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牵连 牵连的意思
qiānlián

牵连

简体牵连
繁体牽連
拼音qiān lián
注音ㄑㄧㄢ ㄌㄧ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iān,(1) 拉,引领向前。【组词】:牵引。牵曳。牵头。牵线。牵萝补屋(把萝藤拉上屋顶来补草房,形容生活困难,亦喻将就凑合)。(2) 关连,带累。【组词】:牵连。牵强(勉强牵连在一起)。意惹情牵。

lián,(1) 相接。【组词】:连日。连夜。连年。连亘(接连不断)。连襟(姐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连载。连缀。连理。烽火连天。连篇累(lěi )牍。(2) 带,加上。【组词】:连带。连坐(一个人犯法,他的家属、亲族、邻居连带受处罚)。(3) 就是,既使,甚至于。【例句】:连我都不信。(4) 联合。【组词】:外连东吴。(5) 军队的编制单位,“排”的上一级。【组词】:连长。(6) 姓。(7) 同“琏”,古代宗庙盛黍稷的器具。(8) 同“链”,铅矿。

基本含义

指因为某人或某事而牵涉到其他人或其他事,泛指因一人或一事而连累其他人。

牵连的意思

牵连 [qiān lián]

1. 关联。

他与这笔买卖有牵连。

[ relate; ]

2. 连接;联系。

南北的居民保持着一线牵连。

[ connect; tie; ]

3. 株连;连累。

牵连佐证法所不及者。——清·方苞《狱中杂记》

[ implicate; involve; ]

4. 留连;牵挂。

奴去也,莫牵连。——《红楼梦》

[ worry; miss; ]

5. 拖延。

牵连久不解。——唐·杜牧《雪中书怀》

[ delay; ]

牵连 引证解释

⒈ 关联。

《淮南子·要略》:“理万物,应变化,通殊类,非循一迹之路,守一隅之指,拘繫牵连之物,而不与世推移也。”
《朱子语类》卷七五:“参伍是相牵连之意。”
康濯 《春种秋收·牲畜专家》:“我不知道 刘春堂 跟牲口市上的买卖有什么牵连。”

⒉ 连接;联系。

明 唐顺之 《叙广右战功》:“公兵与百户兵牵连行至城,城中人讙,始知 柳州 兵之能战贼也。”
艾青 《双尖山》诗:“使南北的居民保持了一线牵连。”

⒊ 犹联袂。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景贤·书周孝子事》:“子善书画,而无门可投;吾多交游,而无物为贄,盍牵连南行,彼此各有所济。”

⒋ 株连;连累。

宋 欧阳修 《镇安军节度使程公神道碑铭》:“自 仲淹 贬而朋党之论起,朝士牵连出,语及 仲淹 者,皆指为党人。”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牧庵相国》:“后因 闽 中事牵连,謫戍西域。”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若与此辈理论,可以被牵连到白费唇舌,一事无成。”

⒌ 留连;牵挂。

唐 韩愈 《刘统军碑》:“既葬,将反柩于京师,舍于墓次,故吏文武士门人,送客讫事,会哭将退,咸顾恋牵连。”
《红楼梦》第五回:“奴去也,莫牵连。”

⒍ 犹缠绵。

元 朱孟翁 《春日田园杂兴》诗:“牧儿懒散骑牛过,游子牵连信马行。”

⒎ 拖延。

唐 杜牧 《雪中书怀》诗:“北虏坏亭障,闻屯千里师;牵连久不解,他盗恐旁窥。”


国语词典

牵连 [qiān lián]

⒈ 牵涉关联,互相连带。

《朱子语类·卷七〇·易·小畜》:「小畜但能畜得九三一爻而已。九三是迫近他底,那两爻自牵连上来。」
《儒林外史·第四四回》:「那人姓风,名影,是一件人命牵连的事。」

扳连 连累 干连 瓜葛 牵缠 牵涉 株连


牵连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干连释义:牵连。
    • 2.
      扳连释义:牵制。
    • 3.
      拖累释义:牵累;使受牵累:受孩子拖累。 不能因为我而拖累亲友。
    • 4.
      株连释义:指一人有罪,牵连别人;连累:株连九族。
    • 5.
      牵涉释义:一件事情关联到其他的事情或人:这案件牵涉到很多人。
    • 6.
      牵缠释义:牵扯;纠缠:家事牵缠。这件事牵缠了许多人。
    • 7.
      瓜葛释义:瓜和葛都是蔓生的植物,能缠绕或攀附在别的物体上,比喻辗转相连的社会关系,也泛指两件事情互相牵连的关系:他与此事没有瓜葛。
    • 8.
      连累释义:⒈〈动〉因事而使别人受到牵连。⒉lián lěi的又音。义同“连累lián lěi”。

