,三十五年。——守文护《报父母》
父亲大人膝下。
英[ (in letters)address to one's parents; ]
膝下 引证解释
⒈ 指人幼年时常依于父母膝旁,言父母对幼孩之亲昵。又如给父母或祖父母写信时,在开头的称呼下加“膝下”两字,以示亲敬。
引《孝经·圣治》:“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
唐玄宗 注:“亲犹爱也,膝下谓孩幼之时也。”
后用作对父母的亲敬之称。 晋 刘柔 妻 王氏 《怀思赋》:“忆昔日之欢恃,奉膝下而怡裕。”
北周 宇文护 《报母书》:“区宇分崩,遭遇灾祸,违离膝下,三十五年。”
京剧《孔雀东南飞》第一场:“母亲请上受我一拜。儿久离膝下,少奉甘旨,恕孩儿不孝之罪。”
⒉ 指父母的身边。
引南朝 梁 沉约 《为文惠太子礼佛愿疏》:“元良之位,长守膝下之懽。”
《新唐书·高宗纪》:“太宗 尝命皇太子游欢习射,太子辞以非所好,愿得奉至尊,居膝下。”
《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老夫妻正喜多了两个媳妇庆赏团圆,偏儿子又不在膝下。”
巴金 《我的眼泪》:“他出生在阳光明媚的 南欧 的乡村,在双亲的膝下一直生活到十三岁。”
国语词典
膝下 [xī xià]
⒈ 膝盖底下。
例如:「男儿膝下有黄金。」
⒉ 父母跟前。
引《儒林外史·第三九回》:「父亲年老 ,儿子不敢远离膝下。」
例如:「承欢膝下」、「膝下犹虚」。
⒊ 书信中子女对祖父母或父母的提称语。
例如:「父亲大人膝下」。
膝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乾女儿释义:义女。《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难道把他极爱的一个乾女儿给他最疼的一个外甥儿,他还有甚么不愿意的不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三回:“母亲这么欢喜,何不把这位妹妹拜在膝下做个乾女儿呢?”曹禺《日出》第二幕:“那个小东西,我要把她收做我的干女儿。”
- 2.
儿孙绕膝释义:子孙围绕膝下。 多用于形容子女侍奉父母。
- 3.
升科释义:⒈登科,及第。 唐 贾岛《送雍陶及第归成都宁亲》诗:“同日昇科士,谁同膝下荣?”⒉明 清 定制谓开垦荒地,满规定年限(水田六年,旱田十年)后,就按照普通田地收税条例征收钱粮。科,科税。明 范濂《云间据目抄》卷四:“苟可修復故道,不妨动众劳民,万一不可,亦藉升科补之。”清 龚自珍《乙丙之际塾议第二十》:“则歷任州县升科,以达于户部矣。”章炳麟《代议然否论》:“而 新疆 与东三省,其陇亩往往未升科,纵升科亦必不能过 辰 沅。”
- 4.
县壶释义:⒈漏水计时壶。即后世漏壶的原始形式。⒉《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后以“悬壶”称行医卖药。“悬壶”也写作“县壶”。明 吴承恩《寿王可斋七帙障词》:“膝下儿孙,庆县壶之有继;门前宾客,喜絜榼之方来。”
- 5.
周甲释义:满六十年。干支纪年一甲子为六十年,故称。《清史稿·礼志五》:“﹝ 康熙 ﹞六十年,御极週甲,命 世宗 率皇子、皇孙诣 盛京,皇子祭 昭陵,皇孙祭 永陵,帝亲往 福陵 大祭。”清 吴炽昌《容窗闲话初集·八松墓》:“老夫年已週甲,膝下无儿,多金何为。”
- 6.
在堂释义:谓母亲健在。《左传·哀公二年》:“君夫人在堂,三揖在下。君命祇辱。”晋 潘岳《闲居赋》:“太夫人在堂,有羸老之疾,尚何能违膝下色养,而屑屑从斗筲之役乎?”《北史·儒林传下·王孝籍》:“加以慈母在堂,光阴迟暮,寒暑违闕,关山超远。”
- 7.
干仆释义:办事能干的仆役。 清 恽敬《与姚秋农》:“今远离膝下,上无严师,中无益友,下无干僕。且市井之人,引之多事,便于销算,故至于此耳。”清 毛祥麟《对山馀墨·某公子》:“公子某,好蓄姬妾,干僕四出觅佳丽。恆昼见而宵劫,人畏其势,不敢讼。”
- 8.
