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请益 请益的意思
qǐng

请益

简体请益
繁体請益
拼音qǐng yì
注音ㄑㄧㄥˇ 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ǐng,(1) 求。【组词】:请求。请示。请假(jiǎ )。请命。请战。请教(jiào )。请愿。请君入瓮。请缨(喻请战杀敌)。(2) 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组词】:请进。请坐。请安。请便。(3) 延聘、邀、约人来。【组词】:请客。请柬。邀请。(4) 谒见、会见。【例句】:“造请诸公,不避寒暑”。

yì,(1) 增加。【组词】:益寿延年。增益。损益。(2) 好处,有好处。【组词】:利益。益处。公益。权益。受益非浅。(3) 更加。【组词】:益发。日益壮大。(4) 同“溢”,水漫出来。

基本含义

请教并寻求帮助。

请益的意思

请益 [qǐng yì]

1. 请求增加;向人请教。

请业则起,请益则起。——《礼记·曲礼》

[make an application for increase;]

请益 引证解释

⒈ 要求老师再讲一遍。

《礼记·曲礼上》:“请业则起,请益则起。”
郑玄 注:“益,谓受説不了,欲师更明説之。”
泛指向人请教。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韩愈 引致后进,为求科第,多有投书请益者,时人谓之 韩 门弟子。”
谢觉哉 《不惑集·忆叔衡同志》:“他的诲人,似乎摆着正经面孔而又不摆着正经面孔,似乎他向你请益,而实则你就在他的陶熔中。”

⒉ 请求增加。

《论语·雍也》:“子华 使於 齐,冉子 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
清 姜绍书 《韵石斋笔谈·项墨林收藏》:“纵或求售,亦期照原直而请益焉。”


国语词典

请益 [qǐng yì]