牵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条线儿拴俩蚂蚱释义:俗谚。 形容两人关系密切,彼此牵连。
    • 2.
      不干释义:⒈不相干;没有牵连。⒉含有水分。⒊用于“不干不净”。表示不干净。借指人爱小偷小摸;作风不正派;说话带脏字眼或骂人的话。⒋不想干;不愿意干。⒌不买账,不愿意听从。
    • 3.
      互不相涉释义:彼此没有关系。涉牵连,关联。
    • 4.
      人犯释义:泛指某一案件中的被告或牵连在内的人:一干人犯。
    • 5.
      从坐释义:犹连坐。 因别人犯罪牵连而受处罚。《后汉书·邓禹传》:“永元 四年,阴皇后 巫蛊事发,乾(邓乾)从兄 奉 以后舅被诛,乾 从坐,国除。”《隋书·赵绰传》:“故 陈 将 萧摩訶,其子 世略 在 江 南作乱,摩訶 当从坐。”《宋史·岳飞传》:“幕属 于鹏 等从坐者六人。”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第五章第一节:“民众犯了罪,用法极严,如该从坐,不论老幼都不得免。”
    • 6.
      党锢之祸释义:东汉后期,宦官专权,引起官僚和一般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不满。官僚李膺、陈蕃和太学生郭泰等人抨击宦官弊 政。宦官诬告李膺和诸郡生徒结成朋党,诽谤朝廷。公元166年桓帝刘志下令逮捕李膺等二百多人。后虽 释放,但禁锢终身,不许做官,被称为第一次“党锢之祸”。灵帝时,“党人”又被起用。后来灵帝刘 宏在宦官要挟下,杀了陈蕃,并于公元169年捕杀李膺、杜密等百余人,陆续被牵连的有六七百人。公元 172年又一次逮捕“党人”和太学生千余人。公元176年还下令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及亲属,都免官禁锢。这就是第二次“党
    • 7.
      关生释义:牵连生发。
    • 8.
      关联释义:事物相互之间发生牵连和影响:国民经济各部门是互相关联互相依存的。这可是关联着生命安全的大事。
    • 9.
      关连释义:牵连;联系。
    • 10.
      刮擦释义:牵连。
    • 11.
      勾牵释义:牵挂;牵连。
    • 12.
      勾连释义:⒈勾结:暗中勾连。他们勾连在一起,干了不少坏事。⒉牵涉;牵连:一人做事一人担,绝不勾连别人。
    • 13.
      千里姻缘一线牵释义:指婚姻是由月下老人暗中用一红线牵连而成。
    • 14.
      千里姻缘使线牵释义:指婚姻是由月下老人暗中用一红线牵连而成。同“千里姻缘一线牵”。
    • 15.
      句剥释义:⒈搜刮。《新唐书·逆臣传上·安禄山》:“禄山 至,怒,乃大索三日,民间财貲尽掠之,府县因株根牵连,句剥苛急,百姓愈骚。”《新唐书·皇甫鎛传》:“鎛 以吏道进,既由聚敛句剥为宰相,至虽市道皆嗤之。”⒉亦作“句駮”。查核批驳。
    • 16.
      咎累释义:罪过的牵连。汉 蔡邕《范史云碑》:“﹝君﹞以为卜筮之术,得因吉凶,道治民情,以受薄偿,且无咎累。”《晋书·王濬传》:“今年平 吴,诚为大庆,於臣之身,更受咎累。”
    • 17.
      咬扯释义:攀扯,牵连。 《北京文学》1982年第4期:“让 宝根 这么一咬扯,倒好象有了什么私弊。”
    • 18.
      坐率释义:幼年子弟因父兄犯法被牵连而治罪。《汉书·石奋传》:“孤儿幼年未满十岁,无罪而坐率。”颜师古 注:“服虔 曰:‘率,坐刑法也。’如淳 曰:‘率,家长也。’幼年无罪,坐为父兄所率而并徙,如 説近之。”王先谦 补注:“王文彬 曰:‘言无罪而坐以适徙之法,服 説近之,特不当言刑耳。’注文‘率’上当有坐字。”
    • 19.
      坐累释义:因过失而受牵连;受牵连。《新唐书·吴兢传》:“﹝ 吴兢 ﹞累迁 洪州 刺史,坐累下除 舒州。”宋 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元丰 初,始为 河北 转运使,未几,坐累謫官累年,遇赦幸復知 处州。”明 叶盛《水东日记·李无易家旧物》:“国初,坐累徙 云南,发 龙江。”
    • 20.
      城门失火释义:因牵连而涉及祸害或损失,也说明事事之间都有一定的因果联系,提醒我们用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 属于联系的多样性中的间接联系,城门失火,要用到河里的水,水中生活着鱼。这是比喻祸事的蔓延,必将会伤害到无辜的人。

