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sì yì,(1) 吃。【组词】:食肉。食欲。(2) 吃的东西。【组词】: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3) 俸禄。【例句】:“君子谋道不谋食”。(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组词】:日食。月食。 ◎ 拿东西给人吃。【例句】:食母(乳母)。 ◎ 用于人名。【例句】:郦食其(jī)(中国汉代人)。
jī,(1) 家禽,品种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飞;雄性能报晓,雌性能生蛋。【组词】:公鸡。母鸡。鸡雏。
lèi lē,(1) 胸部的两侧。【组词】:两肋。肋骨。肋膜。(2) 像肋骨的。【组词】:肋木。 ◎ 〔肋脦〕衣裳肥大,不整洁。
1. 比喻做无多大意义而又不忍舍弃的事情。语本《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备因险拒守”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⒈ 比喻做无多大意义而又不忍舍弃的事情。
引语本《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备 因险拒守”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 杨脩 便自严装,人惊问 脩 :‘何以知之?’ 脩 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 汉中,知王欲还也。’”
宋 苏轼 《相视新河秉道有诗次韵》之一:“从来自笑画虵足,此事何殊食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