欹器 [qī qì]
1. 古代一种倾斜易覆的盛水器。水少则倾,中则正,满则覆。人君可置于座右以为戒。
欹器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一种倾斜易覆的盛水器。水少则倾,中则正,满则覆。人君可置于座右以为戒。 《荀子·宥坐》:“孔子 观於 鲁桓公 之庙,有欹器焉。
引孔子 问於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
杨倞 注:“欹器,倾欹易覆之器。宥,与‘右’同。言人君可置於坐右以为戒也。”
北周 庾信 《周祀宗庙歌·皇夏》:“欹器防满,金人戒言。”
欹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仙人欹器释义:北朝 西魏 文帝 时所造的攲器。 《北史·薛憕传》:“大统 四年,宣光、清徽殿 初成,憕 为之颂。文帝 又造二欹器:一为二仙人共持一鉢,同处一盘,鉢盖有山,山有香气,一仙人又持金缾以临器上,倾水灌山,则出於缾而注乎器,烟气通发山中,谓之仙人欹器。”
- 2.
仲尼释义:孔子 的字。孔子 名 丘,春秋 鲁国 人。《庄子·人间世》:“颜回 见 仲尼,请行。”《史记·孔子世家》:“紇 与 颜氏 女野合而生 孔子,祷於 尼丘 得 孔子。鲁襄公 二十二年而 孔子 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 丘 云,字 仲尼。”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铭箴》:“周公 慎言于金人,仲尼 革容于欹器。”唐 张说《大唐祀封禅颂》:“仲尼 叙帝王之书。”明 顾绛《述古》诗:“仲尼 贵多闻,汉 人犹近古。”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四》:“掉了一顶帽子,又有何妨呢,却看得这么严重,实在是上了 仲尼先生 的当了
- 3.
敧器释义:即欹器。古代一种倾斜易覆的礼器。置于座右以戒满。
- 4.
水芝欹器释义:荷花状的欹器。
- 5.
鲁卮释义:即欹器。
- 6.
鲁巵释义:即欹器。
- 7.
鼎铭释义:鼎上铸刻的铭文。 《左传·昭公七年》:“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於是,鬻於是,以餬余口。’”唐 杜甫《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有故远喜迁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韵》:“上将盈边鄙,元勋溢鼎铭。”明 张凤翼《灌园记·王蠋论谏》:“要知满损欢欹器,欲识盈亏诵鼎铭。”