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方内 方内的意思
fāngnèi

方内

简体方内
繁体方內
拼音fāng nèi
注音ㄈㄤ ㄋㄟ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āng,(1)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方形.长方形(2) 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组词】:方根。平方。开方。(3) 人的品行端正。【组词】:方正。方直。(4) 一边或一面。【组词】:方向。方面。(5) 地区,地域。【组词】:地方。方志。方言。方物。方圆。方隅(边疆)。方舆(指领域,亦指大地)。(6) 办法,做法,技巧。【组词】:方式。方法。教导有方。贻笑大方。(7) 种,类。【组词】:变幻无方。仪态万方。(8) 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组词】:药方。(9) 违背。【组词】:方命。(10) 正在,正当。【组词】:方今盛世。方兴未艾。(11) 才,刚刚。【组词】:方才。如梦方醒。(12) 量词,多指一立方米。【组词】:土石方。(13) 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组词】:几方石章。(14) 姓。

nèi nà,(1) 里面,与“外”相对。【组词】: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 )。内涵。(2)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组词】:内人。内亲。内弟。(3) 亲近。【例句】:内君子而外小人。(1) 同“纳”,收入;接受。

基本含义

指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不外出、不外行。

方内的意思

方内 [fāng nèi]

1. 指尘世。对“方外”而言。

3. 犹国内,域中。

方内 引证解释

⒈ 指尘世。对“方外”而言。

《庄子·大宗师》:“孔子 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 丘 游方之内者也。’”
唐 刘知几 《史通·暗惑》:“岂知圣人智周万物,才兼百行,若斯而已,与夫方内之士,有何异哉!”
宋 秦观 《三老堂》诗:“晚厌方内游,把袂访闲逸。”

⒉ 犹国内,域中。

《史记·孝文本纪》:“方内安寧,靡有兵革。”
宋 朱熹 《壬午应诏封事》:“春秋未高,方内无事。”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完聚》:“近赖皇天悔祸,羣寮誓心,驱 刘石 于沙漠,勦 王敦 于方内。”

⒊ 方枘。方形的榫子。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二》:“淳于髠 曰:‘方内而员釭,如何?’”


国语词典

方内 [fāng nèi]

⒈ 四方之内,即国内。

《史记·卷一〇·孝文本纪》:「方内安宁,靡有兵革。」


方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内应释义:⒈隐藏在对方内部做策应工作:内应外合。 ⒉指做内应的人。
    • 2.
      内纤释义:内线。指布置在对方内部探听消息或进行其他活动的人。
    • 3.
      内线释义:⒈安置在对方内部探听消息或进行其他活动的人,也指这种工作。⒉处在敌方包围形势下的作战线:内线作战。⒊一个单位内的电话总机所控制的、只供内部用的线路。⒋指内部的关系或门路:走内线。
    • 4.
      内縴释义:内线。指布置在对方内部探听消息或进行其他活动的人。《红楼梦》第六一回:“单是你们有内縴,难道我们就没有内縴不成?”
    • 5.
      底线释义:⒈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⒉指最低的条件;最低的限度:价位底线。谈判底线。道德底线。也作底限。⒊暗藏在对方内部刺探情报或进行其他活动的人;内线。
    • 6.
      插签儿的释义:布置在对方内部刺探情报或进行其他活动的人。
    • 7.
      搆奸释义:谓勾结奸宄。《东观汉记·郅恽传》:“案 延 资性贪邪,外方内员,朋党搆姦,罔上害民,明府以恶为善,以直从曲。”
    • 8.
      木马计释义:传说古代希腊人攻打特洛伊城九年不下,后来用了一个计策,把一批勇士藏在一只特制的木马中,佯装撤退,扔下木马。特洛伊人把木马当做战利品运进城内。夜里木马中的勇士出来打开城门,与攻城军队里应外合,占领了特洛伊城。后来用特洛伊木马指潜伏在内部的敌人,把潜伏到敌方内部进行破坏和颠覆活动的办法叫木马计。
    • 9.
      荞麦酒释义:荞麦酒以没有脱壳的荞麦颗粒为原料制备而成,原产于中国北方内蒙古和龙贵地区。

方内(fangne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方内是什么意思 方内读音 怎么读 方内,拼音是fāng nèi,方内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方内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