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常 [biàn cháng]
1. 改变常道。
变常 引证解释
⒈ 改变常道。
引《后汉书·郎顗传》:“是知变常而善,可以除灾,变常而恶,必致於异。”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而后之人,不务致其良知,以精察义理於此心感应酬酢之间,顾欲悬空讨论此等变常之事,执之以为制事之本,以求临事之无失,其亦远矣。”
变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亏失释义:⒈缺失。《北齐书·崔暹传》:“世宗 车服过度,诛戮变常,言谈进止,或有亏失,暹 每厉色极言,世宗 亦为之止。”《隋书·炀帝纪上》:“﹝ 大业 七年二月﹞壬午,詔曰:‘高丽 高元 亏失藩礼,将欲问罪 辽 左,恢宣胜略。’”唐 吴兢《贞观政要·灾祥》:“太宗 谓侍臣曰:‘天见彗星,由朕之不德,政有亏失,是何妖也?’”⒉闪失。《水浒传》第一一四回:“止有 杭州 是南国的屏障。若有亏失,睦州 焉能保守。”
- 2.
优游自若释义:从容不迫,不变常态。
- 3.
变常释义:改变常道。
- 4.
变貌释义:谓使脸色改变常态。
- 5.
常体释义:⒈犹通例。 《荀子·荣辱》:“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是安危利害之常体也。”《后汉书·邓张徐张胡传论》:“怀禄以图存者,仕子之恒情;审能而就列者,出身之常体。”《魏书·食货志》:“输京之时,听其即纳,不得杂合,违失常体。”⒉固定的格式。《南史·张邵传》:“夫文岂有常体,但以有体为常。”⒊平素的风格。唐 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中 崔颢 诗评语:“顥 年少为诗,名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説尽戎旅。”
- 6.
微服出巡释义:微:隐蔽。 微服:改变常服以隐蔽身份。帝王或者官吏为隐蔽身份穿上平民服装秘密出行、探访民情或疑难重案。
- 7.
徵咎释义:灾祸的征兆。 《魏书·天象志一》:“日月五星,象之著者。变常舛度,徵咎随焉。”唐 孟棨《本事诗》有“徵咎”篇。
- 8.
改常释义:犹反常。改变常态。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唐 左军容使 严遵美 ……一旦发狂,手足舞蹈,家人咸讶。傍有一猫一犬,猫谓犬曰:‘军容改常也,颠发也。’”元 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这廝原来是个忘人大恩、记人小恨、改常早死的歹弟子孩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我看见他面色改常,突然説出这么一句话,连一些头路也摸不着。”茅盾《子夜》二:“吴荪甫 也好像有点改常,夹七夹八说了一大段,这才落到主要目的。”
- 9.
晏然自若释义:晏然:平静安定的样子;自若:不变常态。形容在紧张状态下沉静如常。
- 10.
神情自若释义:自若:自然,不变常态。神情态度仍和原来一样。
- 11.
神色自若释义:神情平稳,不因外界影响而改变常态。
- 12.
自若释义:(遇到事情时)情绪镇定、自然,不变常态:神态自若。 谈笑自若。
- 13.
行权释义:⒈改变常规,权宜行事。《公羊传·桓公十一年》:“权者,反於经然后有善者也……行权有道,自贬损以行权,不害人以行权。”唐 李翱《帝王所尚问》:“是文与忠、敬,皆非帝王之所尚,乃帝王之所以合变而行权者也。”清 蒋士铨《桂枝霜·完忠》:“保骨肉,行权可矣!”⒉使用势力。《汉书·游侠传·郭解》:“解 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 不知,此辠甚於 解 知杀之。当大逆无道。”
- 14.
风云变态释义:变态:改变常态。风云改变常态。形容诗文变化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