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名 [yù míng]
1. 形容;比称。
喻名 引证解释
⒈ 形容;比称。
引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十:“未果驰诚,先蒙飞翰,感铭忻慰,无以喻名。”
喻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舞之鹤释义:舞:舞蹈。 不舞蹈的鹤。比喻名不副实的人。也用来讥讽人无能。
- 2.
公器释义:⒈官家的器物。亦指持官家器物之人。《周礼·天官·阍人》:“凡内人、公器、宾客,无帅,则几其出入,以时启闭。”⒉共用之器。多用于比喻。《庄子·天运》:“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义,先生之蘧庐也。”郭象 注:“夫名者,天下之所共用。”唐 高彦休《唐阙史·崔相国请立太子》:“崇高之名,博施之利,天下之公器也。”此喻名利。《新唐书·让皇帝宪传》:“储副,天下公器,时平则先嫡,国难则先功,重社稷也。”《旧唐书·张九龄传》:“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唐 王维《献始兴公》诗:“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
- 3.
利锁名缰释义: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 4.
刺天释义:⒈直入云天,谓极高。晋 木华《海赋》:“巨鳞插云,鬐鬣刺天。”唐 杜甫《夔州歌十绝句》之四:“赤甲 白盐 俱刺天,閭阎繚绕接山巔。”仇兆鳌 注:“刺天,言山势之高。”⒉冲入天空。多喻名位遽升。唐 韩愈《祭柳子厚文》:“子之视人,自以无前;一斥不復,羣飞刺天。”宋 陈师道《次韵答学者》:“行地径须先八骏,刺天终不羡餘飞。”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郎官 马子约 题诗法堂壁间曰:‘十年衰病卧林泉,鵷露羣飞竞刺天。黄纸除书犹到汝,固知清世不遗贤。’”
- 5.
名下无虚释义: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后比喻名不虚传。
- 6.
名声扫地释义:名声名誉,声望。扫地比喻破坏无余。比喻名誉和声望彻底破坏。
- 7.
名声籍甚释义:比喻名声极大。
- 8.
名家驹释义:含义是喻名门子弟。
- 9.
名鞿利鞚释义:犹名缰利锁。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 10.
土龙刍狗释义:泥土捏的龙,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实。
- 11.
墙高基下释义:比喻名位虽高而才德低下。
- 12.
声价十倍释义:声价:声望和社会地位。比喻名誉地位大大增高。
- 13.
声臭释义:《诗·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郑玄 笺:“耳不闻声音,鼻不闻香臭。”原指声音与气味。后以“声臭”喻名声或形迹。
- 14.
天械释义:喻名位官禄等。以其对人的束缚犹如无形枷锁,故谓“天械”。
- 15.
小有天释义:⒈道家所传洞府名。在河南省济源县西王屋山。⒉泛喻名胜地方。
- 16.
平地一声雷释义:比喻名声地位突然升高。也比喻突然发生一件可喜的大事。
- 17.
平地风雷释义:犹言平地一声雷。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18.
平地起雷释义:犹言平地一声雷。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19.
张冠李戴释义: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二记俗谚:“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 后用“张冠李戴”比喻名实不符,弄错了对象。冠:帽子。
- 20.
悬羊头卖狗肉释义:谓用招牌骗人,比喻名实不符。语本《晏子春秋·杂下一》:“君使服之於内,而禁之於外,犹悬牛首於门,而卖马肉於内也。”《续景德传灯录·天童昙华禅师》:“二十年来坐曲录牀,悬羊头卖狗肉,知它有甚凭据?”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四折:“悬羊头卖狗肉,赖人财;倚杖着秤儿小,刀儿快。”参见“挂羊头卖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