干女儿释义:义女。 《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难道把他极爱的一个乾女儿给他最疼的一个外甥儿,他还有甚么不愿意的不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三回:“母亲这么欢喜,何不把这位妹妹拜在膝下做个乾女儿呢?”曹禺《日出》第二幕:“那个小东西,我要把她收做我的干女儿。”
- 9.
承欢膝下释义:承欢:旧指侍奉父母;膝下:子女幼时依于父母膝下,故表示幼年。旧指侍奉父母。
- 10.
承欢释义:⒈旧指侍奉父母等:承欢膝下。 ⒉迎合别人的心意以博取欢心。
- 11.
拳跽释义:屈膝下跪。宋 张唐英《蜀檮杌》:“吾 唐 室諫臣,终不能拳跽与鸡犬同食。”宋 苏洵《上韩舍人书》:“自闲居十年,人事荒废,渐不喜承迎将逢、拜伏拳跽。”
- 12.
散秩释义:闲散而无一定职守的官位。唐 白居易《昨日复今辰》诗:“散秩优游老,闲居浄洁贫。”宋 王禹偁《对雪感怀呈翟使君冯中允同年》诗:“山中甘散秩,膝下奉晨羞。”《清史稿·礼志六》:“明年祠成,颁御书额曰‘崇忠念旧’,设位为祭。前殿内大臣或散秩大臣、尚书、都统主之。”
- 13.
暮衰释义:犹衰老。《再生缘》第六三回:“目下年华已暮衰,性望膝下抱孙孩。”
- 14.
泣血稽颡释义: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仪,屈膝下跪,以额触地。指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向前来致哀的宾客哭拜并致以谢忱。
- 15.
男儿两膝有黄金释义:见“男儿膝下有黄金”。
- 16.
男儿膝下有黄金释义:谓男子汉大丈夫不轻易屈膝下跪。
- 17.
画荻释义:宋 欧阳修 四岁而孤,家贫,母 郑氏 以荻管画地写字,教其读书。见《宋史·欧阳修传》。后以“画荻”为称颂母教之典。宋 刘克庄《挽刘母王宜人》诗:“分灯照隣女,画荻训贤郎。”明 陈汝元《金莲记·昼锦》:“膝下久离,徒切倚门之望;榜中双占,忝成画荻之功。”清 黄轩祖《游梁琐记·吴翠凤》:“转辗四年餘,儿顿长,凤 画荻教导,弥觉聪慧。”
- 18.
登途释义:亦作“登涂”。上路;起程。唐 梁肃《述初赋》:“何皇鉴之偏属,降湛恩於鯫生。若侧足以登涂,方飭躬以效诚。”宋 朱熹《答汪尚书书》:“伏蒙劝行,尤荷眷念……但老人年来多病,既不敢劳动登途,又不敢远去膝下,只此一事,便自难处。”《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舍利弗 与众而辞别,是日登途便即发。”
- 19.
稽颡释义: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
- 20.
膝下释义:儿女幼时常在父母跟前,因此旧时表示有无儿女,常说“膝下怎样怎样”;给父母或祖父母写信时,也在开头的称呼下面加“膝下”两字:膝下犹虚(还没有儿女)。 父亲大人膝下。
膝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乾女儿释义:义女。《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难道把他极爱的一个乾女儿给他最疼的一个外甥儿,他还有甚么不愿意的不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三回:“母亲这么欢喜,何不把这位妹妹拜在膝下做个乾女儿呢?”曹禺《日出》第二幕:“那个小东西,我要把她收做我的干女儿。”
- 2.
儿孙绕膝释义:子孙围绕膝下。 多用于形容子女侍奉父母。
- 3.
升科释义:⒈登科,及第。 唐 贾岛《送雍陶及第归成都宁亲》诗:“同日昇科士,谁同膝下荣?”⒉明 清 定制谓开垦荒地,满规定年限(水田六年,旱田十年)后,就按照普通田地收税条例征收钱粮。科,科税。明 范濂《云间据目抄》卷四:“苟可修復故道,不妨动众劳民,万一不可,亦藉升科补之。”清 龚自珍《乙丙之际塾议第二十》:“则歷任州县升科,以达于户部矣。”章炳麟《代议然否论》:“而 新疆 与东三省,其陇亩往往未升科,纵升科亦必不能过 辰 沅。”
- 4.
县壶释义:⒈漏水计时壶。即后世漏壶的原始形式。⒉《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后以“悬壶”称行医卖药。“悬壶”也写作“县壶”。明 吴承恩《寿王可斋七帙障词》:“膝下儿孙,庆县壶之有继;门前宾客,喜絜榼之方来。”
- 5.