⒈ 请求给予更详细、明确的指导。

《礼记·曲礼上》:「请业则起,请益则起。」

⒉ 请求再增添一些。

《论语·雍也》:「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


请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出释义:⒈谓出生或出现一次。《商君书·农战》:“今夫螟螣蚼蠋,春生秋死,一出而民数年不食。”晋 葛洪《抱朴子·金丹》:“老子 授之於 元君,元君 曰:‘此道至重,百世一出,藏之石室。’”⒉谓出行或出来任事。“一”,语气助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故 子贡 一出,存 鲁、乱 齐、破 吴、彊 晋 而霸 越。”宋 陆九渊《陆修职墓表》:“介其乡之贤者致礼以延公,公却之再三,请益固,公为一出,桐岭 学者於是变而乐义理之言。”⒊完全出于。《史记·吕太后本纪》:“元年,号令一出太后。”⒋一番。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
    • 2.
      仰高释义:⒈谓仰慕高尚的德行。语本《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汉班昭《东征赋》:“勉仰高而蹈景兮,尽忠恕而与人。”宋曾巩《与定州韩相公启》:“虽未得就诸生之列,请益于诗书;犹足以闻长者之风,仰高于道谊。”⒉犹高攀。指与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结交或联姻。
    • 3.
      参请释义:⒈佛教语。拜见请益之意。宋 苏辙《余居高安三年每晨入莫出辄过圣寿访聪长老作一诗记之》:“禪老未嫌参请数,渔舟空怪往来频。”⒉泛指向长辈请教。元 刘壎《隐居通议·理学一》:“惜予生晚,不及见诸贤而参请也。”⒊指参禅悟道一类的故事。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瓦舍众伎》:“説参请,谓宾主参禪悟道等事。”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三三章三:“宋 代有说经、说参请的风气,和说小说、讲史书者同列为‘说话人’的专业。”
    • 4.
      师友渊源释义:指一个人的学问的传授在可以求教请益的人上有其本源。
    • 5.
      朝晡释义:⒈朝时(辰时)至晡时(申时)。 亦指朝时与晡时。《三国志·蜀志·费祎传》“顷之,代 蒋琬 为尚书令”裴松之 注引《祎别传》:“常以朝晡听事,其间接纳宾客,饮食嬉戏,加之博弈,每尽人之欢,事亦不废。”《晋书·郗鉴传》:“鉴 寻薨,时年七十一,帝朝晡哭于朝堂。”唐 韩愈《顺宗实录五》:“宫中当临者,朝晡各十五举音,非朝晡临时,禁无得哭。”《旧唐书·归崇敬传》:“每朝晡二时请益,师亦二时居讲堂,説释道义。”⒉指一日两餐之食。宋 郭彖《睽车志》卷三:“怀掖间得小布囊,贮米三四升,适足给朝晡。”《宋史·钱顗传》:“
    • 6.
      膏油释义:⒈油脂;灯油。《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乃取蒙衝鬭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唐 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宋史·汪应辰传》:“家贫无膏油,每拾薪苏以继晷。”⒉特指为子弟延师请益之费。清 刘大櫆《胡母谢太孺人传》:“且极力延师以课子,膏油脩脯,敬礼有加焉。”⒊比喻滋润作物的雨水。唐 韩愈《双鸟诗》:“雷公告天公,百物须膏油。”宋 苏辙《庭中种花》诗:“春雨散膏油,朝暾发萌牙。”
    • 7.
      评唱释义:评赞唱诵。元 耶律楚材《评唱天童拈古请益后录序》:“三大老后,果有 天童 觉和尚 拈颂洞下宗风,为古今絶唱,迨今百年,尚无评唱者。予参承餘暇,固请 万松老师 评唱之。”
    • 8.
      铁门限释义:⒈用铁皮包裹着的门坎。 唐 李绰《尚书故实》:“﹝ 智永禪师 ﹞积年学书,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头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鐡门限。”后用为来访请益者多之典。宋 苏轼《赠常州报恩长老》诗之二:“凭师为作铁门限,準备人间请话人。”⒉唐 王梵志《世无百年人》诗:“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原谓打铁作门限,以求坚固,后即用“铁门限”比喻人们为自己作长久打算。宋 范成大《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诗:“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箇土馒头。”元 郑光祖《塞鸿秋》曲
    • 9.
      陶镕释义:⒈亦作“陶熔”。陶铸熔炼。比喻培育、造就。前蜀 杜光庭《亲随司空为大王醮葛仙化词》:“臣曲荷陶鎔,实深造化,唯虔祷祝,少答恩慈。”宋 曾巩《贺东府启》:“巩 蚤游墙屏,幸遇陶鎔。”《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这还算 安老爷、安太太 一年的水磨工夫,才陶熔得姑娘这等幽嫻贞静。”谢觉哉《不惑集·忆叔衡同志》:“他的诲人,似乎摆着正经面孔而又不摆着正经面孔,似乎他向你请益,而实则你就在他的陶熔中。”⒉熔化,融合。清 黄景仁《太白墓》诗:“陶鎔 屈 宋 入大雅,挥洒日月成瑰词。”清 黄鷟来《述别叙怀》诗之四:“陶

