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点 [róng diǎn]
1. 固体熔化的温度。
英[melting point;]
熔点 引证解释
⒈ 固体开始熔化为液体时的温度。如在1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0℃。
国语词典
熔点 [róng diǎn]
⒈ 在一定的压力下,晶体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时所保持的固定温度。
熔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二氧化硅释义:无机化合物,化学式SiO2。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沙子、石英、玛瑙等都由二氧化硅构成。纯净的二氧化硅硬度大,熔点高,用来制造光学仪器、玻璃、耐火材料等。人吸入过量的二氧化硅粉尘,会导致硅肺。
- 2.
保险丝释义:电路中保险装置用的导线,一般用铅、锡等熔点低的合金制成。 当电路中电流超过限度时,丝就烧断,电路随即断开,可以防止发生火灾或烧毁电器。
- 3.
共晶释义:一种合金或固溶体,其所含组分的比例是这样的,即在具有这样的组分比例时其熔点可能最低。
- 4.
凝固热释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熔点时,从液态变成固态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凝固热。
- 5.
反常膨胀释义:少数物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时体积反而缩小的现象。如水在0反常膨胀4°c范围内当温度升高时体积反而缩小。即在4°c时水的密度最大。冬天0°c的水浮于水面凝结成冰,而4°c的水却沉于水底。锑、铋等少数物质在熔点以上的某一温度范围内也有反常膨胀现象。
- 6.
合金释义:由一种金属元素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各金属低,而硬度比组成它的各金属高。
- 7.
总热释义:为使单位质量的某液体从一种温度(例如该物质的熔点)转为任一其他的给定温度的饱和蒸气所需能量,以热量计。
- 8.
氯化钠释义:NaCl,无色或白色晶体,溶于水和甘油,微溶于乙醇;熔点804用于食品,并用于化学中间体和分析试剂。亦称盐、食盐、岩盐。
- 9.
焊料释义:焊接时用来填充工件接合处的材料。分软焊料和硬焊料两种。软焊料熔点较低,质软,如铅锡合金(焊锡);硬焊料熔点较高,质硬,如铜锌合金。
- 10.
煅烧释义:把物料加热到低于熔点的一定温度,使其除去所含结晶水、二氧化碳或三氧化硫等挥发性物质。如加热石灰石,除去二氧化碳而成生石灰。
- 11.
熔化热释义:单位质量的晶体物质在熔点时,从固态变成液态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熔化热。
- 12.
熔点释义:晶体物质熔化时的温度,即该物质的液态和固态可以平衡共存的温度。 各种晶体的熔点不同,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又与所受压强有关。
- 13.
玻璃释义:⒈一种质地硬而脆的透明物体,没有一定的熔点。一般用石英砂、石灰石、纯碱等混合后,在高温下熔化、成型、冷却后制成。⒉指某些像玻璃的塑料:玻璃丝。有机玻璃。
- 14.
白蜡释义:⒈白蜡虫分泌的蜡质,熔点较高,颜色洁白,是我国特产之一。 可制蜡烛或药丸外壳,又可用来涂蜡纸,密封容器。⒉精制的蜂蜡,颜色洁白,可以制蜡烛。
- 15.
石墨释义:矿物,碳的同素异形体,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度很小,熔点高,导电性强,化学性质稳定。用来制造坩埚、电极、铅笔芯、润滑剂、颜料、防锈涂料等。
- 16.
碳化物释义:碳与金属或非金属所生成的二元化合物。如碳化硅、碳化钨、碳化钙等。用途广泛,如碳化钨的熔点、硬度都很高,可制作高速切削工具和钻头。
- 17.
耐火材料释义:熔点一般在1580℃以上的材料,用于锅炉、冶金炉、坩埚、玻璃窑等。 常用的耐火材料有耐火黏土、石英、白云石、石墨、菱镁矿等。
- 18.
金属陶瓷释义:一种耐高温、高强度材料。由高熔点氧化物、碳化物等陶瓷材料和金属粉末制成,兼具金属与陶瓷的优点。如韧性、抗弯性好,耐高温,硬度高。用于原子能、火箭工程及金属切削等。
- 19.
釺焊释义:焊接方法的一种。 利用熔点较焊件为低的焊料(填充金属)和焊件连接处一同加热(用加热炉、气体火焰、电烙铁、电流等),焊料熔化后,渗入并填满连接处间隙而达到连接(焊件未经熔化)。钎焊时为了造成牢固的连接,通常须在连接处加焊剂,以保护金属表面和焊料在加热时不受氧化并去除氧化物,借以提高焊料对焊件的渗附能力。
- 20.
钎焊释义:用在接触处熔化诸如黄铜和钎焊料之类的非铁填充金属(其熔点低于基体金属的熔点)来焊接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