周甲释义:满六十年。干支纪年一甲子为六十年,故称。《清史稿·礼志五》:“﹝ 康熙 ﹞六十年,御极週甲,命 世宗 率皇子、皇孙诣 盛京,皇子祭 昭陵,皇孙祭 永陵,帝亲往 福陵 大祭。”清 吴炽昌《容窗闲话初集·八松墓》:“老夫年已週甲,膝下无儿,多金何为。”
- 6.
在堂释义:谓母亲健在。《左传·哀公二年》:“君夫人在堂,三揖在下。君命祇辱。”晋 潘岳《闲居赋》:“太夫人在堂,有羸老之疾,尚何能违膝下色养,而屑屑从斗筲之役乎?”《北史·儒林传下·王孝籍》:“加以慈母在堂,光阴迟暮,寒暑违闕,关山超远。”
- 7.
干仆释义:办事能干的仆役。 清 恽敬《与姚秋农》:“今远离膝下,上无严师,中无益友,下无干僕。且市井之人,引之多事,便于销算,故至于此耳。”清 毛祥麟《对山馀墨·某公子》:“公子某,好蓄姬妾,干僕四出觅佳丽。恆昼见而宵劫,人畏其势,不敢讼。”
- 8.
干女儿释义:义女。 《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难道把他极爱的一个乾女儿给他最疼的一个外甥儿,他还有甚么不愿意的不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三回:“母亲这么欢喜,何不把这位妹妹拜在膝下做个乾女儿呢?”曹禺《日出》第二幕:“那个小东西,我要把她收做我的干女儿。”
- 9.
承欢膝下释义:承欢:旧指侍奉父母;膝下:子女幼时依于父母膝下,故表示幼年。旧指侍奉父母。
- 10.
承欢释义:⒈旧指侍奉父母等:承欢膝下。 ⒉迎合别人的心意以博取欢心。
- 11.
拳跽释义:屈膝下跪。宋 张唐英《蜀檮杌》:“吾 唐 室諫臣,终不能拳跽与鸡犬同食。”宋 苏洵《上韩舍人书》:“自闲居十年,人事荒废,渐不喜承迎将逢、拜伏拳跽。”
- 12.
散秩释义:闲散而无一定职守的官位。唐 白居易《昨日复今辰》诗:“散秩优游老,闲居浄洁贫。”宋 王禹偁《对雪感怀呈翟使君冯中允同年》诗:“山中甘散秩,膝下奉晨羞。”《清史稿·礼志六》:“明年祠成,颁御书额曰‘崇忠念旧’,设位为祭。前殿内大臣或散秩大臣、尚书、都统主之。”
- 13.
暮衰释义:犹衰老。《再生缘》第六三回:“目下年华已暮衰,性望膝下抱孙孩。”
- 14.
泣血稽颡释义: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仪,屈膝下跪,以额触地。指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向前来致哀的宾客哭拜并致以谢忱。
- 15.
男儿两膝有黄金释义:见“男儿膝下有黄金”。
- 16.
男儿膝下有黄金释义:谓男子汉大丈夫不轻易屈膝下跪。
- 17.
画荻释义:宋 欧阳修 四岁而孤,家贫,母 郑氏 以荻管画地写字,教其读书。见《宋史·欧阳修传》。后以“画荻”为称颂母教之典。宋 刘克庄《挽刘母王宜人》诗:“分灯照隣女,画荻训贤郎。”明 陈汝元《金莲记·昼锦》:“膝下久离,徒切倚门之望;榜中双占,忝成画荻之功。”清 黄轩祖《游梁琐记·吴翠凤》:“转辗四年餘,儿顿长,凤 画荻教导,弥觉聪慧。”
- 18.
登途释义:亦作“登涂”。上路;起程。唐 梁肃《述初赋》:“何皇鉴之偏属,降湛恩於鯫生。若侧足以登涂,方飭躬以效诚。”宋 朱熹《答汪尚书书》:“伏蒙劝行,尤荷眷念……但老人年来多病,既不敢劳动登途,又不敢远去膝下,只此一事,便自难处。”《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舍利弗 与众而辞别,是日登途便即发。”
- 19.
稽颡释义: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
- 20.
膝下释义:儿女幼时常在父母跟前,因此旧时表示有无儿女,常说“膝下怎样怎样”;给父母或祖父母写信时,也在开头的称呼下面加“膝下”两字:膝下犹虚(还没有儿女)。 父亲大人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