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鸟 [míng niǎo]
1. 指凤凰。
3. 鸣啼的鸟。
鸣鸟 引证解释
⒈ 指凤凰。
引《书·君奭》:“耇造德不降,我则鸣鸟不闻。”
孙星衍 注引 马融 曰:“鸣鸟,谓凤皇也。”
《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鸣鸟蔑闻,《子衿》不作。”
吕延济 注:“鸣鸟,凤也。”
⒉ 鸣啼的鸟。
引南朝 宋 谢惠连 《悲哉行》:“翩翩翔禽罗,关关鸣鸟列。”
明 夏完淳 《李都尉从军》诗:“流泉清在山,鸣鸟声在林。”
鸣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子衿释义:⒈《诗·郑风》篇名。《诗序》以为刺“学校废”,谓“乱世则学校不脩焉”。朱熹 集传则说“此亦淫奔之诗。”晋 葛洪《抱朴子·勖学》:“汲汲於进趋,悒闷於否滞者,岂能舍至易速达之通涂,而守甚难必穷之塞路乎!此川上所以无人,《子衿》之所为作,愍俗者所以痛心而长慨,忧道者所以含悲而頽思也。”南朝 梁 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二:“鸣鸟薎闻,《子衿》不作。”⒉《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 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后因称学子、生员为“子衿”。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二·北场口语之多》:“然
- 2.
宏奬释义:大力奖掖。南朝 梁 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二:“‘鸣鸟’蔑闻,《子衿》不作,宏奬之路,斯既然矣。犹其寂寞,应有良规。”《南史·梁纪上·武帝上》:“且闻中间立格,甲族以二十登仕,后门以过立试吏,岂所以宏奬风流,希向后进。”清 赵翼《瓯北诗话·韩昌黎诗》:“昌黎 以主持风雅为己任,故调护气类,宏奬后进,往往不遗餘力。”清 吴敏树《与梅伯言书》:“毛君 下邑之俊才,为诗甚有古风。先生宏奬士类,并敢以闻。”
- 3.
少男风释义:东北风。又称艮风。艮位东北,为少男,故称。语出《三国志·魏志·管辂传》“共为欢乐”裴松之 注引《管辂别传》:“輅 言:‘……又少男风起,众鸟和翔,其应至矣。’须臾,果有艮风鸣鸟。”明 刘基《次韵和王文明绝句漫兴》之七:“天边云气来须女,湖上轻雷起少男。”参见“少女风”。
- 4.
耇造释义:语出《书·君奭》:“耇造德不降,我则鸣鸟不闻。”孙星衍 疏:“言天不降下老成德之人,我则犹望鸣凤之不可闻也。”后以“耇造”指老成或老成之人。
- 5.
鸣鸟释义:⒈指凤凰。《书·君奭》:“耇造德不降,我则鸣鸟不闻。”孙星衍 注引 马融 曰:“鸣鸟,谓凤皇也。”《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鸣鸟蔑闻,《子衿》不作。”吕延济 注:“鸣鸟,凤也。”⒉鸣啼的鸟。南朝 宋 谢惠连《悲哉行》:“翩翩翔禽罗,关关鸣鸟列。”明 夏完淳《李都尉从军》诗:“流泉清在山,鸣鸟声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