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微生物 微生物的意思
wēishēng

微生物

简体微生物
繁体
拼音wēi shēng wù
注音ㄨㄟ ㄕㄥ ㄨˋ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wēi,(1) 小,细小。【组词】:细微。轻微。微小。微型。微观。微雕。微积分。微电脑。微量元素。谨小慎微。微乎其微。(2) 少;稍。【组词】:稍微。微笑。微调(tiáo )。(3) 衰落;低下。【组词】:卑微。微贱。(4) 精深;精妙。【组词】:微妙。精微。微言大义。(5) 隐约;不明。【组词】:微茫。微词(隐晦的批评)。(6) 隐匿。【例句】:“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亡”。(7) 暗中察访。【组词】:微行。(8) 无,非。【例句】:“微斯人,吾谁与归”。(9) 与某一物理量的单位连用时,表示该量的百万分之一。【例句】:微米(公制长度单位,“米”的百万分之一)。

shēng,(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组词】:诞生。滋生。生长。(2) 造出。【组词】:生产。(3) 活的,有活力的。【组词】:生存。生命。生物。生机。出生入死。舍生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组词】:众生。丧生。卫生。(5) 生活,维持生活的。【组词】:生计。生意。(6) 整个生活阶段。【组词】:一生。平生。今生。(7) 发出,起动。【组词】:生病。生气。生效。生花之笔。谈笑风生。(8) 使燃料燃烧起来。【组词】:生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组词】: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组词】:生饭。生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组词】:生疏。生客。生字。陌生。(12) 不熟练的。【组词】:生手。(13) 未经炼制的。生铁。(14) 硬。【组词】:态度生硬。生吞活剥。(15) 甚,深。【组词】:生怕。生疼。(16) 正在学习的人。【组词】:学生。门生。(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组词】:儒生。医生。(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组词】:小生。老生。武生。(19) 词尾。【组词】:好生休养。(20) 姓。

wù,(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组词】:事物。生物。物体。货物。礼物。文物。物价。物质。地大物博。物极必反。(2) 内容,实质。【组词】:言之有物。(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例句】:物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物。物望所归(众望所归)。

基本含义

微小的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微生物的意思

微生物 [wēi shēng wù]

1. 生物的一大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很快,如细菌、病毒等。

[microorganism; bacterium; microbe;]

微生物 引证解释

⒈ 生物的一大类,与植物和动物共同组成生物界。包括细菌、霉菌、酵母菌、螺旋体、病毒等等。是一群形体微小、构造简单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甚至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微生物广泛分布在土壤、水、空气和人畜身体等处,繁殖迅速。有的对人类有益,有的对人类有害。因其繁殖快,具有多种多样的生命活动类型,并在自然界的物质转化和循环中起重要作用,对工农业等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夏衍 《法西斯细菌》第二幕:“他把这种微生物从肠子里取出来,把它培养起来。”
《人民日报》1972.1.12:“目前,微生物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和医药卫生等方面。”

⒉ 喻指意识形态领域中看上去微不足道、实质上危害甚大的东西。

刘少奇 《论党·关于党的群众路线问题》:“正如 毛泽东 同志所说,应该经常扫地和洗脸,以免这些政治的灰尘、政治的微生物来蒙蔽与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


国语词典

微生物 [wēi shēng wù]

⒈ 一类肉眼看不到,要在显微镜下才能察觉的生物。是三百年前荷兰雷文胡克发现的。体积微小,构造简单,繁殖迅速,分布广泛。种类超过十万种,可分为单细胞动物、藻类、真菌、黏菌、细菌、病毒等。


微生物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细菌释义:原核生物的一大类,形状有球形、杆形、螺旋形、弧形、线形等,一般都用分裂繁殖。 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对自然界物质循环起着重大作用。有的细菌对人类有利;有的细菌能使人类、牲畜等发生疾病。

