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五祀 五祀的意思

五祀

简体五祀
繁体
拼音wǔ sì
注音ㄨˇ ㄙ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ǔ,(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组词】: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sì,(1) 祭。【组词】:祭祀。祀天。祀祖。(2) 中国殷代指年。【组词】:十有三祀。

基本含义

五次祭祀

五祀的意思

五祀 [wǔ sì]

1. 谓禘、郊、宗、祖、报五种祭礼。见《国语·鲁语上》。古代祭祀的五种神祗。五类应享受祭祀的功臣。

五祀 引证解释

⒈ 谓禘、郊、宗、祖、报五种祭礼。见《国语·鲁语上》。

⒉ 古代祭祀的五种神祗。(1)祭祀五行之神。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
郑玄 注:“此五祀者,五官之神。”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
《太平御览》卷五二九引《汉书议》:“祠五祀,谓五行金木水火土也。木正曰 句芒,火正曰 祝融,金正曰 蓐收,水正曰 玄冥,土正曰 后土。皆古贤能治成五行有功者,主其神祀之。”
(2)祭祀住宅内外的五种神。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祀于公社及门閭,腊先祖五祀。”
郑玄 注:“五祀,门、户、中霤、灶、行也。”
汉 王充 《论衡·祭意》:“五祀报门、户、井、灶、室中霤之功。门、户,人所出入,井、灶,人所欲食,中霤,人所託处,五者功钧,故俱祀之。”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门神》:“夫门为五祀之首,并非邪神,都人神之而不祀之,失其旨矣。”

⒊ 五类应享受祭祀的功臣。

汉 蔡邕 《独断》:“五祀之别名:法施於民则祀,以死勤事则祀,以劳定国则祀,能御大灾则祀,能扞大患则祀。”


五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祀释义:⒈谓禘、郊、宗、祖、报五种祭礼。见《国语·鲁语上》。⒉古代祭祀的五种神祗。(1)祭祀五行之神。《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郑玄 注:“此五祀者,五官之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太平御览》卷五二九引《汉书议》:“祠五祀,谓五行金木水火土也。木正曰 句芒,火正曰 祝融,金正曰 蓐收,水正曰 玄冥,土正曰 后土。皆古贤能治成五行有功者,主其神祀之。”(2)祭祀住宅内外的五种神。《礼记·月令》:“﹝孟冬
    • 2.
      公厉释义:古代无后诸侯之鬼,为诸侯所立五祀之一。
    • 3.
      冕服释义:古代大夫以上的礼冠与服饰。凡吉礼皆戴冕,而服饰随事而异。据《周礼·春官·司服》载:“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袞冕;享先公饗射则鷩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希冕;祭羣小祀则玄冕。”《书·太甲中》:“伊尹 以冕服,奉嗣王归于 亳。”《国语·周语上》:“太宰以王命命冕服。”韦昭 注:“冕,大冠;服,鷩衣。”《宋史·舆服志四》:“冕服悉因祀大小神鬼,以为制度。”
    • 4.
      国行释义:行神。天子七祀及诸侯五祀之一。
    • 5.
      大割释义:古时杀割群牲以祭祀。《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閭,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郑玄 注:“大割,大杀羣牲割之也。”
    • 6.
      大祭释义:古代重大祭祀之称。包括天地之祭、禘祫之祭等。《周礼·天官·酒正》:“凡祭祀,以法共五齐三酒,以实八尊。大祭三贰,中祭再贰,小祭壹贰,皆有酌数。”郑玄 注:“大祭,天地;中祭,宗庙;小祭,五祀。”《周礼·春官·天府》:“凡国之玉镇大宝器藏焉,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既事藏之。”郑玄 注:“禘祫及大丧陈之,以华国也。”《尔雅·释天》:“禘,大祭也。”郭璞 注:“五年一大祭。”
    • 7.
      希冕释义:即希衣之冕。古代帝王祭社稷、五祀时所戴的与希衣相配的礼冠。希,通“黹”。
    • 8.
      希衣释义:古代帝王祭社稷、五祀时所穿的绣有各种花纹的礼服。 希,通“黹”。
    • 9.
      炉亭释义:专供岁末或冬季安放火炉的亭子。宋 岳珂《桯史·太学祭斋碑》:“国学以古者五祀之义,凡列斋扁榜,至除夕,必相率祭之,遂以为炉亭守岁之酌。”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二:“沙随先生 云:‘往年在太学炉亭中,以此语同舍。’”宋 叶适《送叶任道教授之官静江》诗:“炉亭雪深叫孤鸿,传书为愬 明光宫。”
    • 10.
      祀灶释义:祭祀灶神,古代五祀之一。上古祀灶多在夏月。
    • 11.
      考室释义:本谓宫寝落成之礼,后泛指相地筑屋。 《诗·小雅·斯干序》:“《斯干》,宣王 考室也。”《汉书·翼奉传》:“到后七年之明岁,必有五年之餘蓄,然后大行考室之礼。”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凡宫新成,杀牲以衅祭,致其五祀之神,谓之考室。”晋 陆云《逸民赋》:“相荒土而卜居,度山河而考室。”唐 宋之问《蓝田山庄》诗:“考室先依地,为农且用天。”宋 王安石《虞部郎中赠卫尉卿李公神道碑》:“始来 江 南,考室 章水。”
    • 12.
      背奥媚灶释义:借喻背着君上而阿附权臣。 语出《论语·八佾》:“与其媚於奥,寧媚於灶。”朱熹 集注:“室西南隅为奥。灶者,五祀之一,夏 所祭也……喻自结於君,不如阿附权臣也。”晋 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二》:“硕 以瓦器奉职天臺,不思先公而务私家,背奥媚灶,苟諂大臣。”
    • 13.
      路头菩萨释义:吴 地所祀的五祀中之行神。亦为财神。
    • 14.
      配社释义:配食于社庙。 《后汉书·儒林传上·宋登》:“﹝ 宋登 ﹞病免,卒于家,汝阴 人配社祠之。”《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后土为社”唐 孔颖达 疏:“但 句龙 既为后土,又以配社,蔡墨 既答五祀,方答社稷,故明言后土为社也。”

五祀(wus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五祀是什么意思 五祀读音 怎么读 五祀,拼音是wǔ sì,五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五祀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