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引 [màn yǐn]
1. 牵连。
蔓引 引证解释
⒈ 牵连。
引《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元年》:“仲禧 偕 伊逊 鞫太子之狱,蔓引无辜,未尝雪正,为公论所不与。”
蔓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株蔓释义:⒈株连蔓引。 《新唐书·陈子昂传》:“近日詔狱稍滋,鉤捕支党,株蔓推穷,盖狱吏不识天意,以抵惨刻。”《宋史·张问传》:“诸葛公权 之乱,郡县株蔓连逮,至数百千人。”⒉犹蔓延。《新唐书·陆希声传》:“明年,王仙芝 反,株蔓数十州,遂不制。”
- 2.
班剥释义:色彩错杂貌。 班,通“斑”。清 戴名世《游烂柯山记》:“寺门古樟四株,中二株犹奇,蔦萝蔓引,苔蘚班剥,荫蔽数亩。”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古剑头》:“偶游 扬州 市上,见骨董家在古铁一方,苔花班剥,隐有篆文。”
- 3.
自实释义:如实自报。 《后汉书·王袭传》:“袭 深疾宦官专权,志在匡正,乃上书极言其状,请加放斥。诸黄门恐惧,各使宾客诬奏 袭 罪,顺帝 命亟自实。”三国 蜀 诸葛亮《军令》:“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録以益众可也。”《金史·循吏传·范承吉》:“军兴,民有为将士所掠而逃归者,承吉 使吏遍諭,俾其自实,凡数千人。”《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约苏穆尔 即下令责民自实,使者旁午,随地置狱,株连蔓引,备极惨酷。”
- 4.
蔓引释义:牵连。 《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元年》:“仲禧 偕 伊逊 鞫太子之狱,蔓引无辜,未尝雪正,为公论所不与。”
- 5.
蔓引株连释义:见“蔓引株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