微生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二次污染物释义:也叫继发性 污染物。污染源排入环境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的作用下,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 应,形成的物理、化学性状不同的新污染物。如无机汞化合物通过环境中微生物作用转化为甲基汞化合 物,成为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的二次污染物,可引起水俣病。
    • 2.
      内生菌释义:在其生活史的一定阶段或全部阶段,生活于健康植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的细胞间隙或细胞内的细菌,可通过组织学方法或从严格表面消毒的植物组织中分离或从植物组织内直接产生扩增出微生物DNA的方法来证明其内生。
    • 3.
      农业释义:以土、水为基本生产资料,以太阳能为基本能源,以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为生产对象,通过劳动,生产所需物质的生产事业。狭义上仅指种植业,且主要指粮食生产。广义上包括农业(种植业)、林业(造林营林)、牧业(养殖业)、渔业(水产养殖)、副业(农民附带从事的加工业)等。
    • 4.
      分类学释义:研究生物的种类,探索相互间的亲缘关系,阐明生物界自然系统的科学。是生物进化的历史总结。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可分为微生物分类学、植物分类学和动物分类学等。
    • 5.
      化粪池释义:处理污水的池子,用以存放从污水管连续流入的固体有机物,直到由于厌氧微生物的作用而分解为止。
    • 6.
      单幺释义:单细胞微生物。
    • 7.
      发炎释义:机体对于微生物、化学药品、物理性刺激等致病因素所起的复杂反应。发炎的全身症状是体温增高,白细胞增多,局部症状是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功能障碍。
    • 8.
      发酵释义:微生物或其离体的 酶分解糖类,产生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等的过程。泛指利用微生物制造工业原料或工业产品的过程,如酒精发酵、抗生素发酵等。酵(jiào)。
    • 9.
      味精释义:也叫味素。一种调味品。化学成分是谷氨酸单钠盐。用淀粉作原料,用酸或酶水解成糖,经微生物发酵制得。
    • 10.
      嗜热菌释义:又称高温细菌、嗜热微生物。
    • 11.
      土壤释义:地球陆地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
    • 12.
      地益肥释义:说一年中在土地中施用本品一次就可以达到全年持久肥力的效果,原因是每下雨一次,施入土壤里面的微生物就大量繁殖一次,就可以增加一次肥力;因为“地一肥”里面含有大量有益菌所以又叫“地益肥”,可以让作物品质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标准;本品中含有大量地衣芽孢杆菌(可以抑制有害细菌),所以也叫“地衣肥”。
    • 13.
      培养基释义:人工培养微生物等所用的营养物质。分自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两类。用麸皮、肉汤、马铃薯汁、琼脂等或各种化学药品配制而成。
    • 14.
      基质释义:⒈植物、微生物从中吸取养分借以生存的物质,如营养液等。⒉混合物中作为溶剂或起类似溶剂作用的成分:凡士林是许多种药膏的基质。
    • 15.
      定向培育释义:根据生物 的生长发育规律,给以合适的培育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选择,选出符合一定要求的动植物及微生物类型。定向培育不能改变个体的遗传型。
    • 16.
      巴斯德释义:路易·巴斯德(1822—1895)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他首先用实验否定了有机体的自然发生论,证实传染病起源于病原微生物,并发明了好几种传染病的预防接种法。他的研究成就奠定了医用微生物学、免疫学和普通微生物学的基础。
    • 17.
      巴氏杀菌释义:亦称低温消毒法,由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的冷杀菌法,是一种利用较低的温度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的消毒法,常常被广义地用于定义需要杀死各种病原菌的热处理方法。
    • 18.
      广谱释义:[指药物] 对很多种微生物、致病因子或疾病有效。
    • 19.
      悉生动物释义:用与无菌动物相同的方法取得饲养(剖腹取胎,在隔离器内饲养)、但明确的物体内所给予的已知微生物的动物,即凡含有已知的单菌、双菌、三菌或多菌的动物。
    • 20.
      悬浮物质释义:悬浮物质suspendedsolids,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包括不溶于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及泥砂、黏土、微生物等。

