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湖 [xuán wǔ hú]
1. 湖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城东北玄武门外。古俗称后湖。又名练湖,南朝·宋·元嘉中改名玄武湖。
玄武湖 引证解释
⒈ 湖名。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城东北 玄武门 外。古俗称 后湖。又名 练湖,南朝 宋 元嘉 中改名 玄武湖。东晋 以来即为著名游览胜地。
引《宋书·文帝纪》:“﹝ 元嘉 二十三年﹞是岁,大有年。筑 北堤,立 玄武湖。”
唐 李商隐 《南朝》诗:“玄武湖 中玉漏催, 鷄鸣埭 口綉繻廻。”
叶圣陶 《游了三个湖》:“这回到南方去,游了三个湖。在 南京,游 玄武湖 ;到了 无锡,当然要望望 太湖 ;到了 杭州,不用说,四天的盘桓离不了 西湖。”
国语词典
玄武湖 [xuán wǔ hú]
⒈ 湖泊名。在南京市北城外,为春夏季游览胜地。
玄武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南京市释义:别称宁、金陵。江苏省会。位于该省西南部,濒临长江。人口235万(1997年)。京沪、宁铜等铁路在此相交。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化学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中国古都之一。有中山陵、明孝陵、玄武湖、雨花台烈士陵园等名胜古迹。紫金山天文台闻名全国。
- 2.
厉坛释义:祭无祀鬼神的坛。 《明史·礼志四》:“厉坛:泰厉坛祭无祀鬼神。《春秋传》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此其义也。《祭法》,王祭泰厉,诸侯祭公厉,大夫祭族厉…… 洪武 三年定制,京都祭泰厉,设坛 玄武湖 中,岁以清明及十月朔日遣官致祭。”清 黄遵宪《都督僉事瑞岩万公墓表》:“新败之后,走死者载道。公即敛骨埋之,设厉坛以祀。”
- 3.
后湖释义:南京 玄武湖 的别称。
- 4.
文章伯释义:对文章大家的尊称。唐 杜甫《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同心不减骨肉亲,每语见许文章伯。”宋 曾巩《寄致仕欧阳少师》诗:“四海文章伯,三朝社稷臣。”元 薛昂元《殿前欢·冬》曲:“十年前一秀才,黄齏菜,打熬到文章伯。”清 黄遵宪《玄武湖歌和龙松岑》:“承平公子文章伯,酒龙诗虎争崔嵬。”
- 5.
景阳井释义:南朝 陈 景阳殿 之井,又名 胭脂井。 祯明 三年,隋 兵南下过 江,攻占 台城,陈后主 闻兵至,与妃 张丽华 投此井。至夜,为 隋 兵所执,后人因称此井为辱井。故址在今 南京市 玄武湖 侧。唐 温庭筠《题望苑驿》诗:“景阳 寒井人难到,长乐 晨鐘晓自知。”明 夏完淳《杨柳怨和钱大揖石》:“黄鸝夜雨 太液池,白马春泥 景阳井。”参阅《陈书·后主纪》与《张贵妃传》。
- 6.
玄武湖释义:湖名。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城东北 玄武门 外。古俗称 后湖。又名 练湖,南朝 宋 元嘉 中改名 玄武湖。东晋 以来即为著名游览胜地。《宋书·文帝纪》:“﹝ 元嘉 二十三年﹞是岁,大有年。筑 北堤,立 玄武湖。”唐 李商隐《南朝》诗:“玄武湖 中玉漏催,鷄鸣埭 口綉繻廻。”叶圣陶《游了三个湖》:“这回到南方去,游了三个湖。在 南京,游 玄武湖;到了 无锡,当然要望望 太湖;到了 杭州,不用说,四天的盘桓离不了 西湖。”
- 7.
遗塔释义:古塔。宋 苏辙《屈原塔》诗:“山中遗塔知几年,过者迟疑不能识。”金 郦权《自鹤壁游善应洹山》诗:“残僧久零落,遗塔寄烟暝。”清 劳之辨《眺玄武湖歌》:“鸡鸣 十庙哀草多,誌公 遗塔高嵯峨。”
- 8.
钻核释义:钻通李核。形容吝啬。语本《晋书·王戎传》:“﹝ 王戎 ﹞家有好李,常出货之,恐人得种,恒钻其核。以此获讥於世。”明 郎瑛《七修类稿·诗文十·杨少卿诗》:“天顺 间,南京 大理少卿 宜兴 杨公復,每令家童於 玄武湖 壖取萍藻以食豚……其与钻核较筹者何异哉!”清 陈维崧《贺新郎·食李戏作》词:“一入公门身更辱,钻核羞他名士,但説着 王戎 冷齿。”
- 9.
鱼孽释义:⒈亦作“鱼孼”。古代迷信谓鱼类的某些不常见现象所预示的灾异。《尚书大传》卷二:“时则有鼓妖,时则有鱼孼,时则有豕祸,时则有耳痾。”一本作“鱼孽”。《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寒气动,故有鱼孽。”《晋书·五行志下》:“魏 齐王 嘉平 四年五月,有二鱼集于武库屋上,此鱼孼也。”《隋书·五行志下》:“鱼孽:梁 大同 十年三月,帝幸 朱方,至 四堑 中,及 玄武湖,鱼皆驤首见於上,若望乘舆者。帝入宫而没。”⒉见“鱼孽”。《尚书大传》卷二:“时则有鼓妖,时则有鱼孼,时则有豕祸,时则有耳痾。”一本作“鱼孽”。《汉书·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