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é jiē,(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zòu,(1) 作乐(yuè ㄩㄝˋ),依照曲调吹弹乐器。【组词】:演奏。奏国歌。奏鸣曲。(2) 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组词】:启奏。奏议。奏疏。奏折。奏本。奏对。(3) 呈现,取得。【组词】:奏效。奏功。奏捷(取得胜利)。大奏奇功。
1. 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
英[ rhythm; ]
2. 比喻规律、步骤。
例工作要有节奏地进行。
英[ regular pattern; ]
⒈ 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
引《礼记·乐记》:“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於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唐 裴铏 《传奇·元柳二公》:“有仙娥数辈,奏笙簧簫笛,旁列鸞凤之歌舞,雅合节奏。”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坎坎鼓我》:“‘依琴作坎坎之乐’,言其坎坎应节奏也。”
张长 《空谷兰》:“随着歌声的节奏,她们轻轻摇晃着身子,那么舒畅。”
⒉ 喻指均匀有规律的进程。
引茅盾 《野蔷薇·一个女性》:“她觉得大自然的流转就是她自己的命运的节奏。”
冯雪峰 《关于主题》:“这剧本是有情节上的连贯性的,但在摄制时必须更着重思想情绪的发展与节奏。”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在社会主义的轨道上》:“我跨上列车,心情是异乎寻常的,仿佛这紧张生动的生活节奏,将我全身的螺丝也拧紧了。”
⒊ 礼节制度。指有关礼仪的各种规定。
引《荀子·王制》:“案平政教,审节奏,砥礪百姓,为是之日,而兵剸天下劲矣。”
《荀子·富国》:“必将脩礼以齐朝,正法以齐官,平政以齐民,然后节奏齐於朝,百事齐於官,众庶齐於下。”
杨倞 注:“节奏,礼之节文也,谓上下皆有礼也。”
⒈ 音乐中交替出现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
近节拍
⒉ 比喻有规律的进程。
例如:「生活有了节奏,就不会再觉得生命空虚了。」
1.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该有节奏,一张一弛,有劳有逸,这样才能提高效率。
2.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有节奏,最好是一张一弛。
3.但他写信的基调、节奏、感情与简洁与我“如出一辙”。
4.故事的发展很有节奏,先缓后急,最后却急转直下,越来越快。
5.都市生活节奏过快,很难找到悠游自在的心境了。
6.那位教授说话的语调抑扬顿挫,很有节奏。
7.现代社会要求快节奏、高效率,老牛破车,拖拖拉拉是要落伍的。
8.与他人步调一致有规则、有节奏地行走。
9.能够增强节奏感,使语言整齐、语句匀称,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和背诵。
10.青蛙那有节奏的叫声,就像一曲美妙的乐曲一样动听。
11.春天像种子破土而出的拱动的力,树木拔节的喧响的节奏。
12.青蛙那有节奏的叫声,就像一部小夜曲。
13.我家屋后有一片茂密的竹林,那里翠竹万竿,个个都是劲节凌云。远看,是汪洋的竹海。碧绿的“海浪”一浪盖过一浪,“沙沙沙”的细浪声,节奏鲜明、悦耳动听。
14.人生就像战场,不是你死便是我活。社会不断发展,跟不上节奏的都将被淘汰,只有不断地汲取教训,不断改变自我去适应社会,才能被社会所录用。
15.人生像一首诗,它有自己的韵律和节奏,也有生长和腐坏的内在周期。
16.夏雨唤醒了荷叶,荷花。一池的清凉让太阳不再刺眼,不再炙热。满池的荷叶被打得笃笃响,似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律动出欢快的节奏。
17.蟋蟀藏在墙允边的石缝里,“卿哩、哪哩”地叫个没完,好像在跟谁吵架,又好像一把电吉他,发出那活跃又有节奏的乐曲。
18.走在夏夜的田野上,远远的传来了青蛙那有节奏的叫声,就好像一部小夜曲;你再细听,它们好象在说着稻花有多香,又好象在说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19.朋友就像疲惫日子里的一把摇椅,温柔地为你摇曳入眠的节奏。
20.池中的荷叶伴着微风的节奏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