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大人释义:⒈汉 代称老年而有权势的宫人。《后汉书·邓禹传》:“时宫人出入,多能有所毁誉,其中耆宿,皆称中大人。所使者乃 康 家先婢,亦自通中大人。”⒉用以称宦官。宋 岳珂《桯史·南陔脱帽》:“居旬日,内出犊车至第,有中大人下宣旨。”《二刻拍案惊奇》卷五:“你道轿中是何等人,原来是穿宫的高品近侍中大人。”
- 2.
先年释义:往年;从前。明 张居正《请择有司蠲逋赋以安民生疏》:“其先年拖欠带征者,除金花银遵詔书仍旧带征外……悉与蠲除,以甦民困。”明 屠隆《綵毫记·乘醉骑驴》:“先年因景慕仙才,曾作长歌以姓名自通,未蒙见答。”郭沫若《断断集·旋乾转坤论》:“我们 中国 的女子教育在先年是闹到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地步的。”
- 3.
六计释义:⒈古代考察官吏的六项内容。⒉指六出奇计。语本《史记·陈丞相世家》:“﹝陈平﹞凡六出奇计,輒益邑,凡六益封。奇计或颇祕,世莫能闻也。”元陈基《二十六日自通州赴淮安》诗:“六计西来思挠楚,三军左袒欲安刘。”
- 4.
埽史释义:《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载,魏勃 少时家贫,欲见 齐 相 曹参,而无以自通,因每晨早起,潜为 齐 相舍人清扫门外,遂因舍人得见 曹参。
- 5.
大尹释义:⒈春秋、战国 时 宋 官名。《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六卿三族降听政,因大尹以达。”杜预 注:“大尹,近官有宠者。六卿因之以自通达於君。”《战国策·宋策》:“谓大尹曰:‘君日长矣,自知政,则公无事。公不如令 楚 贺君之孝,则君不夺太后之事矣,则公常用 宋 矣。’”⒉新莽 时称郡太守为大尹。《汉书·王莽传中》:“改郡太守曰大尹。”《后汉书·刘盆子传》:“赤眉 遂寇 东海,与 王莽 沂平 大尹战,败,死者数千人。”⒊对府县行政长官的称呼。唐 韩愈《唐故朝散大夫董府君墓志铭》:“﹝ 董溪 ﹞选参军 京兆府 法
- 6.
手实释义:唐 代民户户口和占有土地的实况记录。唐 制每三年编造户籍一次。地方平时每年把人口及其所占田亩据实造册,再据此编成计帐,送州申报尚书省,作为全国户籍的底本。长庆 四年,元稹 在 同州 采取整顿赋税措施,令百姓自报,称“自通手实状”。宋 吕惠卿 行手实法,时亦称“手实”。宋 苏轼《吕惠卿责授节度副使》:“手实之祸,下及鷄豚。”宋 苏辙《民赋叙》:“熙寧 中 吕惠卿 復建手实,抉私隐,崇告訐,以实贫富之等。”参阅《新唐书·食货志一》、唐 元稹《同州奏均田状》、《宋史·食货志上五》。
- 7.
扣寂释义:谓构思而发为文辞的思维活动。后因用指作文赋诗。语本 晋 陆机《文赋》:“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唐 杜甫《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通简台省诸公》诗:“扣寂豁烦襟,皇天照嗟嘆。”杨伦 笺注:“扣寂,谓赋诗也。”唐 杨巨源《赠从弟茂卿》诗:“扣寂由来在渊思,搜奇本自通禪智。”唐 刘知几《史通·五行志错误》:“斯岂非乌有成説,扣寂为辞者哉!”
- 8.
扫门释义:⒈汉 魏勃 少时欲求见 齐 相 曹参,贫无以自通,乃常早起为 齐 相舍人扫门。齐 相舍人怪而为之引见。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后以“扫门”为求谒权贵的典故。唐 钱起《送杨錥归隐》诗:“悔作扫门事,还吟招隐诗。”宋 无名氏《释常谈·扫门》:“凡欲求事,先施功力,谓之扫门。”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荐主同咨》:“次年 楚王 妖书诸事起,沉 遂为公议所弃……旋以扫门入幕,受指目矣。”清 袁枚《枚方以诗呈中丞而中丞适以诗至病中如数奉答即以留别》之四:“扫门 魏勃 从今远,识曲 钟期 自古稀。”⒉洒扫门庭。表示
- 9.
潜畅释义:暗自通畅。
- 10.
相门洒埽释义:《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魏勃 少時,欲求見 齊 相 曹參,家貧無以自通,乃常獨早夜埽 齊 相舍人門外……於是舍人見 勃 曹參,因以爲舍人。”后因以“相門灑埽”形容干求有术。清 钱谦益《吉水公总宪诣阙》诗:“世路揶揄誠有鬼,相門灑埽豈無人。”
- 11.
纳牖释义:《易·坎》:“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程颐 传:“纳约,谓进结於君之道;牖,开通之义。室之暗也,故设牖,所以通明。自牖,言自通明之处,以况君心所明处……人臣以忠信善道结於君心,必自其所明处乃能入也。”后遂以“纳牖”谓导人于善。
- 12.
自名释义:⒈自称;自命。 ⒉因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而闻名。⒊自通名姓。
- 13.
衒玉释义:夸耀美玉。后用以比喻自夸美好。《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宓 同郡 王商 为治中从事,与 宓 书曰:‘贫贱困苦,亦何时可以终身!卞和 衒玉以燿世,宜一来,与州尊相见。’”宋 曾巩《乞登对状》:“臣藐在外服十有二年,无衒玉之一言,无左右之素誉,地穷势絶,不敢期於自通。”一本作“衒鬻”。《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孙 氏子因姊而得妇,搂处子不用踰墙;刘 氏女因嫂而得夫,怀吉士初非衒玉。”
- 14.
贵治释义:旧时敬称他人所管辖的地区。 明 汤显祖《与吴葵台书》:“贵治文学 晏有声,能以諫议自通;孝廉 王德新,能以文章自见。”《儒林外史》第二三回:“董知县 道:‘倒没甚么事。只有个做诗的朋友住在贵治,叫做 牛布衣,老寅臺青目一二,足感盛情。’”蔡锷《致河内法国总督书》:“前年卸职入都,取道贵治,馆驛延接,待以殊礼,私衷铭感,常不去心。”
- 15.
魏勃扫门释义:西汉 魏勃 少时,欲求见 齐 相 曹参,而家贫无以自通,于是常在 齐 相舍人门外扫地,终于得要舍人的通报。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后因以“魏勃扫门”为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