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麤知 麤知的意思
zhī

麤知

简体麤知
繁体
拼音cū zhī
注音ㄘㄨ ㄓ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ū, ◎ 同“粗”。

zhī zhì,(1) 晓得,明了。【组词】: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2) 使知道。【组词】:通知。知照。(3) 学识,学问。【例句】:知识,求知。无知。(4) 主管。【例句】: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 彼此了解。【组词】:相知。知音。知近。(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例句】:故知(老朋友)。(1) 同“智”,智慧。

麤知的意思

麤知 [cū zhī]

1. 略知。

麤知 引证解释

⒈ 略知。

清 洪亮吉 《晋太康三年地志王隐晋书地道志后叙》:“先生以 亮吉 麤知湛浊,梢别广轮,每成志地之书,輒预校讐之役。”


麤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湛浊释义:⒈沉湎。《墨子·非乐上》:“湛浊于酒,渝食于野。”孙诒让 间诂:“江 云:‘湛浊,沉湎也。言饮酒无度。’……案:湛、沉通,江 説得之。”⒉泥滓污浊。《艺文类聚》卷六引《神农书》:“湛浊为地。”《荀子·解蔽》:“故人心譬如槃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杨倞 注:“湛读为沉,泥滓也。”⒊指舆地,地理。清 洪亮吉《晋太康三年地志王隐晋书地道志后叙》:“先生以 亮吉 麤知湛浊,稍别广轮,每成地志之书,輒预校讐之役。”
    • 2.
      遐被释义:远远地达到;到达极远之处。《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正始 九年举秀才”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管辰《管辂别传》:“高风遐被,莫不草靡。”唐 薛用弱《集异记·叶法善》:“除害殄凶,玄功遐被。”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三:“﹝ 折御卿 ﹞子弟亦麤知书,留 中立 凡数日,出图史、器玩、琴尊、弧矢之具,虽皇州搢绅家,止於是耳!信乎文德之遐被也。”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现今施行自由政治之国,莫不宗为式范,流风遐被,且延及于 亚洲 矣。”
    • 3.
      阏逢释义:亦作“閼蓬”。十干中“甲”的别称,用以纪年。《尔雅·释天》:“太岁在甲曰閼逢。”《淮南子·天文训》:“寅,在甲曰閼蓬。”高诱 注:“言万物锋芒欲出,拥遏未通,故曰閼蓬也。”清 洪亮吉《晋太康三年地志王隐晋书地道志后叙》:“先生以 亮吉 麤知湛浊,稍别广轮,每成志地之书,輒预校讐之役,閼逢执徐岁,壮月,所校《太康志》、《地道志》二卷刊成,授简宾筵,命书后序。”
    • 4.
      麤知释义:略知。清 洪亮吉《晋太康三年地志王隐晋书地道志后叙》:“先生以 亮吉 麤知湛浊,梢别广轮,每成志地之书,輒预校讐之役。”

麤知(cu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麤知是什么意思 麤知读音 怎么读 麤知,拼音是cū zhī,麤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麤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