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 [xīn nián]
1. 一年之始,指元旦及其后的几天。旧按农历,今亦按公历。
英[New Year;]
新年 引证解释
⒈ 一年之始,指元旦及其后的几天。旧按农历,今亦按公历。
引北周 庾信 《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囀,二月杨花满路飞。”
唐 白居易 《绣妇叹》诗:“连枝花样绣罗襦,本拟新年餉小姑。”
宋 吴自牧 《梦粱录·正月》:“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典故》:“立春在新年,则於小除日进;在旧年,则於立春前三日进。”
鲁迅 《书信集·致叶紫》:“除夕信新年四日收到。”
国语词典
新年 [xīn nián]
⒈ 一年的开始。
引北周·庾信〈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初刻拍案惊奇·卷五》:「一开新年,便打点束装,前赴扆州成婚。」
新年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新春释义:指春节和春节以后的一二十天:欢度新春。 新春佳节。
- 2.
过年释义:⒈在新年或春节期间进行庆祝等活动。⒉指过了新年或过了春节:这事不急,等过了年再说。⒊时间词。明年:这孩子过年该上学了。
- 3.
新岁释义:犹新年。 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郊义》:“郊因于新岁之初。”前蜀 韦庄《岁除对王秀才作》诗:“岂知新岁酒,犹作异乡身。”《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不觉的残冬将尽,新岁又来。”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敬贺新禧》:“为辩解起见,只好说自信未曾偷懒于旧年,所以也无从振作于新岁而已。”
- 4.
大年释义:⒈农历十二月是30天的年份。⒉指春节。⒊丰收年:今年是个大年,一亩地比往年多收百十来斤粮食。今年的梨是大年,树枝都快压折了。
新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同释义:表示同时同地(做某件事):一同出发。一同欢度新年。
- 2.
丈妈释义:方言。 岳母。克非《春潮急》三二:“这是不久前才举行了婚礼,现在正按习俗在老丈妈家‘拜新年’,顺便来赶场闲耍的‘娇客’。”
- 3.
不退释义:不了;不完。 《儒林外史》第二回:“从新年这七八日,何曾得一个閒?恨不得长出两张嘴来,还吃不退。”
- 4.
专刊释义:⒈具有专题内容的墙报、板报:新年专刊。⒉报纸杂志以某项内容为中心而编辑的一栏或一期,标有刊名,如《光明日报》的《学术》。⒊按专题出版的单册刊物。
- 5.
丢包释义:⒈旧时江湖上的一种诈骗术。诈骗者远远看见有人来,故意把一个包裹抛在路上,然后躲起来,若有人拾取,就装做寻找失物,说包内有珍宝,对拾者恐吓勒索,拾者只好给钱了事。清 吴炽昌《客窗闲话·调白》:“盗之多以大也,自响马老瓜以至丢包、鼠窃,名目多端。”⒉小偷或流氓突然抢夺别人的手提包或其他值钱的东西,然后立即逃跑,也叫“丢包”。端木蕻良《义卖》:“人要骚,马要骄,要倒霉的快丢包!”⒊傣 族等西南少数民族男女青年常在新年时聚集于旷场或草地上,用荞壳装在枕形的布袋里,互相投抛为戏,谓之“丢包”。《云南民族文学资料·
- 6.
丰穣释义:⒈犹丰熟。《汉书·王莽传中》:“岁丰穰则充其礼,有灾害则有所损。”唐 韩愈《为宰相贺雪表》:“春云始繁,时雪遂降,实丰穰之嘉瑞,销癘疫於新年。”清 徐昂发《下田雨叹》诗:“水淫不能灾,歉岁成丰穰。”李大钊《青春》:“而神州之域,还其丰穰,復其膏腴矣。”⒉犹丰满;肥沃。明 陶宗仪《辍耕录·淳化阁帖》:“近人多不识阁帖,某家宝藏本,皆非真,真者字极丰穰,有神采。”明 汤显祖《南柯记·御饯》:“南柯,国之大郡,土地丰穰,民物豪盛,非惠政不能治之。”
- 7.
乍可释义:⒈只可。唐 元稹《虫豸诗·浮尘子》之二:“乍可巢蚊睫,胡为附蟒鳞。”宋 蒋捷《瑞鹤仙·乡城见月》词:“劝清光,乍可幽窗相伴,休照红楼夜笛。”⒉宁可。唐 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乍可怱怱共百年,谁便遥遥期七夕。”唐 元稹《决绝词》:“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不愿为庭中红槿枝。”宋 辛弃疾《六州歌头·属得疾小愈戏作以自释》词:“删竹去?吾乍可、食无鱼,爱扶疏。”⒊方才,恰巧。清 陆嵩《新年作》诗:“新年乍可破七日,四日阴雨三日雪。”⒋怎可。唐 张鷟《龙筋凤髓判·考功》:“鸡冠比玉,乍可依稀?
- 8.
乡心释义:思念家乡的心情。唐 刘长卿《新年作》诗:“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明 袁宏道《高唐道中》诗:“乡心随日暮,望眼尽天低。”潘漠华《乡心》:“呵!缠绵的乡心。”
- 9.