请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出释义:⒈谓出生或出现一次。《商君书·农战》:“今夫螟螣蚼蠋,春生秋死,一出而民数年不食。”晋 葛洪《抱朴子·金丹》:“老子 授之於 元君,元君 曰:‘此道至重,百世一出,藏之石室。’”⒉谓出行或出来任事。“一”,语气助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故 子贡 一出,存 鲁、乱 齐、破 吴、彊 晋 而霸 越。”宋 陆九渊《陆修职墓表》:“介其乡之贤者致礼以延公,公却之再三,请益固,公为一出,桐岭 学者於是变而乐义理之言。”⒊完全出于。《史记·吕太后本纪》:“元年,号令一出太后。”⒋一番。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
    • 2.
      仰高释义:⒈谓仰慕高尚的德行。语本《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汉班昭《东征赋》:“勉仰高而蹈景兮,尽忠恕而与人。”宋曾巩《与定州韩相公启》:“虽未得就诸生之列,请益于诗书;犹足以闻长者之风,仰高于道谊。”⒉犹高攀。指与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结交或联姻。
    • 3.
      参请释义:⒈佛教语。拜见请益之意。宋 苏辙《余居高安三年每晨入莫出辄过圣寿访聪长老作一诗记之》:“禪老未嫌参请数,渔舟空怪往来频。”⒉泛指向长辈请教。元 刘壎《隐居通议·理学一》:“惜予生晚,不及见诸贤而参请也。”⒊指参禅悟道一类的故事。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瓦舍众伎》:“説参请,谓宾主参禪悟道等事。”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三三章三:“宋 代有说经、说参请的风气,和说小说、讲史书者同列为‘说话人’的专业。”
    • 4.
      师友渊源释义:指一个人的学问的传授在可以求教请益的人上有其本源。
    • 5.
      朝晡释义:⒈朝时(辰时)至晡时(申时)。 亦指朝时与晡时。《三国志·蜀志·费祎传》“顷之,代 蒋琬 为尚书令”裴松之 注引《祎别传》:“常以朝晡听事,其间接纳宾客,饮食嬉戏,加之博弈,每尽人之欢,事亦不废。”《晋书·郗鉴传》:“鉴 寻薨,时年七十一,帝朝晡哭于朝堂。”唐 韩愈《顺宗实录五》:“宫中当临者,朝晡各十五举音,非朝晡临时,禁无得哭。”《旧唐书·归崇敬传》:“每朝晡二时请益,师亦二时居讲堂,説释道义。”⒉指一日两餐之食。宋 郭彖《睽车志》卷三:“怀掖间得小布囊,贮米三四升,适足给朝晡。”《宋史·钱顗传》:“
    • 6.
      膏油释义:⒈油脂;灯油。《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乃取蒙衝鬭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唐 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宋史·汪应辰传》:“家贫无膏油,每拾薪苏以继晷。”⒉特指为子弟延师请益之费。清 刘大櫆《胡母谢太孺人传》:“且极力延师以课子,膏油脩脯,敬礼有加焉。”⒊比喻滋润作物的雨水。唐 韩愈《双鸟诗》:“雷公告天公,百物须膏油。”宋 苏辙《庭中种花》诗:“春雨散膏油,朝暾发萌牙。”
    • 7.
      评唱释义:评赞唱诵。元 耶律楚材《评唱天童拈古请益后录序》:“三大老后,果有 天童 觉和尚 拈颂洞下宗风,为古今絶唱,迨今百年,尚无评唱者。予参承餘暇,固请 万松老师 评唱之。”
    • 8.
      铁门限释义:⒈用铁皮包裹着的门坎。 唐 李绰《尚书故实》:“﹝ 智永禪师 ﹞积年学书,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头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鐡门限。”后用为来访请益者多之典。宋 苏轼《赠常州报恩长老》诗之二:“凭师为作铁门限,準备人间请话人。”⒉唐 王梵志《世无百年人》诗:“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原谓打铁作门限,以求坚固,后即用“铁门限”比喻人们为自己作长久打算。宋 范成大《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诗:“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箇土馒头。”元 郑光祖《塞鸿秋》曲
    • 9.
      陶镕释义:⒈亦作“陶熔”。陶铸熔炼。比喻培育、造就。前蜀 杜光庭《亲随司空为大王醮葛仙化词》:“臣曲荷陶鎔,实深造化,唯虔祷祝,少答恩慈。”宋 曾巩《贺东府启》:“巩 蚤游墙屏,幸遇陶鎔。”《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这还算 安老爷、安太太 一年的水磨工夫,才陶熔得姑娘这等幽嫻贞静。”谢觉哉《不惑集·忆叔衡同志》:“他的诲人,似乎摆着正经面孔而又不摆着正经面孔,似乎他向你请益,而实则你就在他的陶熔中。”⒉熔化,融合。清 黄景仁《太白墓》诗:“陶鎔 屈 宋 入大雅,挥洒日月成瑰词。”清 黄鷟来《述别叙怀》诗之四:“陶

请益造句

1.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今日能当面请益,真是三生有幸。

2.但我相信倘有请益的时候,先生是一定不吝赐教的。

3.你的知识真广博,小奋甘拜下风,以后还得多向你请益

4.他对台湾各大山脉可算是老马识途,如有要登山,可向他请益帮忙。

5.你的知识真广博,小弟甘拜下风,以后还得多向你请益

请益(qing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请益是什么意思 请益读音 怎么读 请益,拼音是qǐng yì,请益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请益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