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哇哇 哇哇的意思

哇哇

简体哇哇
繁体
拼音wā wā
注音ㄨㄚ ㄨㄚ
结构AA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ā wa,(1) 象声词,形容哭声、呕吐声。【例句】:哇地吐了一地。(2) 指靡靡之音。【组词】:淫哇。

wā wa,(1) 象声词,形容哭声、呕吐声。【例句】:哇地吐了一地。(2) 指靡靡之音。【组词】:淫哇。

基本含义

形容婴儿发出的啼哭声,也用来形容人们的哭闹声。

哇哇的意思

哇哇 [wā wā]

1. 如老鸦叫声、小孩儿哭声、叫喊声等。

[ wawa(sound of crying); ]

2. 形容花言巧语。

利舌哇哇。

[ sweet words; ]

哇哇 引证解释

⒈ 善言貌。

汉 扬雄 《太玄·饰》:“利舌哇哇,商人之贞。”

⒉ 形容小儿学语貌。

宋 苏洵 《张益州画像记》:“有童哇哇,亦既能言。”

⒊ 象声词。哭、笑声。

北周 卫元嵩 《元包经·少阴》:“男反其室,女归其家。言唯唯,笑哇哇。”
《老残游记》第二回:“那个孩子只是哇哇的哭,并不説话。”

⒋ 象声词。吵嚷声。

毛泽东 《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和今后的任务》:“多收一些农业税,有些人就哇哇叫。”

⒌ 象声词。鸟鸣声。

《当代》1981年第1期:“湖底芦苇茂密,其间不时射出一只野禽在空中哇哇鸣叫两声。”

⒍ 娃娃。

元 李行道 《灰阑记》第二折:“那员外也请小的每吃满月酒,看见倒生的一个好哇哇。”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二折:“别人家的哇哇,料在 金水桥 河下便了。”


国语词典

哇哇 [wā wā]

⒈ 1能言善辩。

汉·扬雄《太玄经·卷五·饰》:「利口哇哇,商人之贞。」

⒉ 娃娃。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你道是别人家的哇哇?他是西宫李美人生的太子!」

⒊ 状声词:(1)​ 形容小孩刚学说话的声音。宋·苏洵〈张益州画像记〉:「有童哇哇,亦既能言。」(2)​ 形容哭、笑声。《老残游记》第二回:「那孩子只是哇哇的哭,并不说话。」(3)​ 形容叫喊声。(4)​ 形容鸟叫声。《水浒传》第七回:「正在那喧哄,只听得门外老鸦哇哇的叫。」

如:「他气得哇哇直叫。」


哇哇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呜呜释义:⒈歌咏声;吟咏声。⒉象声词。多形容低沉的声响。

哇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哇哇造句

1.调皮的蚕宝宝把桑叶弟弟咬破了,桑叶弟弟哇哇大哭。

2.车辆像一个个肚子饿的婴儿,哇哇的大叫着。

3.夏天的脾气很怪,刚刚还满脸通红的发火,烧的人汗流浃背,突然就听到它哇哇大哭,声音大不说,泪水仿佛倾盆而下,满世界都是水雾。

4.亲情是长达十个月的孕育哇哇哭泣的喜悦;亲情是牙牙学语时的一句爸爸哈哈哈欣喜;亲情是父母身边儿女的呵护岁月的眼泪;亲情是一家人团聚时的那一张张开心的笑脸。

5.弟弟被一节树根绊倒了,坐在地上哇哇地哭了起来。

6.哇哇学语的样子还没离去。

7.小宝宝起床后哇哇大哭,她或许是肚子饿了,或许是拉尿了。

8.你看他,大黑脸憋得通红,咿咿哇哇,指东画西。

哇哇(waw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哇哇是什么意思 哇哇读音 怎么读 哇哇,拼音是wā wā,哇哇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哇哇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