交年节释义:⒈宋 代以十二月二十四日为交年节。谓旧年和新年在这一天交接。民间皆焚钱纸,诵道佛经咒,以送故迎新。见 宋 陈元靓《岁时广记·交年节》引 吕原明《岁时杂记》。亦省称“交年”。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烧合家替代钱纸,帖灶马於灶上。”⒉泛指新旧岁交替之际。宋 欧阳修《与颜直讲长道书》之一:“交年积雪,极寒,体况想佳,计行李不久当东,会见何时,千万加爱。”
- 10.
传信释义:⒈谓把确信的事实传告于人。 《穀梁传·桓公五年》:“《春秋》之义,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唐 元稹《唐故越州刺史……河东薛公神道碑文铭》:“公殁矣,非我传信,孰当传焉?”清 张惠言《丁小疋<郑氏易注(后定)>序》:“从而为之校者以十数,惟以传信为务,而不以臆断。”⒉传递消息。《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又有人传信道:是随 赵指挥 粮船上京,被 黄河 水决,已覆没矣。”《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吴氏 正要传信,太清 也来了。”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一:“方是新年,忽有外交部部员传信给我们,说总理请见。”⒊
- 11.
元命释义:⒈天之大命。 《书·多士》:“惟时天罔念闻,厥惟废元命,降致罚。”孔 传:“其惟废其天命,下致天罚。”孔颖达 疏:“言天不復助 桀,其惟废其大命,欲絶 夏 祚也。”《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朕以不德,肇受元命;夙夜竞竞,不遑假寝。”宋 曾巩《进奉同天节银绢状》:“元命在躬,方启龙兴之运。”⒉长寿。《书·吕刑》:“惟克天德,自作元命,配享在下。”孔颖达 疏:“若能断狱平均者,必寿长久大命。”⒊指六十一岁。旧以干支纪年,六十岁为一甲子,至六十一岁,又当生年干支,谓之元命。宋 范成大 有《丙午新年六十一岁俗
- 12.
元旦释义:新年的第一天。
- 13.
关帝庙释义:旧时供奉 三国 蜀 关羽 的庙宇。《冷眼观》第十六回:“其时 袁廷尉 的行营,是驻在京师小站上一个 关帝 庙里。”郁达夫《浙东景物纪略·仙霞记险》:“北面出关,下岭里许,是一个 关帝 庙,规模很大。”茅盾《林家铺子》五:“关帝 庙前那空场上,照例来了跑江湖赶新年生意的摊贩和变把戏的杂耍。”
- 14.
冻云释义:严冬的阴云。唐 方干《冬日》诗:“冻云愁暮色,寒日淡斜暉。”宋 陆游《好事近》词:“扶杖冻云深处,探溪梅消息。”清 纳兰性德《临江仙》词:“带得些儿前夜雪,冻云一树垂垂。”陆嵩《新年作》诗:“冻云欲扫未尽扫,红日待生犹未生。”鲁迅《野草·死火》:“这是高大的冰山,上接冰天,天上冻云弥漫,片片如鱼鳞模样。”
- 15.
冻笋释义:冬末早春出生的竹笋。 宋 苏轼《新年》诗之三:“更待春雷发,先催冻笋生。”宋 苏轼《和王巩并次韵》之一:“春蔬黄土软,冻笋苍崖拆。”宋 苏辙《次韵子瞻送范景仁游嵩洛》:“平林抽冻笋,奇艷变山丹。”
- 16.
初梦释义:从生理结构上讲,乃为人生第一次做梦。从心理角度来讲,可为人生的第一个愿望。另外,在日语中,初梦指的是新年做的第一个梦。
- 17.
剩肯释义:真肯。唐 杜牧《代人寄远》诗之二:“賸肯新年归否?江 南緑草迢迢。”宋 赵彦端《水调歌头·为寿》词:“賸肯南游否?蓬海试穷探。”宋 杨万里《寄题开州史君陈师宗柴扉》诗:“賸肯早归来,盈尊酒初緑。”
- 18.
卖口吃释义:宋 时新年的一种民俗。谓将口吃转移给人。参见“卖懞懂”。
- 19.
南能释义:指 唐代 佛教禅宗南宗创始人 慧能。唐 雍陶《同贾岛宿无可上人院》诗:“还因爱閒客,始得见 南能。”明 杨慎《无宵宿北岩开公房》诗:“何须分垢浄,持此问 南能。”清 赵翼《题蘗庵僧遗像》诗:“故国遗墟伤北望,空门法席演 南能。”赵朴初《喜春来·新年话旧小令寄日本友人》之五:“雪舟 山水多清韵,妙迹风流两国闻。岂徒衣鉢继 南能。”参见“南能北秀”。
- 20.
吃不退释义:亦作“喫不退”。 犹言吃不罢。《儒林外史》第二回:“从新年这七八日,何曾得一个闲?恨不得长出两张嘴来,还喫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