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金策 金策的意思
jīn

金策

简体金策
繁体
拼音jīn cè
注音ㄐㄧㄣ ㄘㄜ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īn,(1)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组词】:黄金。金子。金笔。(2)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组词】:金属。五金(旧指金银铜铁锡)。合金(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金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3) 钱。【组词】:现金。基金。挥金如土。(4) 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例句】:金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金声(①钲声;②钟声)。金鼓(锣鼓)。(5)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6) 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例句】:金兰(友情深)。金刚(梵语意译,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金瓯(①盛酒器;②喻疆土完整)。金城汤池。(7) 一些动、植物因颜色似金而得名。【组词】:金鱼。金乌(太阳)。金龟。金丝猴。(8) 中国朝代名。【组词】:金代。(9) 姓。

cè,(1)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2) 鞭打。【组词】:策马。鞭策。(3) 激励,促进。【组词】:策动。策勉。(4)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组词】:简策。(5)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组词】:策命。策免。策封。(6)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组词】:策论。策问。(7) 杖。【组词】:策杖。(8)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9) 计谋,主意,办法。【组词】:上策。献策。决策。政策。策划。束手无策。(10)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11) 姓。

基本含义

指高明的计策或妙策。

金策的意思

金策 [jīn cè]

1. 古代记载大事或帝王诏命的连编金简。

3. 指禅杖。僧所持。

金策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记载大事或帝王诏命的连编金简。

汉 张衡 《西京赋》:“帝有醉焉,乃为金策,锡用此土”
《汉书·武帝纪》“﹝ 元封 元年﹞夏四月癸卯,上还,登封 泰山”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王者功成治定,告成功於天。封,崇也,助天之高也。刻石纪号,有金策石函金泥玉检之封焉。”
唐 白居易 《一策头》:“是以窥玉旒,读金策,惭惶僶俛,不知所裁者久矣。”

⒉ 指禅杖。僧所持。

《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被毛褐之森森,振金策之铃铃。”
李善 注:“金策,锡杖也。”
唐 权德舆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诗:“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明 高启 《次韵及禅师怀王水曹》之二:“应思躡金策,同向海天飞。”


金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天醉释义:⒈《文选·张衡〈西京赋〉》:“昔者大帝説秦繆公而覲之,饗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乃为金策锡用此土而翦诸鶉首。”李善注引虞喜《志林》曰:“喭曰:‘天帝醉秦暴,金误陨石坠。’”后因以“天醉”比喻世事混乱。⒉谓不饮酒却兀然无知。
    • 2.
      检玉释义:指封禅。古封禅有金策、石函、金泥、玉检之封。
    • 3.
      着令释义:书面写定的规章制度。《汉书·景帝纪》:“秋七月,詔曰:‘吏受所监临,以饮食免,重;受财物,贱买贵卖,论轻。廷尉与丞相更议著令。’”颜师古 注:“著音著作之著,音竹筯反。”《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元年二月壬戌,以大中大夫 贾詡 为太尉,御史大夫 华歆 为相国……其宦人为官者不得过诸署令;为金策著令,藏之石室。”宋 沉括《梦溪笔谈·故事一》:“衣冠故事多无著令,但相承为例。”(1).下令;责成。唐 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故人赠我我不违,著令山水含清暉。”唐 元稹《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公
    • 4.
      秦醉释义:汉 张衡《西京赋》:“昔者大帝説 秦繆公 而覲之,饗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乃为金策,锡用此土,而翦诸鶉首。”言天帝在醉意蒙矓中赐 缪公 以 秦 境之地。后因以“秦醉”谓侥倖取得政权。
    • 5.
      金策释义:⒈古代记载大事或帝王诏命的连编金简。 汉 张衡《西京赋》:“帝有醉焉,乃为金策,锡用此土”《汉书·武帝纪》“﹝ 元封 元年﹞夏四月癸卯,上还,登封 泰山”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王者功成治定,告成功於天。封,崇也,助天之高也。刻石纪号,有金策石函金泥玉检之封焉。”唐 白居易《一策头》:“是以窥玉旒,读金策,惭惶僶俛,不知所裁者久矣。”⒉指禅杖。僧所持。《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被毛褐之森森,振金策之铃铃。”李善 注:“金策,锡杖也。”唐 权德舆《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诗:“口翻贝叶古字

金策(jinc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金策是什么意思 金策读音 怎么读 金策,拼音是jīn cè,金策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金策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