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卒 [bīng zú]
1. 士兵的旧称。
英[soldier;]
兵卒 引证解释
⒈ 士兵的旧称。
引晋 傅玄 《晋鼓吹曲·顺天道》:“兵卒练,将如闞虎。”
宋 陈亮 《与王季海丞相书》:“边陲之急慢,粮草之虚实,兵卒之强弱,城壁之坚脆,歷然在目,朗然在心。”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本朝开国时, 江阴 城最后降。有女子为兵卒所得。”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兵卒纯善如平民,与人无侮无扰。”
国语词典
兵卒 [bīng zú]
⒈ 士兵、战士。
引《乐府诗集·卷一九·鼓吹曲辞四·晋·傅玄·顺天道》:「兵卒练,将如阚虎。」
《儒林外史·第八回》:「船上有千万火把,照见小船,叫一声『拿!』几十个兵卒跳上船来,走进中舱,把王道台反剪了手,捉上大船。」
兵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卒释义:中军的兵卒。
- 2.
五章释义:⒈指服装上的五种不同文采。用以区别尊卑。《书·皋陶谟》:“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孔 传:“五服: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服也。尊卑彩章各异,所以命有德。”《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九文、六采、五章,以奉五色。”杜预 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色备谓之绣。集此五章,以奉成五色之用。”清 沉育《皋陶祠》诗:“主德宽三宥,臣心慎五章。”⒉泛指五采。唐 李白《古风》诗之四:“凤飞九千仞,五章备綵珍。”⒊兵卒的五色徽号,用以分别队伍的行列。《尉缭子·经卒令》:“卒有五章
- 3.
从兵释义:⒈归顺的军队。 ⒉亲随的兵卒。
- 4.
候逻释义:侦察巡逻。亦指侦察巡逻的兵卒。
- 5.
候遮释义:⒈候和遮。 古代两种侦察敌情的兵卒。⒉泛指侦察吏卒。
- 6.
偏卒释义:战车与兵卒。《管子·君臣下》:“虽有偏卒之大夫,不敢有幸心,则上无危矣。”郭沫若 等集校引 俞樾 云:“‘偏’者车数,‘卒’者人数,成 七年《左传》杜 注引《司马法》曰:‘百人为卒,车九乘为小偏,十五乘为大偏’是也。有偏卒之大夫,盖谓大夫之家有车徒者耳。”一说“偏卒”皆副佐之义。见集校引 丁士涵 说。
- 7.
兵厮释义:供役使的兵卒。
- 8.
兵多者败释义:指兵卒过多的军队,常常会吃败仗,因为兵将各有所恃,号令不齐。
- 9.
兵长释义:兵卒的长官。
- 10.
军丁释义:兵卒;士兵。
- 11.
军兵释义:兵卒。
- 12.
军健释义:兵卒。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先差赴 庆州 行营押官 郑神佐 阵没,其室女年二十四,先亡父未行营已前,许嫁右驍雄军健 李玄庆,未受财礼。”元 李直夫《虎头牌》第二折:“统领着军健,相持的那地面,但要你用心儿把守得安然。”《说岳全传》第九回:“站了一会,只见一个军健从东首辕门边茶馆内走将出来。”
- 13.
军卒释义:兵卒。
- 14.
军汉释义:军人;兵卒。
- 15.
勇夫悍卒释义:勇猛凶悍的武士与兵卒。
- 16.
占破释义:⒈占尽,占有。 宋 杨万里《道旁槿篱》诗:“占破半年犹道少,何曾一日不芳来。”宋 魏了翁《浪淘沙·刘左史之生赋两词寄之》之二:“仍是天公偏著意,占破春閒。”⒉指在编制而不能尽职。《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六年》:“当无事时,武备不修,务为因循,兵卒例皆占破,一闻啸聚,而帅臣、监司仓皇失措。”⒊指在编制而不能尽职者。宋 岳飞《奏措置曹成事宜状》:“臣所统本军官兵一万二千餘人,除存留二千人 吉州 看管老小并随军輜重、火头、占破外,实出战只有七千餘人。”⒋违法占取。《元典章·刑部·擅科》:“管城县 县尹 李济
- 17.
卫卒释义:护卫的兵卒。
- 18.
哈号释义:清 代京师中巡逻兵卒报晓。
- 19.
喽罗释义:⒈机智,伶俐。⒉聚众起事头目的兵卒。⒊听从他人指挥的人。
- 20.
塘卒释义:驿站的兵卒。 专备以传送文报、巡更查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