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换 [gǎi huàn]
1. 改掉原来的,换成别的。
例改换门庭。
英[ change over to; ]
2. 用另一个或另外许多个代替(在考虑中的某事物)
例请把这个东西改换一个名称。
英[ change; ]
改换 引证解释
⒈ 变更,变换。
引唐 白居易 《曲江感秋》诗之一:“销沉昔意气,改换旧容质。”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二折:“自今与你改换了衣服,则便了也。”
巴金 《新生·四月二十四日》:“‘ 冷,你多想一会,你真的没有改换生活方式的必要吗?’他恳切地说。”
国语词典
改换 [gǎi huàn]
⒈ 更换。
引《五代史平话·汉史·卷上》:「向后改换我家门风,也是一场好事。」
近变换 改动 转换
改换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变换释义: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变换位置。变换手法。
- 2.
变更释义:改变;变动:变更原定赛程。修订版的内容有些变更。
- 3.
改变释义:⒈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别:山区面貌大有改变。随着政治、经济关系的改变,人和人的关系也改变了。⒉改换;更动:改变样式。改变口气。改变计划。改变战略。
- 4.
改动释义:变动(文字、项目、次序等):这篇文章我只改动了个别词句。这学期的课程没有大改动。
- 5.
更换释义:变换;替换:更换位置。 更换衣裳。更换值班人员。展览馆里的展品不断更换。
- 6.
更改释义:改换;改动:更改时间。 更改登录名称与密码。班机中途遇雾,临时更改航线。
- 7.
转换释义:改变;改换:转换方向。 转换话题。
改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别头释义:犹言一扭头。谓改换方向,重新开始。
- 2.
一字之师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 3.
万象更新释义:一切事物都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更(gēng)。
- 4.
三元白法释义:术数家计算甲子的方法。清 黄宗羲《七怪》:“形法,理之显者也;方位,理之晦者也。三变而为三元白法。方位,一定不易者也;三元白法,随时改换者也。其法即历书所载一白、二黑、三碧、四緑、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六十年为一元,三元凡一百八十年。上元起一白,中元起四緑,下元起七紫。”
- 5.
东北易帜释义:指张学良 在东北改换旗帜,表示归附南京政府领导。1928年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其 子张学良主持东北军政。同年7月即宣布停止内战,12月不顾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发出易帜通电,宣布归 属南京国民政府,遵守三民主义,并在东北悬挂国民政府旗帜。南京政府形式上统一了中国。史称东北 易帜。
- 6.
乔装释义:改换服装以隐瞒自己的身份:乔装打扮。
- 7.
云冠释义:⒈像帽子一样盖覆在上面的云。 晋 陆机《拟青青陵上柏》诗:“飞阁缨虹带,曾臺冒云冠。”⒉僧道或隐者的帽子。晋 陆机《赠潘尼》诗:“舍彼玄冕,袭此云冠。遗情市朝,永志丘园。”《水浒传》第五九回:“﹝ 朱武 ﹞道服裁棕叶,云冠剪鹿皮。”太平天囯 洪仁玕《英杰归真》:“﹝ 干王 ﹞一时解了龙袍角帽,改换云冠便服。”⒊高帽。《旧唐书·音乐志二》:“《景舞乐》,舞八人,花锦袍,五色綾袴,云冠,乌皮靴。”明 袁宏道《大人寿日戏作》诗:“白马繫垂杨,云冠高峨峨。”郭沫若《芍药及其他·银杏》:“在暑天你为多少的庙宇戴上
- 8.
全新释义:全部改换了旧面孔。
- 9.
变位释义:⒈改换位置。⒉指岩石在断裂后,沿着断裂面相对移动的现象。
- 10.
变化万千释义:变化:(性质、状态等)与原来不同;改换。万千:形容很多。形容事物形态多样。
- 11.
变名易姓释义:改换了原来的姓名。
- 12.
回托释义:改换托词,另找借口。
- 13.
回易释义:⒈改换;扭转。⒉交易。⒊更改;变换。⒋回响,振荡。⒌交易;贸易。
- 14.
回讬释义:改换托词,另找借口。
- 15.
小老板释义:资本较少,经营范围较小的私营工商业者。亦指老板的儿子。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京派”和“海派”》:“这种小说中的人物,是不妨随意改换的,即改作隐士、侠客、商人、公主、大少、小老板之类,都无不可。”瞿秋白《乱弹·红萝卜》:“这一类的黄金少年,自然是财神菩萨的子弟,至少也是梦想要做财神菩萨的小老板。”
- 16.
换职释义:指翰林补外官改换京官的官衔。
- 17.
换质法释义:改换一个性质判断的联项以推出一个新判断的直接推理。 因为联项所表示的肯定或否定叫做判断的质,故称。
- 18.
摇身一变释义:神怪小说中描写人物或妖怪一晃身就变成别的形体。现指坏人改换面目出现。
- 19.
摩顶释义:⒈见“摩顶放踵”。⒉《法华经》谓 释迦牟尼佛 以大法付嘱大菩萨时,用右手摩其顶。后为佛教授戒传法时的仪轨。《法华经·嘱累品》:“释迦牟尼佛 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 摩訶萨 顶,而作是言:‘我於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作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唐 张南史《秋夜闻雁寄南十五兼呈空和尚》诗:“禪师几度曾摩顶,高士何年更发心。”《西游记》第四十回:“感蒙 观世音菩萨 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名,皈依佛果。”⒊指受戒出家。清 李渔《怜香伴·香咏》:“贫尼少时也学拈毫,自摩顶
- 20.
改为释义:⒈另制;重造。⒉改成。⒊改换;变动。为,通“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