微生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二次污染物释义:也叫继发性 污染物。污染源排入环境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的作用下,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 应,形成的物理、化学性状不同的新污染物。如无机汞化合物通过环境中微生物作用转化为甲基汞化合 物,成为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的二次污染物,可引起水俣病。
    • 2.
      内生菌释义:在其生活史的一定阶段或全部阶段,生活于健康植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的细胞间隙或细胞内的细菌,可通过组织学方法或从严格表面消毒的植物组织中分离或从植物组织内直接产生扩增出微生物DNA的方法来证明其内生。
    • 3.
      农业释义:以土、水为基本生产资料,以太阳能为基本能源,以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为生产对象,通过劳动,生产所需物质的生产事业。狭义上仅指种植业,且主要指粮食生产。广义上包括农业(种植业)、林业(造林营林)、牧业(养殖业)、渔业(水产养殖)、副业(农民附带从事的加工业)等。
    • 4.
      分类学释义:研究生物的种类,探索相互间的亲缘关系,阐明生物界自然系统的科学。是生物进化的历史总结。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可分为微生物分类学、植物分类学和动物分类学等。
    • 5.
      化粪池释义:处理污水的池子,用以存放从污水管连续流入的固体有机物,直到由于厌氧微生物的作用而分解为止。
    • 6.
      单幺释义:单细胞微生物。
    • 7.
      发炎释义:机体对于微生物、化学药品、物理性刺激等致病因素所起的复杂反应。发炎的全身症状是体温增高,白细胞增多,局部症状是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功能障碍。
    • 8.
      发酵释义:微生物或其离体的 酶分解糖类,产生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等的过程。泛指利用微生物制造工业原料或工业产品的过程,如酒精发酵、抗生素发酵等。酵(jiào)。
    • 9.
      味精释义:也叫味素。一种调味品。化学成分是谷氨酸单钠盐。用淀粉作原料,用酸或酶水解成糖,经微生物发酵制得。
    • 10.
      嗜热菌释义:又称高温细菌、嗜热微生物。
    • 11.
      土壤释义:地球陆地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
    • 12.
      地益肥释义:说一年中在土地中施用本品一次就可以达到全年持久肥力的效果,原因是每下雨一次,施入土壤里面的微生物就大量繁殖一次,就可以增加一次肥力;因为“地一肥”里面含有大量有益菌所以又叫“地益肥”,可以让作物品质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标准;本品中含有大量地衣芽孢杆菌(可以抑制有害细菌),所以也叫“地衣肥”。
    • 13.
      培养基释义:人工培养微生物等所用的营养物质。分自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两类。用麸皮、肉汤、马铃薯汁、琼脂等或各种化学药品配制而成。
    • 14.
      基质释义:⒈植物、微生物从中吸取养分借以生存的物质,如营养液等。⒉混合物中作为溶剂或起类似溶剂作用的成分:凡士林是许多种药膏的基质。
    • 15.
      定向培育释义:根据生物 的生长发育规律,给以合适的培育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选择,选出符合一定要求的动植物及微生物类型。定向培育不能改变个体的遗传型。
    • 16.
      巴斯德释义:路易·巴斯德(1822—1895)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他首先用实验否定了有机体的自然发生论,证实传染病起源于病原微生物,并发明了好几种传染病的预防接种法。他的研究成就奠定了医用微生物学、免疫学和普通微生物学的基础。
    • 17.
      巴氏杀菌释义:亦称低温消毒法,由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的冷杀菌法,是一种利用较低的温度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的消毒法,常常被广义地用于定义需要杀死各种病原菌的热处理方法。
    • 18.
      广谱释义:[指药物] 对很多种微生物、致病因子或疾病有效。
    • 19.
      悉生动物释义:用与无菌动物相同的方法取得饲养(剖腹取胎,在隔离器内饲养)、但明确的物体内所给予的已知微生物的动物,即凡含有已知的单菌、双菌、三菌或多菌的动物。
    • 20.
      悬浮物质释义:悬浮物质suspendedsolids,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包括不溶于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及泥砂、黏土、微生物等。

微生物造句

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它们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蚀。

2.户枢不蠹,事物运动发展的一条规律,因为事物在不同的运动中能抵抗微生物和其它生物的侵蚀。

3.届时,微生物群可能会胡作非为,导致人体生病。

4.在显微镜下水中的各种微生物清晰地显现出来。

5.他是我国最权威的微生物学家。

6.酸奶与发酵的牛奶能激活消化必须的物质,有助于改善肠道微生物系统,从而防止腹部隆起。

7.微生物的体积是极小的。

微生物是什么意思 微生物读音 怎么读 微生物,拼音是wēi shēng wù,微生物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微生物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