牵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条线儿拴俩蚂蚱释义:俗谚。 形容两人关系密切,彼此牵连。
    • 2.
      不干释义:⒈不相干;没有牵连。⒉含有水分。⒊用于“不干不净”。表示不干净。借指人爱小偷小摸;作风不正派;说话带脏字眼或骂人的话。⒋不想干;不愿意干。⒌不买账,不愿意听从。
    • 3.
      互不相涉释义:彼此没有关系。涉牵连,关联。
    • 4.
      人犯释义:泛指某一案件中的被告或牵连在内的人:一干人犯。
    • 5.
      从坐释义:犹连坐。 因别人犯罪牵连而受处罚。《后汉书·邓禹传》:“永元 四年,阴皇后 巫蛊事发,乾(邓乾)从兄 奉 以后舅被诛,乾 从坐,国除。”《隋书·赵绰传》:“故 陈 将 萧摩訶,其子 世略 在 江 南作乱,摩訶 当从坐。”《宋史·岳飞传》:“幕属 于鹏 等从坐者六人。”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第五章第一节:“民众犯了罪,用法极严,如该从坐,不论老幼都不得免。”
    • 6.
      党锢之祸释义:东汉后期,宦官专权,引起官僚和一般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不满。官僚李膺、陈蕃和太学生郭泰等人抨击宦官弊 政。宦官诬告李膺和诸郡生徒结成朋党,诽谤朝廷。公元166年桓帝刘志下令逮捕李膺等二百多人。后虽 释放,但禁锢终身,不许做官,被称为第一次“党锢之祸”。灵帝时,“党人”又被起用。后来灵帝刘 宏在宦官要挟下,杀了陈蕃,并于公元169年捕杀李膺、杜密等百余人,陆续被牵连的有六七百人。公元 172年又一次逮捕“党人”和太学生千余人。公元176年还下令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及亲属,都免官禁锢。这就是第二次“党
    • 7.
      关生释义:牵连生发。
    • 8.
      关联释义:事物相互之间发生牵连和影响:国民经济各部门是互相关联互相依存的。这可是关联着生命安全的大事。
    • 9.
      关连释义:牵连;联系。
    • 10.
      刮擦释义:牵连。
    • 11.
      勾牵释义:牵挂;牵连。
    • 12.
      勾连释义:⒈勾结:暗中勾连。他们勾连在一起,干了不少坏事。⒉牵涉;牵连:一人做事一人担,绝不勾连别人。
    • 13.
      千里姻缘一线牵释义:指婚姻是由月下老人暗中用一红线牵连而成。
    • 14.
      千里姻缘使线牵释义:指婚姻是由月下老人暗中用一红线牵连而成。同“千里姻缘一线牵”。
    • 15.
      句剥释义:⒈搜刮。《新唐书·逆臣传上·安禄山》:“禄山 至,怒,乃大索三日,民间财貲尽掠之,府县因株根牵连,句剥苛急,百姓愈骚。”《新唐书·皇甫鎛传》:“鎛 以吏道进,既由聚敛句剥为宰相,至虽市道皆嗤之。”⒉亦作“句駮”。查核批驳。
    • 16.
      咎累释义:罪过的牵连。汉 蔡邕《范史云碑》:“﹝君﹞以为卜筮之术,得因吉凶,道治民情,以受薄偿,且无咎累。”《晋书·王濬传》:“今年平 吴,诚为大庆,於臣之身,更受咎累。”
    • 17.
      咬扯释义:攀扯,牵连。 《北京文学》1982年第4期:“让 宝根 这么一咬扯,倒好象有了什么私弊。”
    • 18.
      坐率释义:幼年子弟因父兄犯法被牵连而治罪。《汉书·石奋传》:“孤儿幼年未满十岁,无罪而坐率。”颜师古 注:“服虔 曰:‘率,坐刑法也。’如淳 曰:‘率,家长也。’幼年无罪,坐为父兄所率而并徙,如 説近之。”王先谦 补注:“王文彬 曰:‘言无罪而坐以适徙之法,服 説近之,特不当言刑耳。’注文‘率’上当有坐字。”
    • 19.
      坐累释义:因过失而受牵连;受牵连。《新唐书·吴兢传》:“﹝ 吴兢 ﹞累迁 洪州 刺史,坐累下除 舒州。”宋 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元丰 初,始为 河北 转运使,未几,坐累謫官累年,遇赦幸復知 处州。”明 叶盛《水东日记·李无易家旧物》:“国初,坐累徙 云南,发 龙江。”
    • 20.
      城门失火释义:因牵连而涉及祸害或损失,也说明事事之间都有一定的因果联系,提醒我们用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 属于联系的多样性中的间接联系,城门失火,要用到河里的水,水中生活着鱼。这是比喻祸事的蔓延,必将会伤害到无辜的人。

牵连造句

1.都是你这个始作俑者,害大家都受到牵连

2.一人做事一人当,决不牵连别的人。

3.此案由于牵连甚广,官官相护,嫌犯至今仍然逍遥法外。

4.他已经被这个莫名其妙地把他牵连在内的嫌疑吓昏了。

5.他不想把事情牵连到自己身上,故冷眼旁观,不上前调解。

6.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7.这个案子牵连了一大批人。

牵连(qianl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牵连是什么意思 牵连读音 怎么读 牵连,拼音是qiān lián,牵连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牵连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